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县道情戏     
舒雅 《山西老年》2014,(7):52-52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临县道情戏是由说唱道情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  相似文献   

2.
道情是道教音乐的主体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情、竹琴、渔鼓、嘭嘭鼓等都是道情的不同称谓.前人关于道情产生的时间、地点、形成过程等结论都有待商榷,产生时间至迟应该在西汉时期,产生地点应该定位在古代大中原地区,形成过程应该是先有"俗曲道情",后有"法曲道情".  相似文献   

3.
"道情"小释     
"道情"是唐宋以降以道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说唱艺术.道情由道教走向民间,其体制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对道情产生时间的判断,应以不同的类型体制为准则.道情从东汉的"道歌"到宋代的所谓类似"鼓子词"的说唱艺术,一直到明代才产生真正以讲述道教故事为主的叙事体和道情剧.所以,从作为一种说唱形式而言,"曲辞道情"应是唐代产生的,而作为叙事意义上的道情则是从明代才开始的.从发生学意义而言,唐代尊崇道教,<九真>、<承天>等宫廷道乐的产生对"道情"的孕育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唐代沿袭历代郊庙制度,民间大建道观,道士所唱的赞颂歌曲,即"经韵"也逐渐向民间传播,演变为道士们布道劝善的"新经韵",此亦可能是所谓的"唱道情".从唱词层面而论,唐代产生了大量的"黄冠体"诗,一些女道士在当时写下了大量反映道徒生活的诗歌,这些均为道情的产生提供了文本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晋北道情是一种活跃在山西北部的地方戏曲剧种,曾经繁盛一时。文章阐述和论证了法曲道情、俗曲道情的区别以及俗曲道情发展的三个阶段,揭示了道情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及在晋北繁盛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唱道情是道教弘道宣教的一种文艺形式,在宋元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颇为流行。明清以来,道教唱道情在湖北的传播,是道教与楚文化相结合的民间文艺形式。道教唱道情在楚地民间的兴起,并形成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道情,是明清时期道教影响地域社会的结果。明清以来,道教唱道情与楚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是拓展楚文化研究内容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灵胎与《洄溪道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徐灵胎《洄溪道精》,是第一部抒情性道情专集。徐灵胎对道情曲体深加研究,寻找到了道情的初始音律,具有极高的曲律学术价值。《泅溪道情》39首,能以道情为诗文,将一切生活感慨仅用道情写出,丰富了道情的表现内容,并在不悖“道气”的原则下,写出了“情境音词,处处动人”的篇章,在文学史上有其特色与地位。  相似文献   

7.
任何舞蹈的存在,均会受其特定的历史环境、现实环境的影响,留在舞蹈的具象上。临县伞头秧歌"扭时不唱,唱时不扭"的表演特点也不能脱离开这一规律。伞头的"歌"和伞头带领下的"舞"是临县伞头秧歌的最佳表达;伞头是承载"扭时不唱,唱时不扭"表演特点的关键人物;秧歌与宋舞之间的承启关系又进一步印证着"扭时不唱,唱时不扭"的临县伞头秧歌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在抗战歌谣出版媒介场域的生成过程中,抗战歌谣创作者的广泛性、出版物的繁复性和受众的普及性,为抗战歌谣的创作出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抗战歌谣得以广泛传播的有力保证,给抗战歌谣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抗战歌谣成为中华民族抗日解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抗战救国"舆论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晋北道情是一种活跃在山西北部的民间曲艺形式,分为说唱道情和戏曲道情,其中戏曲道情产生较晚。文章主要阐述和论证了晋北道情发展、流变的特点以及晚近的一些变化,以期对当前的戏曲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口头程式理论"也叫"帕里—洛德理论",源于美国学者帕里对《荷马史诗》演唱和创作传统的理论总结,它由三个结构性单元组成,该理论的核心是"程式"。对于地方歌谣而言它的文本组织形式包含"程式系统",通过分析歌谣语言结构的平行式、韵律特征和频密度,发现新疆民间汉语歌谣文本也有大量的描写程式、句式程式、衬词程式和套语程式,歌谣"主题"的创作图式呈现出口头诗学创作过程中的快速俭省原则。歌谣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它既有语言现象又有民俗现象,因此,在对歌谣进行语言学实证研究时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能更全面而客观地认识其特质.  相似文献   

11.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是生长在土地上的最接地气、最生态化的语言艺术.民间歌谣反映的是当地民众的真切情感,具有质朴、自然、清朗、真实等特点.基于艺术人类学的民间歌谣考察,就是在"音乐人事"中做"田野",将所涉及的场合、情景也纳入民间歌谣的考察内容之一,从而理解民间歌谣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12.
[提要]唱道情是道教弘道宣教的方式,渔鼓和简板是唱道情的伴奏乐器。宋代唱道情逐渐在社会上兴起,道士通过敲渔鼓说道情以警醒世人。论文通过渔鼓简板产生于宋代,民间渔鼓简板传说的仙道意蕴,文学作品中所见道士的渔鼓简板,唱道情的演唱方式及道家色彩的考察,揭示渔鼓道情的道家特色与弘道功能。指出元明清时期道教注重在民间社会弘道,渔鼓道情渐成为流播中国各地的民间演唱艺术。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界对抗战歌谣的系统搜集整理还存在不够全面、不够规范、不够系统等问题。研究才刚刚起步,诸多具体问题由于长期无人涉足而认识模糊不清。在笔者视野所及的范围,截至2012年底,共收集到抗战歌谣集仅10本,范围涉及"大后方""沦陷区"和"解放区";内容各有侧重,总体而言,"大后方"反映支持前线的抗战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沦陷区"反映军民奋起抗战、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叙事性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解放区"歌颂我军我党奋起抗日及其相关政策的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仅十余篇,研究专著未见1部。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于7个方面,却又以抗战歌谣主题思想研究为主,其余涉及艺术特色、资料保护与利用、文化阐释、功能作用等,显得散而不深。因此,重视抗战歌谣的收集整理,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界对抗战歌谣的系统搜集整理还存在不够全面、不够规范、不够系统等问题。研究才刚刚起步,诸多具体问题由于长期无人涉足而认识模糊不清。在笔者视野所及的范围,截至2012年底,共收集到抗战歌谣集仅10本,范围涉及"大后方""沦陷区"和"解放区";内容各有侧重,总体而言,"大后方"反映支持前线的抗战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沦陷区"反映军民奋起抗战、揭露日本侵略暴行的叙事性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解放区"歌颂我军我党奋起抗日及其相关政策的歌谣较其他两个地区多。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仅十余篇,研究专著未见1部。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于7个方面,却又以抗战歌谣主题思想研究为主,其余涉及艺术特色、资料保护与利用、文化阐释、功能作用等,显得散而不深。因此,重视抗战歌谣的收集整理,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唱道情是宣扬道家思想的民间说唱艺术,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在元明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当盛行.元代杂剧不乏道教题材的剧目,并有道士说唱道情的描写.而明代有关道教题材的小说,对道情说唱及道士放荡不羁形象的描写更为细致.元明时期道教注重通俗化的弘道宣教,由此促成唱道情与中国民间信仰的结合.元明时期杂剧小说中的唱道情,反映出历史上道教传播影响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民间歌谣因其民间性、集体性、自觉性而被视为"草根"之音,长期处于评论界之边缘地位。只有少数歌谣通过改造被搬上舞台或荧屏,博取观众喜爱后才能为评论家欣赏,进而得到理论上的认同。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歌谣是上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17.
一、“物感”说原始朱熹是一位理学家,他在《诗集传序》中倒是很开通地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他不取汉儒之“风刺”说。又云:“大率古人作诗,与今人作诗一般,其间亦自有感物道情,吟咏情性,几时尽是讥刺他人?”(《朱子语类》卷八十)他注意到了《风》诗多言男女之情,同时又强调了“感物道情”,说明这位理学家对诗有些见地。须知,最原始的“感物”并最能形成强烈情感状态的,就是感“人”,即男感女,女感男,“因为爱情第一次真正地教人相信自己身外的实物世界,它不仅把人变成对象,甚至把对象变成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24页)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易经》,就记录了“感物道情”最原始的发生形态。  相似文献   

18.
"道情"小释     
“道情”是唐宋以降以道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说唱艺术。道情由道教走向民间,其体制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对道情产生时间的判断,应以不同的类型体制为准则。道情从东汉的“道歌”到宋代的所谓类似“鼓子词”的说唱艺术,一直到明代才产生真正以讲述道教故事为主的叙事体和道情剧。所以,从作为一种说唱形式而言,“曲辞道情”应是唐代产生的,而作为叙事意义上的道情则是从明代才开始的。从发生学意义而言,唐代尊崇道教,《九真》、《承天》等宫廷道乐的产生对“道情”的孕育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唐代沿袭历代郊庙制度,民间…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和成长的基础,都由多种因素构成,作为满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满族歌谣也是以此为根基。白山黑水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满族歌谣提供了生成与发展的"河床",由此切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满族歌谣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常州曲艺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形式,文章以常州道情为切入点,分析了常州道情的缘起及其生存现状,阐述了常州道情的艺术特点,探讨了常州地方曲艺传承与保护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