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对于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原因、方式和机制,前修时贤多有论及。古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义引申方式——"动词词义裂变式引申",其引申过程为构成一个完整动作的几个不可缺少的分解义素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裂变而形成新的引申义位。  相似文献   

2.
关于古汉语词义引申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谈古汉语词义引申的问题,多论及其途径、方式、规律。讨论的着眼点,只是面对既成引申事实的繁多语言材料,采用归纳抽象的方法,从而得出静态的一般性结论。而对既成引申事实之前的又与引申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如词义为什么需要引申,词义引申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一种怎样的历史责任,词义为什么能实现引申,词义引申作为语义运动的过程其动源动因是什么,一句话,古汉语词义引申运动的机制涉及哪些方面,人们较少谈到。本文试图对此谈点个人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一、必需──动机论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发展是…  相似文献   

3.
一个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本义或基本义引申派生出许多意义,形成一词多义。许多语言学著作在谈及词义演变时,往往以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进一步考察一词多义的内部及外部联系,探究词义引申的线索和方式,无疑是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模糊性角度来分析词义引申的人类心理原因,并以汉语为例,按参与意义变化过程的心理活动类型对词义引申方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词义引申和修辞借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修辞上的借代方式能使词义引中,少数学者从理论上已经提到过。本文着重从实际语言材料出发,在这些方面比较详细地加以分类举例叙述。暂时分为十三大类,所在、材料、特征、状态、性质、功用、工具、原因与结果、全体与部分、普通与特定等借代方式都能使词义引申。在有的大类下细分小类,例如,把以所在借代方式引中词义细分为三小类,有的大类下把语法词类和修辞手段结合起来细分种种情况的词义引申。  相似文献   

5.
由词义引申而形成的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揭示出人类认知的构成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语言形成、发展的一些重要规律。词义引申主要缘由是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隐喻式思维活动和语言运用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即人们使用语言时总是倾向于高效、省力的方式。词义隐喻式的引申是认知活动和语言交际中实现经济性原则的重要途径,而人们用旧词隐喻性地表达一个新概念的内在驱动力就是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汉语词义的民族性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所具有的整体性、直观性、具象性、比附性等重要特征出发,举出大量实例,多侧面地剖析了汉语词义在引申过程中的思维特点,从而初步揭示出汉语词义民族性形成的潜在因素之一是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雅疏证>所涉及的"正反同词"现象的最重要的形成原因,是由词义性质和词义范围产生的词义引申.由词义性质引申形成正反同词,其内在理据是"义相反而实相因",其具体方式是相关代用和相因推演.由词义范围引申形成正反同词,表现为由语境引起词义范围缩小,从而使上位意义降格为互相对立的两个下位意义.视角单一和比较对象不同,也是正反同词现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走作"一词的内部结构考察发现"走作"的词义重心在"走","作"字主要是作为后附成分粘附于"走"字之后,起凑足音节的作用."走作"词义间的引申脉络清晰可循,引申方式主要是辐射式引申.  相似文献   

9.
关于汉语词义的演变方式,一般只提引申和假借。但有很多词义演变现象,无论是用引申还是假借都解释不了,本文将要研究的“相因生义”现象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分析"中"字的词义隐喻引申情况,文章从不同语义认知视角对其进行了汉英对比分析.主要从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差异视角,分析了英汉语境下"中"字词义的不同隐喻引申以及二者存在的差异,探讨了英汉语境下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原因.结论认为文化背景差异以及不对应翻译是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词义发展演变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以戏曲行业语为研究对象,以新旧词义为比照,通过观察分析戏曲行业语词义演变的两种类型,发现第一种是增加新义项,即通过多种引申方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义项;第二种是新义取代旧义,即通过词义扩大、词义转移等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新义,旧义随之消亡。  相似文献   

12.
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丁振芳词在产生之初一般是单义的,但它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读音、意义以及记录它的符号文字,都在不断地变化。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是“引申”,如“头”的本义指人的脑袋,引申而指一切动物的脑袋,再引申而指物体的端部等。词由本义引...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谈论词义引申的文章,都着眼于词义引申的方式来探求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总结出意义引申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等,如“丈  相似文献   

14.
词义引申在词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至今人们对“词义引申”这一概念及现象的研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清代,以时间为线索对“词义引申”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的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引申是一种普遍现象。英译汉时不仅有时词义要引申。词组、分句或句子的含义有时也要引申,英语引申的意境,可以从褒与贬、抽象与具体、词义搭配、概念大小、逻辑修辞、引申层次和引申范围七个不同方面来探析。  相似文献   

16.
词义借代修辞引申的理据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语义学研究词义引申忽视词义借代引申,虽有学者曾涉足此域,然而对于源头文献语言借代引申的研究尚称薄弱。今文《尚书》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又以多义词为主,词义具有可分析性。以今文《尚书》作为语料,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借代修辞格促进词义引申的具体路径,首次概括出今文《尚书》借代引申的八个类型,并从而推论出作用于词义的心理联想导致引申,词义引申产生辞格,辞格的系统化又反作用于引申的多样化,如此互为因果,推动词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名动兼类的词一部分是由动词义引申出名词义,另一部分是由名词义引申出动词义。分类的依据有,前人的解说,明确的书证,后人的研究发现,适当的推论。这项工作是词义理解与有关语法问题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8.
翻译即译意。词义引申是译法研究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参与翻译实践的人最基本的同时也是首先就要面对的任务,要去掉"翻译腔"必须借助这一技巧。文章拟就词义变通和引申的理据、依据和"合度"等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并通过例句说明词义引申的具体操作方法,结论中则初步预测这些技巧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词义的显性理据和潜性理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生学角度而言,汉语词义绝大部分是有理据可寻的。即词义同词的构成成分(语素)的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这种联系有时比较清晰,有时则隐晦难察。本文通过寻找、挖掘词义同构词语素义之间的种种因果联系,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揭示了倾偏性是词义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词义引申中倾偏性是形成多义词的主要原因,指出词义倾偏的“向”和“度”与词义演变的内在关系,而社会性又是影响词义倾偏的“向”和“度”的客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