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颇具影响的教会大学,由于历史原因,海内外学者对记载燕京大学外籍教师活动的资料发掘很不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对燕京大学外籍教师的史料才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成果丰硕。充分发掘和利用燕京大学外籍教师史料,有助于燕京大学校史研究,有助于客观分析燕京大学外籍教师在北京近代教育史上的作用,有助于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燕京大学是近代著名的私立教会大学,曾是民国时期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之一。创办33年的燕京大学在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合并而最终消失,但其在新文学史上遗留下的足迹却值得后人铭记。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大学教育,燕京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文学活动受到当时新文学思潮的影响不断获得质的发展,同时又通过自身兼容并包的自由前进姿态进一步推动着新文学的现代进程。文章从民国时期著名私立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入手,分析探讨燕京大学与新文学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 ,西方各教会团体纷纷在中国设立高等教育机构———教会大学 ,其中最著名的有 16所 :基督教 13所 ,如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 ,北京燕京大学、成都华西大学、济南齐鲁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广州岭南大学、苏州东吴大学等 ;天主教 3所 ,它们是上海震旦大学、天津工商大学和北京辅仁大学。迄今 ,学术界尚未对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学生状况作一较为全面的反映。本文以天津工商大学为例 ,对工商学生的来源与组织、课余生活、爱国民主运动、科技与业务实践及就业状况五个方面进行概要论述 ,以期对教会学校的学生状况作一初步探讨 ,并因之…  相似文献   

4.
借助相关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近代来华美国女传教士这一特殊时代中的特殊群体有所了解.本文选取了几部颇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包括赛珍珠的两部传记作品<异邦客>与<战斗的大使>、冰心的小说<相片>以及包贵思的小说<河畔淳颐园>,先从表层几组对话关系的展示,进而从社会、宗教等深层因素,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这一群体的外在活动以及内心状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俞箴墀曾受聘到燕京大学国文系任教,并参与了国文系的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与教师们一起,参与了学校的善后工作。他是不该被遗忘的燕京大学创建期的有功之臣。文章作者新发现的史料,弥补了《燕京大学史稿》和《燕京大学人物志》中的缺漏。  相似文献   

6.
自1925年至1952年,协和医学院委托燕京大学办理医学预科教育?燕京大学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各项优势,为协和医学生在其职业教育前打下坚实的通识教育基础,显示出不同于其他院校医学生培养的特点,为中国医学界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创造了近代中国医学预科教育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唐克扬的《从废园到燕园》是在“校园建筑史”这一视角下对燕京大学历史展开探索的代表作品。在本书中,作者对燕京大学的“校园建筑史”进行了详尽到位的阐释,带给读者以超越建筑物本身的文化思考,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校园建筑史”在文化诠释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旁有两块植树碑,一块是清朝乾隆皇帝丁未年(1788)所立,一块是民国十一年(1922)燕京大学教育系壬戌班所立,本文对这两块碑的碑文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9.
仲崇玉 《东方论坛》2008,(3):109-113
中世纪的法人人格观念主要体现于注释法学派与评注法学派的法人理论以及教会法中的法人观点之中。注释法学派与评注法学派的法人理论是在学者对罗马法进行梳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前者拘泥于罗马法文本,基本上是罗马时代法人人格观念的再现,而后者则从当时的社会实践需要出发,对罗马法进行了创造性发挥,展现了法人人格观念的公法意味。教会法的法人观念,特别是教皇英诺森四世的法人人格观念,既是为了解决教会中的实际问题,也是为了强化教会权力,因而体现了拟制说的某些特征。从知识谱系上说,中世纪的法人观念与罗马法法人观念之间有延续,也有断裂,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现代法人人格学说。  相似文献   

10.
拜占庭帝国早期,随着帝国君主对基督教发展的扶持以及教会自身的发展,教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最终形成帝国内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且成为政教之争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强大的教会经济对整个拜占庭帝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政教之争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英国法发展的教会法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对教会法和英国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寻找英国法发生的基本模式。通过对英国王权主导地位的探讨,以及对教会法承袭传统的论述,可以发现,以王权为主导的英国法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同样处在发展过程中的教会法及其所整合的既有法律传统进行了选择性吸收。  相似文献   

12.
司徒雷登是20世纪前半叶中美关系史上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复杂经历和多重身份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审视、研究。司徒雷登的宗教观与其创建燕京大学的历史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在民族主义日益兴起的中国,司徒雷登治下的燕京大学在日益走向"中国化"的同时,基督教在燕大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呈现出司徒雷登作为教育传教士的另一面相。  相似文献   

13.
义序与中国宗族研究范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燕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为《义序的宗族研究》。义序位于福建省福州南台岛 ,1934年林先生前往调查时 ,人口几乎全是黄姓一族人。《义序的宗族研究》即是对黄姓宗族的研究 ,表明林先生已从考据式的拜祖研究转向以田野工作为主的功能与实证研究。但这篇论文没有公开发表 ,知之者不多。现在看来 ,我们可将其视作中国宗族研究范式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4.
唐代,基督教的一支聂斯脱利派在中国境内展开传教活动,文献称之为景教。唐时,景教在中国境内并非孤立地开展传教活动,中国境内的景教人士与驻巴格达的景教本部教会组织有一定的联系与交往。景教自入华始即与本部教会组织有了联系,最初至长安的景教士阿罗本即为本部教会组织派遣而来。之后,本部教会组织继续派遣传教士至华,支援中国境内景教徒的活动,使景教得以在华继续传播。会昌灭法后,中国内地景教处于消沉状态,但景教在西域边疆地区仍有所流传。晚唐时期,在西域高昌地区,景教的活动与本部教会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高昌景教教团是景教本部教会组织领导下的一个教会分支。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藉医传教",在华创办了医疗卫生事业。因女性医务人员缺乏,教会开办女子医学教育。其最先以师授徒、医院附设学校的方式进行。20世纪初,教会女子医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民国初年至2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1922年非基督教运动发生后,教会医学院纷纷向中国当局立案注册,教会医学教育向专业化和本土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认为,国家与教会的调和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国家与教会的调和有其历史必然性。国家与教会关系的变化促成了欧洲国家的发展,二者最终调和是日尔曼民族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西欧中世纪的封建政治秩序虽然具有限制权力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径直认定封建制度与宪政思想有直接的关联,因为它属于私法领域。究政意义上的限权思想源于教会政治。教皇革命后,受教会法治理的罗马教会内部形成了第一个近代意义的国家,教会法学家阐述了教会法中的宪政思想——圣职权与管辖权的区分和“主教会议为教会真正主权所在”的理论,并演...  相似文献   

18.
试析近代广州教会医院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医院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扮演过复杂的角色 ,文章从近代广州教会医院兴办的情况入手 ,重点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以期对教会医院有一个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教会女学是由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兴办的一项教会教育事业,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显著的特色。论文探讨了近代教会女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的阶段,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及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考察和初步研究,认为教会兴办女学是传教士开展传教活动、扩大宗教势力的需要;教会女学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上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并对近代女学运动产生影响;教会女学有助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转变,但不可能解放中国妇女  相似文献   

20.
该文阐述了国家主义者对基督教教育的批评以及教会方面的回应,指出了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准则。尽管教会方面揭橥自由主义的旗帜,力图对民族主义有所限定,然而基督教教育与不平等条约的密切联系,使得教会方面的企图很难合法化。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严重失衡,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