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时形成,这一思想是与实现共产主义内在统一的,即这一思想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而共产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提出以后,随着俄国等东方国家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马克思又完善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从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通过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向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趋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在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同时,人类也在向马克思设定的真正的世界历史趋进。  相似文献   

2.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我们纪念马克思,不仅要学习他的革命理论、革命思想和革命风格,而且还要学习他在理论研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列宁说;“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①。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影响进行自我清算的过程。这个事实丝毫无损于马克思的伟大形象,相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千锤百炼的见证和马克思严于解剖自己的有力证明。这里仅就马克思对自己早期哲学信仰的清算 问题,谈点初步看法。 一、怎样理解清算? 在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关于社会革命的科学理论。中国先进分子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最好的武器。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伟大的贡献和发展。一马克思的学说开始传入中国,是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中文报刊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名字的,是外国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2):90-92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地解释世界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的功能,其当代价值集中体现在资本逻辑语境中彰显出敏锐的问题意识、批判的革命本质以及改变世界的实践精神。马克思的"批判的武器"明确地承担起人类解放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思 ,但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旧哲学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使哲学走入了寻求终极“本体”并用外在力量说明世界的误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就在于 :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 ,使哲学由天国返回到人的生活世界 ,变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理论 ,从而使哲学成为革命的和批判的意识 ,服务于人类解放的事业。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体现的是工业文明的主体性文化精神 ,它要求我们确立主体的价值坐标 ,从人的发展和解放的角度去认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生态理论领域展开了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是否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争论,这表明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共产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回顾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以来,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这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不无裨益的。(一)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彻底的、科学的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同有神论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长期斗争的必然产物。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就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无神论形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骅 《浙江学刊》2001,(2):15-19
本文从人类本性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双重视角评价了理论创新的伟大作用,概述了理论创新的五种表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创新是一种思想革命和观念变革,是社会变革、进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既要依靠理论创新,又要为理论创新营造和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探求》2020,(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精辟概括了马克思的生平和伟大人格、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品格、学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遵循。最近笔者阅读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朱妙宽老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三化十二论》一书(以下简称《十二论》),觉得此书较好地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首先是马克思。充分理解马克思,才能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类思想巨匠,马克思天才地创立了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学说,引起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深刻革命。本文所要探讨的,不是这些瞩目的辉煌成果,而是通向这些成果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以区别于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全新方式,走完了自己的思想发展道路。这一道路隐藏着马克思世界观形成的秘密,揭开这一秘密,是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 一、马克思前期思想中诸范畴的发展线索 列宁说:“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与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这才是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今天看来,已经没有人能够否认,马克思所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探索历史领域奥秘的里程碑。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它一直深深影响着人类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然而,必须承认,这一伟大理论的真实意蕴和本质精神并不是昭然若揭的。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关于它的理解还存在诸多的形态和范式,如传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范式、西方马克思主义范式、西方马克思学范式等不一而足。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和晚期思想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文本的问世,…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决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天才思想营建的产物,这个学说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既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也是我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我们的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立场、观点体现出来的世界观的含义已作了充分的探讨,但对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意蕴,尚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为此,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方法论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原理转化为方法的途径、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方法论意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关注,同时也试图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提供一点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探求》2017,(1)
<正>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对于一种理论来说,初心意味着它的初衷和目的,也意味着它的本质和真理。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而只有把握了共产主义的"初心",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才能深刻认识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是最著名的共产主义者,但这个身份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誉。目前为止,人类许多"共产主义"的尝试都没有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最有生命活力的学说 ,其根源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求实创新的革命风格。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史 ,其中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极富理论创新精神 ,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回顾这一段历史 ,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基本精神 ,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念和科学态度 ,指导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地推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15.
姜迎春 《阅江学刊》2023,(5):5-12+167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体现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遇到理论上的对手,只有克服和战胜这些对手,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克服和战胜旧哲学、旧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现了理论创造与思想批判的统一,这一理论特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在一切时代的发展。作为注重实际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反对空想与空谈;作为面向未来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始终追求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这一东方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课题。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也留下了晚年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遗产。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现代化运动相结合,在70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7.
<正> 《资本论》这部划时代的理论巨著,凝结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的心血。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完成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造的。《资本论》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的统一: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政治经济学是《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论》的必然政治结论。《资本论》作为历史科学,体现着人类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因此,《资本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3):143-145
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过去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的基础上引入科学的"实践"范畴,进而在建立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在理论上区别开来。因此,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自然界、人、社会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轨迹论说的一把钥匙。笔者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正是最集中地展现马克思实践观的最基本特征,即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特征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这一范畴的含义局限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方面,过于狭隘。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上人道主义批判继承的产物,理应包含后者所涉及的基本方面。但作为一种崭新形态的人道主义,它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关于人性、人的价值、人道的伦理原则和人的解放等方面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积极的人道主义。它的诞生,是人道主义理论的一次革命,使人道主义由抽象变为现实,从空想变成科学,为伟大的人类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是站在物质本体论立场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解释,这一解释系统从根本上掩盖和曲解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精神实质。近年国内许多学者站在实践活动论的立场上重新解释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力求建构一种既忠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基本精神又能体现当代人类新的实践的解释系统。王南提博士的《人类活动论导论》则取更加宽厚的人类活动论的立场,更全面地突破了传统解释系统,更深入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实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着重对王著中有关人类活动论和人的活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