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先秦儒家对人性的认知经历了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几个阶段。但从仁礼并重的体系架构看,先秦儒家没有绝对的性善论者和性恶论者,孟子和荀子只是对人的自然属性扫社会属性的强调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先秦儒家力图用“仁”来引导和培育人性中的善端和良知,使人们学会“爱人”、“敬人”;用“礼”来规范和约束人性中的恶念和贪欲,使人们拥有理性和智慧。仁礼并重的学说体系是先秦儒家对人性善恶的合理应对,家国同构、稳健实用、积极入世的治世之道是先秦儒家对人性规律的合理运用,它们共同构成儒学独尊千年的人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善恶与教化──兼论基督教和儒学的人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史上长期以来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仔细考察起来,乃是思想步入的一个误区。通过对基督教和儒学的人的理论的考察,我们发现,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善恶则是后天的,所以人性不可以言善恶。只有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属性才可以言善恶,但抽象的谈论也没有什么意义。真正说来,人们只能说某人或某个团体的某些行为是善的或恶的。善恶的观念是通过教化而获得的,而教化又蕴含着内在悖论。所以人的理论的核心应当从关于人性善恶的虚假问题的讨论转移到对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和教化的思考上去。  相似文献   

3.
三、历史的印证美的本原在人;美是人的某种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的形象显现(或曰“感性显现”);作为美的内容的人的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通过四种方式,形象地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审美观照的对象.这是我们关于美的基本思想.这些从现代科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得到论证的基本思想,既符合于审美事实,也与马克思在其《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表述的关于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关于人化的自然,关于美的尺度即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相对稳定的思维定势、倾向、态度,价值观凝聚了人们对善恶、美丑的最基本看法,支配着人们的人生追求、思维、行为和情感方式;价值标准决定着人对于人生感性和理性的体验直至信仰。人生观,说到底,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关于人生理想的观念,是人自身的价值观。人生价值取向,即人生目标、理想,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一定时期人们的价值观是一定时期民族文化的核心,是特定历史阶段民族心态的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具体反映在社会各个群体或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之中。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始终是中国人道德体系的一种基本要素.但就中国传统社会信任的具体表现而言,只信赖和自己有私人关系的人,而不信任外人,即"内外有别".通过构建一个进化博弈模型,本研究指出这种"内外有别"信任模式并不是社会和政治家选择或人为教化的结果,它更多的体现为人们通过有意识地不断学习而形成的一个"进化"过程.在社会圈子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由于身份认同因素的存在,人们不仅自身失信的激励较小,同时还有更大的积极性去采取措施对失信行为进行干预和实施惩罚.另外,由于合作和交易的方式较为原始,对失信行为的干预和惩罚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具有实效.因此,"信任、诚信、采取措施"是惟一的复制动态中收敛和具有抗扰动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因果报应与道德信仰--兼评宗教作为道德的保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福统一是道德信仰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常常难以实现,导致了道德人生的困惑,动摇着人们的道德信仰,而宗教善恶因果报应说正好迎合或满足了人们对德福统一理想的向往.宗教把善恶因果报应当作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大法则,由此强烈地干预了人间的道德生活和人们的道德信仰.从人类历史上看,相信宗教所倡导的善恶因果报应律,对人们形成一定的道德责任感、道德信念和道德信仰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要人们不再把德福统一、善恶报应寄托在宗教的承诺上,要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德福统一,就需要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一个具有伦理权威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善恶因果性有效运行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善恶是人类伦理情感经验的普遍范畴,凭借善恶之肯定与否定来总结、概括、整理人类生动、丰富、多样的情感经验而使伦理知识成为可能。人类的情感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关乎人类自身的,一类是关乎自然的。关乎人类自身情感的是一般伦理;关乎自然情感的则是环境伦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善恶情感及其自觉是环境伦理的现实基础与可能的逻辑依据。对情感的理性考察与认知统一整合为意志,意志最终凝结为目的。外在于事物的意志目的渊源于事物内在的规律性目的。对人的内在目的的觉悟是一般伦理意志、伦理规范的来源,对自然内在目的的觉悟则是环境伦理意志、环境伦理规范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卢曼基于信任而化解社会复杂性的论述具有科学主义特点,即他虽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并提出通过建立“信任系统”来化解复杂性并简化社会生活,但他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正是源于人自身的复杂性,因此他试图超越人自身而在纯理论的层面建构“系统化”的信任连续体——从“人格信任、系统信任到信任的信任”就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他之“信任理论”就得之于思辩的精深却失之于具体社会生活的无关性,总之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社会生活过程的辩证存在与“复杂性”自身与人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在现代社会中对“技术理性”的坚持必须与对“人文理性”的坚守相统一,顽固坚持“技术理性”就会再次陷入“理性崇拜”的老路上。  相似文献   

9.
信任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层面,在当前市场经济建设中,信任问题变得尤其突出。有学者认为中国人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中国人的信任机制到底是怎样的?信任又是如何影响市场经济的?笔者认为,信任是相互交往中的个体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将自身资源交付给其他人使用。信任可以简化交易过程,节约交易费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立普遍的信任机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人的善恶问题争论了数千年而无定论,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是:人的善恶不属于人的本质方面,而人们不加深思地把其作为本质的东西.事实上,"善"与"恶"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属于表层的东西,是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对幸福的追求.而人与人之间的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追求幸福的特征是普遍的,却不是抽象的.人们若认识到追求幸福是人的普遍特征,那么也就自然会推出结论:只有首先放弃自我才能实现自我的追求,为了"为己"必须首先"为人",只有付出劳动、创造财富、求得他人幸福和社会的共同幸福,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幸福,由此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良心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而且是包含善恶成分的道德意识活动,但道德意识并非就是良心,良心只是指向自我行为的道德意识,因而它始终是一种反省的意识。良心与爱好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良心限制了人们的爱好,爱好也妨碍了良心的形成;但是,良心同样可以以义务感的形成来强化人们的爱好,爱好也同样可以促进良心即义务感的形成。良心体现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最终支配权和至上权,可以通过教育而提高,同时它还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迟桂花》是郁达夫动用各种手法描绘出的一幅有如桃源美的画。透过这幅画的背后我们去感知沉潜在作品中的情绪流动,惊奇地发现基督教中的善恶意识、忏悔意识与救赎意识是隐藏于其中的。这三大意识在作品中的隐性显现体现了郁达夫对其内在生命的执着和精神的终极追求,而这种执着和追求充分显现了郁达夫的浓厚宗教情绪。  相似文献   

13.
善恶问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善恶问题研讨综述倪素香善与恶的问题历来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世纪之交,面对社会生活中价值观、道德观的急剧变化,人们更是重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如何把握善恶的本质及功能,如何确立善恶的标准,以及如何对善恶问题进行新视野、多角度的研究,已成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系统地清理西方以至康德的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引出的德行与福报的关系难题,亦即是否真如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德必有福,无德必无福",抑或这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康德亦是从神人之际或天人之别出发,从而得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尚且连极善都不可能达成,又怎么可能在人间实现至善或圆善呢?除非全知、全能、全善、全在、永恒的神之此在,而又同时人之灵魂不朽,因为前者将保障人之所有善恶皆无以隐遁,终将毫厘不爽地获得报偿;而后者会让人相信,人可以在无尽的未来中,只要不断地坚持向善,就终究会接近直至达成人之极善。而且,即使今生今世善恶未获应得的报偿,但人死灵不朽,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所有人无一能有例外。不过,儒家却认为,人之达成极善的能力为天所完全赋予,所谓"天命之谓性"是也。圣人就是达成极善的楷模,而人人皆可为圣贤,则人人皆为圣贤之时,即是至善或圆善的实现之日。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调整人已、群己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评价和判断人们行为是非、善恶、荣辱的准则。道德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人己、群己发生利益关系,尤其是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才会产生的现象。当人己、群己利益一致的时候,是无所谓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任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认为信任与人们的一些特定人格特点相关;信任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表明它可以促进风险情景下的合作;低信任者和高信任者在合作倾向以及乐观性等方面都存在可观察的差异;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人际信任;性别与文化因素对人们的信任有显著影响.而信任的决策过程、神经生理机制等关键问题目前却还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人性论是一种善恶二重的人性论。它以上帝造人、灵魂不死、灵肉对立为其理论前提,在认定人的现实本性为恶的同时,也肯定人的先天本质是善的,并把人性的善恶二重归因于人所具有的神性和人的肉体情欲。对现实人性的批判、对人的先天本质的肯定、认为人性善恶二重,构成了基督教人性论的基本特征。尽管基督教人性论有一定局限性,但它对于现代生活仍然具有某些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形象的魅力:“形象”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在各类媒体上,也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这表明,形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人们并不是以同一尺度来使用这个概念的:有人把它看作物体在意识中的呈现;有人把它看作人与物的外貌;有人把它看作精神的显现;有人把它看作主、客观的统一总之,各取其需,说也无妨,听也无妨。  相似文献   

19.
善恶观念是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概念,是人们对某种行为或事件道德与否的评价、观点和看法。随着社会生活中价值观、道德观的急剧变化,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显得极为必要。如何把握善恶的本质及功能,如何确立善恶的标准以及如何对善恶问题进行新视野、多角度的研究,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德国著名哲学家罗伯特·施佩曼认为“善”与“恶”受制于文化形态、时代、社会阶层以及使用该词语者的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它具有相对性。判断行为是否“善”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此行为能否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一个人一旦形成了坚定的内心信念,就会在内心信念的支配和驱使下,对自己的道德活动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审视,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产生善举。  相似文献   

20.
良心在卢梭伦理思想中占有独特地位。卢梭认为,伦理学的任务就是在研究人的基础上指导人怎样做人。人性中有两个基本因素:欲念和理性。单方面的理性或情感都不能成为衡量善恶的尺度。衡量善恶的尺度是良心,良心是人们在社会中通过感觉和理性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只有改革社会制度,实行自然教育,建立自然宗教,才能造就道德新人,发挥人们内在良心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卢梭的良心观对他之后的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