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蝴蝶     
《北方人》2008,(8)
那时候儿子依偎在他的怀抱里,有蝴蝶飞过来,是黑色的,很大。儿子从他的怀抱里挣脱出来,歪歪地跑着去捉。蝴蝶没捉到,倒是他跑过去把儿子捉到了。他说:"莫捉蝴蝶。"  相似文献   

2.
沈毅  陈明贵图 《可乐》2011,(7):58-59
对于生性洒脱,能当着斯诺的面在裤腰里捉虱子的毛泽东来说,衣着饮食并非他所追求。他终其一生,留于后世的着装印象,大概也就是灰色中山装、绿色军装,还有白色系带睡衣了。就是这三种简单搭配,在不同时代的场景中,在毛泽东身上,却能演绎出耐人寻味的历史大戏。  相似文献   

3.
花猫阿姨病了,小猫们都带上礼物去看望它。小黄猫送给花猫阿姨一条大草鱼,说:“这条大鱼是我用妈妈给的压岁钱买的!”小黑猫送给花猫阿姨一条大鲤鱼,说:“这条大鱼是我叫爸爸去捉的!”小白猫送给花猫阿姨一条大青鱼,说:“这条大鱼是我爷爷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制定了《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毛泽东是《1954年宪法》的总设计师",这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他对《1954年宪法》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标志着毛泽东的宪政思想达到了最高峰。这其中既有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也有教训需要我们去反思。  相似文献   

5.
“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1年1月上旬的一天,毛泽东在江西宁都县北一个偏僻的山村宿营,夜晚,他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清,回味着红军在龙冈战斗中大败敌军、活捉敌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的情景,浮想联翩,诗兴大发,填写了脍炙人口的词篇——《渔家傲》:“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相似文献   

6.
王淼 《老友》2014,(9):13-13
正1951年春,梁漱溟根据毛泽东要他"到南方去看看土改"的建议,参加了由章乃器领导的土改分团到了四川。在四川,邓小平的年轻、精明能干和高水平,给梁漱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梁漱溟回到北京后,毛泽东派车把他接到中南海去谈话。一见面,毛泽东对梁漱溟说:"四川土改团的情况,章乃  相似文献   

7.
卞洪登是一个喜欢读毛泽东、孙中山和梁启超的人,有人说他的形象酷似毛泽东,他并不反对;有人说他的思想很象孙中山,他会觉得很受用;如果有人说他的激情与梁启超如出一辙,他就会引为知己。一句英文不会却引来美方资金,卞洪登不是骗子,靠的是智慧。做过矿工的卞洪登做事永远充满激情,成功了不免慷慨激昂一番,失败了,就去做下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子里,渐渐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幸好,还有很多的树。树上,有很多的麻雀,每天叽叽喳喳,倒也多了几分热闹。一天,有个外出打工回来的小伙子,忽发奇想,捉了一些麻雀,卖给城里的餐馆。没想到,顾客很喜欢吃,餐馆的老板就给了他很高的价钱。渐渐地,就有更多的人,跑来捉麻雀;渐渐地,村子里就再难寻麻雀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沉寂。打工赚了钱,人们都跑到小城或镇上去买房,村子原来就很小,不过几十户人家。渐渐地,人也走空了,除了住在村子西头的老王。老王的儿子,回来过很多次,每次都跟他说:"村里麻雀都跑光了,你也跟我进城吧!"老王不去,他照样春播夏种。冬天下了大雪,他把很多谷粒丢在雪地里。天冷,大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任弼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基础;他科学解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号召全党"特别要去学习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他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经济、政治、军事、党建等方面的思想作了丰富的阐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普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年鱼     
青秋 《社区》2009,(11):62-62
腊月二十八这天早上.他刚刚起床.老婆就让他出去给儿子买过年的鲤鱼。因为儿子从小就很爱吃鲤鱼,何况儿子今年考试考了满分,更要奖励他一番。但他连着转了好多地方,就是没有买到鲤鱼。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早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救国思想观,学术界对此注意得不够,该思想是青年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程中的一次伟大尝试。研究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去认识毛泽东,了解他在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及其转变。  相似文献   

12.
当朝霞染红了天际,当红日冉冉东升,我看见毛泽东在祖国大地上漫步,我看见一位老人伟岸的身影。人民向着领袖欢呼,又感觉到了他的笑貌音容,毛主席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不过是结束了一次长长的远行。他还要到鲜花翠柏间去吟诗泼墨,他还要到江河湖海中去击水游泳,他还要在书房中手不释卷,他还要在会议上谈笑风生。他将永远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他将时刻惦记亿万的人民群众,他将与祖国的蓝天大地同在,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毛泽东在祖国大地上漫步@任东方  相似文献   

13.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相似文献   

14.
抓青蛙     
前几天,我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说出来真难为情。晚上,我去江东公园玩,看到有几位小朋友在捉青蛙,我也赶忙捉青蛙,捉了青蛙就把它们带回家。在家里养了几天,青蛙渐渐瘦了下来,它们好像在对我说: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哲学有很浓厚的兴趣,在哲学上用功甚深,他深知分析和解决革命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到达陕北后,更加努力阅读他所能收集到的各种哲学书籍。关于毛泽东在陕北发愤读书的情况,有一些生动感人的记载。例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就有这样的叙述:“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西…  相似文献   

16.
这条鱼命硬     
赵娜娜 《可乐》2008,(7):54-54
上午,我和男朋友去超市买生活用品。溜达到水产区时,我发现一个大爷正蹲在地上,直勾勾地盯着池子里的一条鲤鱼。大爷一会儿站起身抖抖腿,一会儿又换个姿势蹲下去,表情很痛苦。男朋友爱凑热闹,就问他:"大爷,您瞅什么呢?"老大爷仍然盯着那条大鲤鱼,说:"我在盯着它呢。这里活鱼6.2元钱一斤,死鱼只要4元钱一  相似文献   

17.
叶永烈 《可乐》2011,(8):70-71
1975年4月5日,89岁高龄的蒋介石死在台湾,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毛泽东的警卫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毛泽东起床后,警卫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05,(10)
巧拔鸭毛。在宰杀鸭时,先给鸭子灌一小汤匙酒,拔毛时能又快又干净。巧止手痒。剥芋艿后,手皮如发痒,只要把手放在火上烤一烤,即可止痒。巧去鲤鱼腥。剖鲤鱼时,把鲤鱼背上两条白筋抽掉,烧出来的鲤鱼就没有腥味了。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曾经说过,他爱读杂文,想做个杂文家。这是说,他想做职业的杂文家,给报刊写杂文。他是共产党领袖,当然不能辞去职务去写杂文。但他写的文章确实有杂文风。有许多文章,堪称优秀的杂文。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他的杂文独具特色,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历来对于领导方法非常重视,他认为领导方法是实现领导目标和任务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他看来,任何理论,任何思路,倘若没有相应的方法去实现便毫无意义。他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提出任务,而不能解决为实现任务的方法问题,提出任务只等于瞎说一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这与毛泽东找到了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体系。本文仅对毛泽东领导方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