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维贵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2,(4)
要熟练地掌握工具书,必须学会几种查检方法.工具书排检法有数十种之多,归纳起来有两大体系:一是类序法,按照知识门类、事物性质、时间地域等编排的方法.二是字序法,按照汉字一定的排检顺序编排的方法.为了方便工作和学习,应该掌握几种常见常用的排检法. 常用的类序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张厚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2)
目前我国通用的汉字排检法主要有部首法、拼音音序法、笔画起笔法和四角号码法等几种。这几种排检法虽都有特点和优点,如部首法的历史悠久、影响较广,音序法是汉字改革的一个方向;笔画起笔法和四角号码法都可根据字形简捷地检索单字。但它们也都存在一些显著的缺点,如部首法的部首多,位置不固定,不易断定,汉字改革后,新编字典对部首作 相似文献
3.
胡珊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3):103-105
本文论述了部首排检法的产生、发展及改革,重点分析了(说文)540部、<康熙字典>214部以及国家推荐标准201部的成绩和不足,对部首排检法的研究与规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汉字部首排检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以什么方法来排检汉字,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无论字词典工具书,还是图书目录、资料索引、人名表、电话簿、铅字盘、排字机,都与此密切相关.有了科学的排检方法,可以大大加快检索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通行的汉字排检法主要有四种:部首排检法、笔画排检法、四角号码排检法和音序排检法.其中部首排检法是一种历史最长久、使用最广泛的方法.部首排检法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来排列字序,优点非常突 相似文献
5.
赵民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4)
工具书排检法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赵民乐工具书的排检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编写者来说,是将书中的众多条目编排成一定的序列;对读者来说,就是按编者提供的序列将需要的条目检索出来。在多年工具书的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排检法实际上是工具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菅德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当代社会由于计算机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变革,使信息成为比物质或能源更为重要的人类社会资源。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的格局,使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本身得以迅猛向前发展。除了传统的有线无线广播、电话、电报之外,电视、计算机、通讯卫星等新的信息传递手段的出现,加速了以信息爆炸为主要特点的信息化社会的出现。这就对以收藏、加工,流通、交换各种知识信息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图书情报部门,提出了迅速改变以传统手工方式处理信息的旧模式,代之以电子计算为主要手段的自动化管理模式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谢薇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Z1)
我国汉字构造复杂,数量庞大,字与字之间没有严密的顺序,因而排检十分不便。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寻求着科学的汉字排检方法,到目前为止,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编制了上百种不同体例的检字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形序法、号码法、音序法。在此,本文想谈谈汉字的号码排检法。 相似文献
8.
9.
一、《常用汉字表》是怎样产生的? 1981年3月24日,日本颁布了《常用汉字表》,汉字数为1945个。这个表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日语就以汉字和假名(即日本字母)同时并用的方法写成,这是许多年代的普遍习惯。明治时代(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以后,使用汉字有了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汉字的字数多,笔划多又复杂,大多数汉字的读音又有音读 相似文献
10.
陈以强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3,(2)
正字典、词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等工具书统称为辞书。汉语辞书不仅凝聚荟萃着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成果,且在储存、普及知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现有汉语辞书大都由两部分组成:释义、排检法。释义是辞书的厅堂内室,排检法是辞书的门径。对读者而言,没有简捷的门径将难以登堂入室。因此,一种易学高效的排检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孙艳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9-161
本文从日汉外来语的来源、特点、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日汉外来语有很多相同之处:大多来自英语;词义通常缩小;多为名词。不同之处是日语吸收外来语是采用音译,汉语多采用意译;另外日本人和中国人使用外来语的心理因素也不同。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自古以来,日语和汉语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外来语,互相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去年,《延边大学》学报第一期刊载了雷友梧、傅玉珠二位同志的《统筹法在汉字字典排列与检字法改革中的应用》一文,介绍了三种汉字检字法。看后颇受启发。我也是一个检字法研究的业余爱好者,在这里,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意见和设想,并兼介一种我自己试行设计的方案。向同志们学习、请教,和同志们一起研究讨论。一、现时通行的几种检字法的利弊现在国内各种字书通用的检字法,就是雷、傅二位同志所提到的四种,即:部首、笔画数、四角号码和拼音字母检字法。这四种检字法的利弊所在,对每个经常使用字典的同志来说,是很明了的。也是有深切体会的。 相似文献
13.
成语言简意赅 ,寓意深刻 ,是人类语言宝库中的奇葩。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在成语的概念、来源以及变体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和差别 相似文献
14.
白政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到两种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中日两国间的文化差异,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阎全寿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每个民族都有为本民族所喜闻乐道的谤语。从词汇学的角度看,谚语属于熟语的一种。谚语语言精美、简洁、凝炼、结构相当于一个独立、完整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富有表现力的成份。正如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所说的那样,“谚语和民歌都是简短的,可是它们所包含的智慧和感情却够写出整本书来。”谚语如用得恰当可以使语言生幼、活泼,锦上添花。由于这些特色,谚语翻译时要做到 相似文献
16.
吴运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日语译成汉语,有人可能认为容易,因为日语中有汉字,未学过日语的人,有时一句话也能猜出个大意。但是要准确地翻译,却非易事.且不说初学者,就是有些出了不少书的人,其错误也屡见不鲜。笔者在教授高年级泛读课时,采用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日语文选》。该书附有参考译文,其中错误之处不少。本文拟就其中部分句子作一剖析,分析其错误所在,并试作译案。 相似文献
17.
流萤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汉字,以其独特的风姿传世,论功绩不胜枚举.但为了适应子孙后代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正字解字、笔形笔顺、排序编码等课题上,还有许多承前启后的工作需做.汉字排检法(今称查字法)就是其中的一项.公元100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法(分为五百四十部)至今,在一千八百九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排检法积存有丰富的资料.今天,专家们在孜孜以求地探索易学、易用、易普及的新方法时,必须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编撰《中国汉字排检法论著目录索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王述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113-116
本文以大量例证阐述了日文原文和中文译文中都像书法作品—样有“气”,理解好了原文的语法上的修饰关系 ,就理好了原文的“气”,表达的中文通顺达意 ,也就理好了译文的“气”。理好“气”既和日语的理解水平有关 ,也和中文的水平有关 ;使用中文中的虚词才能将译文译得准确无误 ,译文的“气”才能理顺 相似文献
19.
车范道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2):115-119
研究日语的性别差异时,不仅在男性语和女性语的性别差异上作研究,还有必要研究日语成语的性别差异.为了进一步理解日语的性别差异,拟通过日语成语和汉语成语的对比方式探讨两国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达到正确使用日语成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刘齐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57-59
中日两国虽都使用汉字 ,但其含义却不尽相同。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 ,对词汇的准确把握是学好外语的关键之一。通过对中日之间相同的汉字词义进行比较分析 ,以加深对中日两国语言及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