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勒兹论述仿像的重点不在于仿像是否模仿或再现客体,而关注仿像自身可以是什么.他以差异和生成的块茎式思维跃出了表征危机和柏拉图树状思维的旧有藩篱,从柏拉图仿像论的内部找到突破口,去除原型和摹本、现象和本质、真实和虚假的二元对立框架,强调仿像基于差异,仿像的价值不取决于相似和模仿,从而摈弃了柏拉图压制仿像的理论陈规,赋予仿像积极的创造性和生成力量.  相似文献   

2.
尽管人们对柏拉图式恋爱耳熟能详,但是其内涵却时常遭受误解。结合柏拉图的《会饮篇》与《斐德罗篇》,从美、善、真方面对柏拉图式恋爱进行三维解读可以完整呈现其内涵。作为真善美统一的柏拉图式恋爱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它驱散痛苦的阴霾,实现了生命的艺术化;它冲破现实的束缚,实现了生命的自由化;它获致形而上的品格,实现了生命的超越化。柏拉图式恋爱可以使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相似文献   

3.
论庄子哲学中的"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真”这个字在现存《庄子》之前的古籍中几乎找不到。“真”作为哲学概念的提出,是庄子的一大贡献。“真”概念的出现,反映了“哲学突破”时代中国哲人对当时人类文明成果的怀疑与反思,表达了他们试图突破自身有限性而指向超越之域的精神诉求。庄子对于“真”的探求和理解,通过“真人”、“真知”、“真性”等富于意象性特征的概念得到了具体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真"的认识中,符合论的观点可谓源远流长,罗素、奥斯汀等都是符合论的坚守者.情境语义学对"真"的认识承继了奥斯汀的思想,其对真理符合论中三个关键性概念--"事实"、"命题"和"符合"的研究与刻画表明,从罗素等为代表的传统真理观到情境语义学视野下的"真",真理符合论已具有不同的涵义,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前者以"同构"为依据,是静态的、粗糙的,后者以"约定"为根据,是精致的、动态的.  相似文献   

5.
在真理问题传统哲学视野之外,关于真理在生活世界中的实际语用维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真理作为某种"真的东西",超越单纯认知意义上的"真",还包含道义性的"真(的道)理"的维度。在科学和日常行为层面上,"真"关乎"成事",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用"真"说事论"理",后者即真理的社会语用层面。严格意义上的真理的到场其实不是用说的,而当以真理的名义说事时,实际上蕴涵着此际真理的不在场。在论理语言游戏中,以真为理乃基于其在科学领域中作为竞争性语言游戏胜出者所蕴涵的话语权威,问题是,排他性真理的决出实非社会场域语言游戏的常规。并且,单纯的真本身亦不具足道义合理性与正当性。在社会场域中,话语的合理性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并行不悖"的各种道理。  相似文献   

6.
以追求真理,探索人的内在灵魂为宗旨的柏拉图哲学,不满诗歌将灵魂导向堕落,对其进行猛烈地抨击。自认为独自拥有智慧之源的诗人面对宣称忠实于真理和智慧而又来势汹汹的哲人奋起反击,从此在西方思想史上拉开了诗与哲学论争的序幕。不管是“哲学与诗的纷争”,还是哲学对文学的压抑,抑或还有文学对抗哲学的行动,这些都一次一次把学人拉回到希腊古典世界。重返“诗与哲学之争”议题发现,哲学、政治、历史和神学在学科诞生之初充满了被诗影响的焦虑。哲人与诗人的一路争吵向读者呈现了“诗之美”与“思之智”,这两个古代经典的重要维度,因而重新审视“诗与哲学之争”成为“回归古典”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框架里,"智者"是一个受到诅咒的群体。"智者"的群体形象在柏拉图的笔下被刻画成虚假智慧的拥有者,"为了赚钱而将智慧出卖给需要他的人",是"兜售精神产品的零售商和批发商"。站在城邦传统价值维护者的立场,柏拉图以知识垄断者的身份批判自己的论战对手自有其理由。然而,自此以降2000多年来的后世学者大多奉柏氏之言,对智者多加挞伐,实乃精神上的自我禁锢。同苏格拉底一样,智者也是在古希腊贵族文明出现危机的时刻应运而生的知识生产者。然而,这个群体的出现动摇了希腊智慧的"属神"本性,将求知这一活动职业化、公开化、民主化,堪称智慧的"盗火者"。智者引领了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启蒙运动,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道教山岳真形图由原始的山岳地形图衍化而来,其发展演变与道教教义思想、信仰和仪式的发展密切相关.最早的道教山岳真形图--五岳真形图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山岳真形图的演变.而人鸟山真形图、酆都山真形图等则在图形模式及其神学意涵上各有新的发展.文章以山岳真形图图形本身为中心的考察,将有助于深入全面地了解这种道教灵图,进而加深对道教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在理论探讨时,人们为了认识方便经常会把真理和具体真理、客观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分开阐述。但这样做弄不好会引起真理多元论之嫌。其实在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真理观看来,真理要不失其为真理,它必定为具体真理,真理的基础就是客观性,离开客观性就没有真理可言。因此,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而“具体真理”和“客观真理”均是标志着真理本身的本质特征。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人们所获得的任何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知识原则、公式,都是真理,既是客观真理,又是具体真理;任何一个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具体性;同时,真理是一个过程: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这样,同“客观真理”、“具体真理”一对概念出现一样,又产生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这对概念。显而易见,这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说明真理的特性和属性。总之,一切真理,既是客观真理,也是具体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是这些方面的辩证统一。这就在真理观上既坚持了唯物论又贯彻了辩证法,并将二者高度统一为诸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真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基于莱布尼兹的这种偶然真概念,一个刻画偶真命题的极小非标准逻辑系统LC被给出.基于典范模型,LC被证明在任意克里普克框架下是可靠且完全的.通过增加不同公理,LC被扩张到不同系统;这些系统(包括不足道系统)在相应的“弱框架”下是可靠的且完全的.偶真的逻辑是关于事实真理的逻辑,这些逻辑有形而上学价值,同时它们可用来处理“不可证真理”等一类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文章出自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于 1 999年 1 1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纪念陈寅恪先生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文章涉及关于爱国主义和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重要历史课题 ,在史学界和广大师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对于当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经季先生授权 ,特在本刊发表。在此 ,编者谨向季先生对本刊厚爱和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12.
石天河是注定要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诗人、文艺评论家。在中国当代诗坛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虔诚地敬畏诗歌,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诗歌的尊严。这是因为只有在诗歌的世界,他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追求自己的高远理想,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拥有一个美妙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13.
人道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且是一种人们共处的哲学原则。人道主义的根据不在于人们的同情心和良心,而是根植于人们生存合作的责权利关系。它是人们生存合作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当今社会,尤应学会尊重和实行真正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4.
纵观西方哲学史 ,英国经院哲学家奥卡姆开启了对知识、命题进行分类的先河。接下来 ,洛克、休谟、维特根斯坦以及维也纳学派均提出过有关命题分类的理论。当然在维也纳学派那里命题的真伪问题也是他们论述的焦点。由此可见 ,我们可以在西方认识论哲学中 ,梳理出一条围绕“命题”本身而向前行进的线索来  相似文献   

15.
随机调查1240名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和企业员工,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选择内部一致性系数作为信度指标、认知幸福感和简易应对方式作为效标变量,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研究结果表明:(1)DEELS真实情绪量表包括14个描述情绪的词语,呈现清晰的两因素结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Cronbachα值均大于0.75,而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相关介乎-0.35~-0.32,具有跨样本的一致性;(2)认知幸福感、积极应对方式都与正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3)视频材料有效地诱发被试产生负性情绪,反映在自我报告的情绪强度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上。因此,中文版的DEELS真实情绪量表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情绪频率和强度测量。  相似文献   

16.
有宋以降,《孔丛子》一书的真伪即成为历代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掇拾历代《孔丛子》真伪观,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的梳理与条辨,对于重新认识此书以及对其学术价值进行客观定位,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真知     
真知的内容是道,庄子自己所认识的那部分道便是庄子真知的内容。道的内容除了庄子所独有的思想之外,其他内容大部分没有超过俗知的范围。获得真知的方法是“心斋”。随着庄子对真知的认识不断深入,真知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8.
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属性、文化特征等方面,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有着许多的契合点,以地理标志制度对道地药材予以保护被认为是最为适宜的一种工具。但我国现行法律采用商标法与专门法结合的“混合保护模式”,容易产生权利冲突。理顺法律关系,协调主管部门的职能,明确质量标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战略”,以推动我国道地药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鉴别伪科学是关系到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专业的领域内 ,以经验检验、逻辑推理等标准可以对伪科学做出有效的鉴别 ,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 ,需要一种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以“是否借科学之名行骗钱之实”来鉴别伪科学 ,就是这样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新国民财富”和“真实储蓄”核算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变化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在总量上也在构成上提供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分析框架和可行政策依据.统计分析表明,真实储蓄对高收入OECD国家的新国民财富的解释力度不高,这些国家的国民财富积累更倚重于人力资本和和社会资本,而不是有形资产的积累.负的无形资本与社会经济现实不符合,对于无形资本的直接测算有赖于深化其经济理论研究并完善社会资本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