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1957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文章《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其中指出,1957年仅有小部分初中和高小毕业生能升学,绝大多数将不能升学,主要出路是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以这一社论为切入点,通过对1957年动员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这一问题的讨论,可呈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小学普通教育和适应国家治理需求的历史实践过程。其典型表现是将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视为“做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的重要议题,那么,如何对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作出时代性回应就成为理解这一问题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青春的记忆     
郝军 《山西老年》2013,(12):23-23
上山下乡参加田间劳动,是我们从城里来的知青必须要过的一关。对于我个腰有毛病的人来说,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1971年,我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我插队至一位亲戚家,论辈分那位亲戚是我的叔公,他当时是生产队的队长。鉴于我初来乍到,不怎么会干农活,他特地指派了一位干练的姑娘做我师傅。姑娘小名叫玲玲,性格活泼开朗,为人热情大方,她的外表长相正如那首《小芳》歌里所唱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相似文献   

4.
难忘的记忆     
1949年,我高小肄业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时,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特别是农村,大部分人是文盲,严重妨碍着农业的发展。政府开展扫盲工作,提倡办冬学、民校。1950年,我被村里的乡亲们选为民校教师,从此  相似文献   

5.
我读青山     
李明华 《老友》2011,(3):16-16
青山,于我不啻是一部书,生活、工作在山区县的我读它读了近50年。1964年10月,作为南昌市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员,我被安置在资溪县的一个国营垦殖场(后为林场)。  相似文献   

6.
尹页镶 《老友》2010,(2):25-25
1964年11月,永新县第一批上山下乡知青一百多人,分赴本县文竹、曲江、烟阁、高桥四个公社的林场参加劳动。我和其他二十多人下放到文竹林场。那一年我18岁。  相似文献   

7.
历时20多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场运动的起因和基本动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人口移动的角度认识这一历史现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口迁移,它对人口迁出地和迁入地以及移动主体有着不同的影响。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金夷 《山西老年》2014,(11):22-22
1973年,我初中毕业。经历了"文革"洗礼,我们在学校实际并没有正儿八经上过几天课,只是因为后来的上山下乡,才有幸成为一代"知识青年"。那时,我常为自己辨认不清什么是"韭菜",什么是"麦苗"而感到羞愧,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便想着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社会大学增长点见识。  相似文献   

9.
作为共和国的准同龄人,学者徐友渔在访谈中回顾了时代背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他特别回忆了"文革"中参加造反、上山下乡、阅读哲学著作及自学英语的经历,分析了"文革"中的阅读思考对日后思想道路的决定性意义。这是一篇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较有代表性的思想自传。  相似文献   

10.
“吃主儿”     
王敦煌 《社区》2008,(26):37-39
虽然我的祖籍是福建,可是我出生在北京。这辈子除了上山下乡那几年不在北京之外,几乎没有离开过北京,是一个只有祖籍是福建的北京人。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我们的党和政府就特别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曾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定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1957年《人民日报》曾发表《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社论,从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出发,指出让广大中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是一条根本措施。除“文革”期间中断外,这个传统一直得到继承和发扬。但是,反思以往,我们不难发现: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活动是在付出沉重代价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次试图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城乡文化交融的尝试,是一种主观作用下的文化势差现象,既具有文化势差的交融性,又具有独特的弱效果性。而优势文化代表性的缺失、文化势能定位的倒置以及文化交流环境差等因素是造成这种弱效果性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目前农村工作中,应注意克服这几种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踏征程     
金夷 《山西老年》2012,(9):22-23
1973年9月24日,太原铁路局在体育场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欢送我们这些职工子女——城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扎根落户干革命。我作为一名才初中毕业就报名下乡插队的知青,有幸亲身经历了这一喜悲场面。在此之前,我已乘坐母亲所在单位的卡车在市区"游街"两三次了。当时正值太原知青上山下乡掀起新高潮的日子,我和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一样,被当作一场政治运动的宣传品,很是风光了几天。母亲所在的单位——铁路医院和太原铁路局、太原市革委会分别召开场面壮观热烈的欢送会,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在当时极为时兴的草绿色挎包,上面用红漆印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毛体字,还有一个脸盆,一项草帽、一块白肚毛巾上也分别留有“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等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14.
眼镜的荣辱     
金夷 《山西老年》2014,(1):19-19
不知是遗传的因素,还是后天的保护不当,旱早便落下了近视的毛病。“文革”开始,我因家庭出身不好,虽考试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但却无缘高中。学业中断了,我上山下乡来到农村插队落户。、劳作一天后,我总在煤油灯下看从家里带来的那几本书,眼睛很快愈发近视,走在路上经常因看不清来人,不敢跟人家打招呼。  相似文献   

15.
从“知青”下乡到大学生“村官”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从一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措施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前后历经"文革"前和"文革"中两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的大学生当"村官",也从初期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从"文革"前"知青"循序渐进的上山下乡到"文革"中上山下乡成为运动,再到新时期大学生当"村官",对此进行分段的历史考察和相互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新鞋     
李增杰 《老友》2012,(1):18-18
母亲80大寿,我送她的生日礼物是一双老年平底皮鞋。一是为聊表孝心,二是为了纪念母亲为我们做鞋的那段艰苦岁月。 我们兄妹6人,自打蹒跚学步、读书、上山下乡,直至参加工作,脚上一直穿着母亲做的鞋。冬穿棉,夏穿单,穿破了,母亲再做;脚丫大了,次年母亲会给我们做新的。记得儿时,每逢新年第一天,我们每个人的枕边,总会摆有一双崭新的棉布鞋。这是母亲为我们准备的新年礼物。鞋底密密匝匝的针脚,  相似文献   

17.
知青创业队     
尚志应 《山西老年》2014,(12):16-16
1974年,我高中一毕业便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上山下乡。可能是我读高中时当班长的原因,一下村我便被组织指定当了该知青点的负责人。由此,我又成了30多名知青组成的大家庭的"小当家"。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毕业两个月之后,接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是17.6%,其中农村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高达30.5%,远远高于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方鉴昭传略     
方鉴昭,又名桂兰,1906年2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县新店村。父辈兄弟二人,从事农业兼商业。鉴昭兄弟二人,姐妹五人。 1921年夏,鉴昭考入长安县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插班三年级。她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假期回家积极参加劳动,割麦、担水、磨面等活都能干。高小期间,在进步教师和兄长方件如的帮助下,开始阅读《新青年》、《共进》等进步刊物。受到教育。 1921年冬,美、日等国在华盛顿召开“太平洋会议”,名  相似文献   

2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造就了中国社会文化的重大迁徙。作为文化观念形态之一的知青小说深受文化迁徙的影响,上层的审视和下层的归化在知青小说叙事中得到了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