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开放是一个充满风险与危机的过程.泰国和智利资本项目开放的实践表明保持宏观经济状况的健康、稳定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和可持续;努力消除国内金融体系的扭曲,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国内金融体系;大力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实现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营,对于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的顺利开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爆发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不是一场单纯的货币危机,也不完全是由国际投机者的投机行为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有关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失误;至于其直接原因,则是僵硬的固定汇率制度;此外,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及金融体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上的垄断行为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福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面对这种垄断,虽然一些国家(地区)依据本国(地区)的法律采取了一些反垄断政策,但这种由单个国家或者地区组织实施的反垄断政策既缺乏效率,也引发国家或地区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反垄断领域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这场危害严重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寻找出路以渡过难关。新的全球金融危机治理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应顺应金融全球化趋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明确结构协调和总量平衡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目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内部与外部两个均衡,不断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金融全球化给世界各国提供了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风险。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促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蓬勃发展,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带动了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资本的流动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导致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蕴藏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使一些经济体部分地丧失宏观经济决策的独立性和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金融自由化浪潮愈演愈烈的浪潮下,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的不足和失败.本文从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处理对策入手,分析国际金融监管现状和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并以国际监管合作实践为基础,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6):49-57
通过对名义负利率政策的理论依据与实施过程的阐释,以及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目前的名义负利率本质上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所征收的货币税,名义负利率政策与各国央行采取的量化与质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名义负利率政策对货币市场影响较大,但对货币市场之外的整体宏观经济状态的影响却不显著;根据国际经验,在推出名义负利率调控措施时,应谨慎考虑该政策的必要性,并注重与国内其他政策的协调和国际的沟通,方能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8.
IS-LM-BP模型是描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同国内市场相连接的内部经济与同国际市场相连接的外部经济双均衡状态的模型。在此通过将IS-LM-BP模型应用于两国经济,分析IS-LM-BP模型视角下的开放经济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效应,总结分析了陷于内部萧条、外部顺差双失衡的中国与陷于内部萧条、外部逆差双失衡的发达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国际协调的良性互动,并进而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协调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利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的保就业促增长的经济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安排上.必须将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凸显财政政策在整个经济调控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而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又应以公共投资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支出政策为主导,并注重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和就业弹性下降问题,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往复更替的历史.从货币的产生到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推动了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金融创新本身也孕育着新的风险,因为所有金融危机的背后,都有金融创新的影子.创新是当今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金融创新;其次,落实好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求加快金融创新;第三,扩大内需需要金融创新;第四,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创新;第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金融创新;第六,加快生产力发展需要金融创新;第七,防范金融风险也需要金融监管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