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其中“统筹账户”对应着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对应着缴费确定型基金制。通过澄清学术界对于筹资方式与给付方式的混淆,结合关于养老保险模式的全球化争论和我国“统账结合”制度的现状,得出结论:观收现付的筹资方式目前仍适应,中国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给付方式的不合理,因此建议借鉴瑞典的名义缴费确定型现收现付制,这样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2.
黎振强  杨新荣 《云梦学刊》2013,(3):77-82,86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由于世界人口迅速老龄化,相对于现收现付制,基金制具有资本积累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通过构建一个把养老金资产作为转移因子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并探讨养老基金资产对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见出:长期内我国现有的"部分基金制"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但是从短期看,部分基金制对二者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两种 ,即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 ,而贵州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口老龄化趋势 ,贵州人口老龄化现象是导致养老保险走入困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最基本的理论层面阐释了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这两种不同筹资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运行的内在机制,并对这两种有代表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福利效率进行了比较,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本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会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从1997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无论是从覆盖人群还是基金收支规模来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步入下行通道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正在不断积聚,风险敞口日益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变化。文章基于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的比较,以及对社会保障基本属性的阐述,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方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及新发展理念的有弹性的待遇确定(EDB)型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保险模式,认为只有该模式才能在制度的源头上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制养老保险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我国采取的统账结合的制度安排模式,使得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而,如何化解转轨过程的风险和解决转轨过程问题的政策选择必然成为其顺利转轨和平稳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引入到两期的生命周期模型中,通过分析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函数,寻找最优的缴费比例和统筹比例。得出的结论是:缴费比例的增大会增加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但应考虑农民工和企业的缴费能力;农民工个人缴费的适度水平为7.3%,企业缴费的适度水平为15.9%。同时得出当统筹比例为1时,农民工的社会福利最大,即农民工偏好于现收现付制。因而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应以现收现付为主,同时国家要采取相应措施以缩小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以达到维护社会公平、减少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柯 《学术界》2008,(3):280-284
1997年中国建立了部分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制度改革的实践背离了原有的目标模式,学术界对这一制度产生分歧,并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之争.2005年新决定的出台为这场争论划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学界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开始逐步转向更多的定量分析.(关键词]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完全积累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选择的争论很多,而且模式的选择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改革的焦点。加强对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三种筹资模式的经济效应分析,结合我国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可以看出“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是一种理性选择,这一过渡模式也将为人口老龄化高峰后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变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储蓄的目的在于退休期的养老,这一论断为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和国民储蓄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养老保险制度下,职工在工作时期缴费,并在退休期获得养老金收入,由此,职工会在工作期以一对一的比例减少工作期的储蓄.在现收现付制下,当期养老保险缴费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老人,这就意味着,养老保险制度挤出了一国的私人储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