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控外国公司规则是抵制居民纳税人利用国际避税地进行“延期纳税”的手段。如果纳税人不能证明对境外公司没有构成实质控制及合理经营需要,那么就会面临境外所得当年全部纳税的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了受控外国公司面临的反避税风险及其风险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2.
跨国企业在我国日渐增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不可避免的避税问题。本文通过列举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几种避税手法,介绍我国反避税的立法现状,分析针对不同的避税方式作出的不同措施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反避税机制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按避税实施的地域不同,避税可分为国际避税和国内避税两种类型。国际避税和反避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热门课题,而国内避税和反避税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但自1994年新税制以来,情况不同了,国内避税则成了"新宠儿",频频出现了各种培训班与讲义之中上,有人甚至提出了"向避税要效益",这究竟为什么呢?确有进一步讨论之必要。一所谓避税,一般国内解释为"纳税义务人以合法手段减轻或避免纳税义务人行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分析美国联邦税制时也指出,比逃税更加重要的足合法地规避赋税,原因在于议会制定的法规有许多漏洞,听任大量的收入不上税或者以较低的税率上税。可见,避税的前提虽是遵守税法,但其结果,却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甚至会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造成税收公平方面的问题,并加剧税收制度的复杂性和征管困难。但为什么国家往往容忍这种避税行为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正在经历着一场避税与反避税的无硝烟的战争,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在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场战争自然少不了中国,当前我国反避税面临着重重困境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本文主要在国际避税与中国反避税的框架下,对当前我国反避税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我国三资企业税务管理的有关问题:纳税人的逃税、避税厂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税费不分困扰外商;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或减少我国财政收入,或造成正常经济活动的扭曲,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作者对此提出了使优惠政策偏向高新技术产业、在税法中设立反避税条款、规范税费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董晨 《经营管理者》2013,(28):250-25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数目不断增多,公司形式日益复杂,公司及其股东利用公司法人格进行税收规避的行为日趋严重,其手段更加多样化并具有隐蔽性,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给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后果本文通过对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股权进而避税的两个案例的实证分析,指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税法中实际上已有规定并运用于实践为有效地衔接公司法和税法的相关规定,有必要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反避税中的适用作进一步探讨,以期更好地规制企业的避税行为,并使其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各国涉外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法中的漏洞,通过各种合法手段规避或减小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为。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避税方法。  相似文献   

8.
许多跨国纳税人都把在避税地设在离岸信托作为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走出国门,利用海外的一些避税地进行避税和投资安排。[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对于跨国公司的避税,国际上已经有相应的反避税对策,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避税问题的日益突出,借鉴国际反避税政策,加强我国涉外税收征管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税法》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规已颁布多年,但纳税人对于偷税、漏税和避税的认识、理解及区别了解的不全面。偷税、漏税和避税都能为纳税人在经济上带来好处,然而这三种手法在法律性质上却有很大差异。正确认识及区分其三者,运用法律维护纳税人的正当经济利益,更好地发挥《税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合理避税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减少税务上的支出。合理避税并不是逃税漏税,它是一种正常合法的活动,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利用税收优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税是合法的,是企业应有的经济权利。必须强调一点: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以及弄虚作假钻税法空子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与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其特点在于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它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偷税既违法又不道德,是政府所严加征处的行为;避税是与税法精神相悖的,是政府所防范的行为;而税务筹划既不违法又符合道德规范,是国家政策予以引导和鼓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陈作华  方红星 《管理科学》2016,29(5):134-146
 企业避税行为经济后果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围绕企业避税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基于温和避税行为视角的研究认为企业避税程度的增强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基于激进避税行为视角的研究认为企业避税程度的上升会破坏企业价值。由于企业避税程度强弱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基于系统风险视角和企业避税行为整体性层面,探讨避税行为对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曲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避税程度强弱导致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存在差异。选取2008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单因素模型和去杠杆贝塔模型计量系统风险;采用会计实际税率及其变体度量企业避税程度的方法,基于公司系统风险视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企业避税行为与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内在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与系统风险的平方项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自选择偏误后结论不变。对温和避税的企业,随着避税程度的增强,公司系统风险显著下降;对激进避税的企业,伴随避税程度的增强,公司系统风险显著上升。因而,企业避税行为与系统风险呈U形曲线关系。企业避税程度不同对投资者风险估算带来不同的影响,市场上投资者将降低选择温和避税企业的系统风险,而提高选择激进避税企业的系统风险。        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和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和监管者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企业避税行为。一方面,监管者应当鼓励企业采用合法手段适度避税,允许企业和投资者享受适度避税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应加大对企业激进避税行为的监管力度,防止激进避税行为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带来负面影响。        研究结论从系统风险这一视角,明晰了企业避税行为与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关系,丰富了企业避税和系统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14.
避税,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有人认为,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避免纳税或者减轻税负的行为。并把避税分为合法型,非违法型,形式合法而内容不合法三种类型。例如,通过关联企业或不同税率地区转让定价;采用高转成本,低转利润的存货计价方法进行利润调节;通过信托手段及企业挂靠,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等。  相似文献   

15.
<正>提升纳税遵从度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纳税人的自愿性和执法部门的强制性两方面,但最根本的治理措施应该定位在纳税人自愿缴税基础上。由于纳税行为动机是直接影响纳税人自愿纳税决策的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从纳税行为动机的五个方面提出提升纳税遵从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反避税是涉外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反避税工作起步较晚,但由于有正确认识,组织措施落实,审计方法和谈判技巧运用得当,这项工作的开展比较顺利。下面结合案例,就推动反避税工作的开展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朱烨 《决策探索》2008,(4):42-43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的义务,但作为纳税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希望少缴税款,而且纳税人也没有必要超过税法规定的义务超额纳税.有这样一句话:"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狡猾者骗税,精明者避税."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抑或是单纯的货币关系,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可能脱离人而发生或是存在。斯蒂格利茨也强调,经济学分析的主要因素是人,纳税遵从则是以纳税人行为及其决策为研究对象,以促进纳税人自愿履行纳税义务为目的,考察纳税人的涉税活动是否完全遵从税法的行为。毫无疑问,纳税人心理会对纳税遵从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使其不仅关注是否要纳税、纳多少税的问题,更关心交纳上去  相似文献   

19.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的义务,但作为纳税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希望少缴税款,而且纳税人也没有必要超过税法规定的义务超额纳税。有这样一句话: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狡猾者骗税,精明者避税。偷税、漏税、骗税以及拖欠税款甚至暴力抗税都是违反税法的,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因此,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减轻税负,提高企业价值,做个精明的纳税人,现已成为纳税人的共识和企业理财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郭超  王钰 《管理现代化》2024,(1):111-120
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理论,企业避税不仅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问题,其组织间相互影响的模仿行为更值得探讨。本文以2008—202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企业避税存在同群效应,且会选择模仿同行业领导企业和同地区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增强了企业避税的同群效应强度。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数字化水平和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对环境不确定性下的避税同群效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审计师外部监督强度对其有抑制作用。文章为政府引导企业减少避税行为、提高税收遵从度,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