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历史性与历史叙述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当学者们的论题牵涉到历史学家时,往往只谈到历史学家的职责是什么,他们该如何履行这些职责,而很少将历史学家当作专门的论题进行讨论,也很少将历史学家置于历史学理论体系的整体背景中思考其位置。事实上,有许多问题,如历史叙述文本中的目的性、成见、时代局限性问题,乃至历史之本质问题等等,只有在对历史学家及其实践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之后才能给予清晰明确的解答。另一方面,在一般人眼中,历史学家与历史叙述者几乎没有加以区别的必要,以至于人们极少运用历史叙述者这个名称。本文希望对此进行区分,将历史学家视为具…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 ,当学者们的论题牵涉到历史学家时 ,往往只谈到历史学家的职责是什么 ,他们该如何履行这些职责 ,而很少将历史学家当作专门的论题进行讨论 ,也很少将历史学家置于历史学理论体系的整体背景中思考其位置。事实上 ,有许多问题 ,如历史叙述文本中的目的性、成见、时代局限性的问题 ,乃至历史之本质的问题等等 ,只有在对历史学家及其实践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之后才能给予明确的解答。另一方面 ,在一般人的眼中 ,历史学家与历史叙述者几乎没有加以区别的必要 ,以至于人们极少运用历史叙述者这个名称。本文希望对此进行区分 ,将历史学家视为…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哲学是一种凭借概念而展开的推理过程,在它的叙述过程中,实例和说明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学的任务是重现过去的历史事件,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它的叙述中占有本质重要的地位。由于哲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差异,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总是相互攻讦,哲学家认为历史学家过于重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忽视理性,历史学家认为哲学家把自己的发明和先天的虚构放在了历史当中。虽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相互攻讦,但是他们都不否认哲学与历史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二者融合的观点(以克罗齐为代表)。文章最后分析了建构历史哲学的可能性以及它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对"历史"这个概念有必要再作新的阐释。"历史"是什么?语言中的"历史"有多重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历史"作了如下的解释:(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经历。(2)过去的事实。(3)过去事实的记载。(4)指历史学科。广义的历史,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其中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马克思就十分清楚地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家写历史小说是我国的文学传统.从前人褚人获、钱基博到今人周远廉、廖心一、王曾瑜等,都表明了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小说,由于他们的深厚历史素养,使其作品的历史真实性,一般作家难以企及.不应当把演义体裁排斥于历史小说之外.历史学家们创作的历史小说,给历史小说创作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至今并未引起文坛足够的注意,更被文学评论家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些年来作家们创作的历史小说,虽然成果不少,有几部优秀作品,但还缺少黄钟大吕式的经典之作,近年出版的作品,总体上质量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真实性成问题.这些作家应像历史学家那样严肃对待历史,下一番苦功.而写历史小说的历史学家,则应加强文学修养,使小说更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一)“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处?”当年布洛赫的孩子冷不防提出这个问题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会给身为历史学家的父亲和集合在年鉴学派大纛下的叔伯们带来何等的尴尬。这个问题委实难以回答。那些职业历史学家和终生从事历史哲学这一行当的专家也会抓耳挠腮,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尽管他们学富五车、著作等身。而孩子们是无所顾忌的,他们需要大人直捷明快地解开疑团。马克·布洛赫,这位当代伟大的法国历史学家却鼓足勇气,在纳粹势力最为猖獗的黑暗岁月里,居然提笔撰成《历史学家的技艺》这部不朽的“小册子”,尝试着回答儿子稚气而著名的发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柯文的三部被翻译成中文的著作为主 ,试图从历史本体论、“理论框架”、历史学家的作用及“局外性”等几方面简要探讨柯文的史学思想。柯文的史学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这三部著作便分别代表了其史学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柯文最初较多地接受了美国传统史学的影响 ,但到后来其著作中更多的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认为历史是不可认知的 ,过去发生的历史虽然存在 ,但它已很难为后来的历史学家所认识 ,作为撰述的历史根本不同于实际发生的历史。柯文不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终极目标 ,他极力反对历史研究中总括一切的历史框架 ,认为理论框架是一种“必需的坏事” ,无之固然不可 ,有之势必遭殃。柯文强调历史学家的主动作用 ,认为历史学家的目标应该是尽可能真实地记录历史 ,但是历史研究中的种种局限却使得历史学家无法提供“原原本本的历史” ,只能提供“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柯文对于历史学家“局外性”作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从强调其负面作用走向肯定其优点。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通常存在两种视角:一是在对该段历史进行梗概性叙述时把它当作一个偶然、特定的历史事件,二是在对该事件进行历史还原时把它作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来看待。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事件,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有所记录,但最先对这个过程进行详细整理记载和历史总结的却是班固。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这个过程究竟经历几个阶段却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每一个阶段中所贯穿的权力斗争与政治权谋更是较少系统关注。笔者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全过程不仅是由八个形态各异的重大事件构成,而且充满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与波谲云诡的政治权谋。  相似文献   

9.
就如何通过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向我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本刊历史编辑组于今年第四期发表了一篇《学术专访》。为了更广泛地反映广东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又陆续走访了中山大学的陈锡祺教授和胡守为、黄重言副教授;暨南大学的朱杰勤、陈乐素教授;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关履权教授等。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我们特别强烈地感受到这些老一辈的历史学家们热忱拥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呼吁,认为这是史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他们又异口同声地要求为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他们呼吁有关领导要认真地把这方面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下面发表的是这次采访的记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立足点不仅仅在于史学理论,而是试图在史学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常人和历史学家之间达成一种共识。长期以来,史学理论探讨的如何研究历史和历史如何演进,把历史学专业束缚在历史学家这个象牙塔里,失去了广大的读者。从历史研究走向历史欣赏无疑是历史学的趋向之一。同时,美学也一直无视历史这幅宽宏博大的画卷,在探讨美的范畴时,对历史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占人口总数一半的妇女,其活动在史籍里却是寥若星辰的几笔。一些不同凡响的女性往往被判决在旧史家的笔下。新的历史学家们固然无意去抹煞中国历史上那些巾帼“反贼”所建立的功勋,但也没有来得及认真去研究她们的历史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去看问题,就会承认妇女们的参加起义推动了农民战争的发展,妇女们走向革命的程度是农民战争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历史研究的是“过去”.在“重构论”、“建构论”及“解构论”这三种史学理论下,对“过去”的研究都是从对“事实”的构拟开始的.“事实”是被建构出来的,是被置于某种描述之下的“事件”.“事实”又有两种表现形式:物(事物)与事(事件),二者也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两个基本层面:考古学强调“物”的研究,而中国传统历史学则侧重于对“事”的探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历史研究是一个将史料转换成“事实”乃至过去某个面相或者某个片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往往是在历史学家的精神观念中进行的,由此加入了历史学家个人“主观”解释的成分,形成了历史的另一种形态——“观念中的历史”.观念中的历史与过去真实客观地发生过的历史、史料中的历史以及作为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历史一样,都是历史存在的形态之一.它使得历史解释完成了由“客观”的“史料”向带有“主观”解释色彩的“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之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历史编纂学一定要全球化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历史学家们对全球历史的领会还大大地需要全球化。因为历史的书写并不仅仅是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力量相对平衡的上层建筑,更为重要的是,它应当是历史学家对全球化进程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到目前为止,全球化的历史书写仍然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欧洲少数几个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概念无疑过于简单化了,但却可以为全球化的历史编纂提供理论线索。而历史学家也应该争取更为自由的历史探索,关注来自不同观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黄昏时分,不能带回去某种重要的声明、某种可靠的事实,这是很令人失望的。女人要比男人穷,那是因为──这个原因或是那个原因。或许现在最好是放弃寻找真理,停止接受那像雪崩一样落在头上的一大堆意见,它们像火山熔岩一样的灼热.像洗碗水一样的污浊。最好还是把窗帘拉下来;把使人心烦意乱的事情都关在外面;把好点上;缩小探询的范围,去请教历史学家.而历史学家是不记录意见,只记载事实的,请他们来描述一下女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吧,倒也用不着纵谈历朝历代,只须谈谈英国,比如说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就行。为什么在那非同寻常的文学中…  相似文献   

15.
我不敢自称是历史人类学家,如果要自称历史学家可能又有历史学家反对,当然我更不愿自称人类学家.所以刚刚赵老师的问题,我不能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回答.但是据我的了解,在人类学之中,每一代的人类学者,或即使同一代的人类学者,也有彼此不同的观点.刚刚赵老师提的问题非常对: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然而,究竟什么是文化?人类学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最近这些年人类学似乎陷入低潮,主要原因是,新一代人类学家把他们的前辈给解构了.我觉得,这反而是人类学最精彩的地方.它对本学科的方法、理论经常有非常深刻的反思.我在上一世纪80年代、90年代所学的那些人类学必读课程,现在许多大学人类学的教学里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的博与专的协调关系,它最根本的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探寻历史学家的最佳知识结构,实际上就是寻求最好的驾驭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从历史学家的总体来说,虽然可以有一种最佳知识结构的模式,可以作为培养历史学家的目标或衡量的尺度,但是由于每一个历史学家之间天赋、所受教育、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其最佳的知识结构也有差异。每一个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和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寻求  相似文献   

17.
史学大众化或历史知识的普及要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传播正确的历史观点。这符合历史学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大众的根本要求。史学大众化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普及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史学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传媒工作者相互间应该采取理解、交流的态度。历史学家要客观一点,所谓客观一点,就是看待历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时,把握基本史实不能够歪曲,这是大方向,同时必须认识到作为文学艺术肯定要有一些加工,有一些创作;文学艺术工作者也要谦虚一点,媒体要慎重一点,不要太轻率了。  相似文献   

18.
俞金尧 《江海学刊》2013,(1):149-154
自从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提出"史学是时间的科学"这一观点以来,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其内涵。我们从历史研究对象的时间性、历史时间的意义、历史学家的时间观等方面入手,以时间作为历史研究中的尺度,把人类的历史理解为争取时间的历史,围绕诸问题来探究历史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说,时间因素在历史学中几乎是弥漫性地存在着的,历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们也正好站在了新世纪和新的第三个千年的门槛前,即将迎来新纪元。在这个时刻,回眸已往,瞻望前程,有多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有个评论家称之为“短促的20世纪”①,它一语破的,揭示了本世纪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较之以前的那些个世纪,这一百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是何等的快速。影响整个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波谲云诡,幕幕相叠相替,简直令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们来不及仔细思考和细加评判。在这个世纪之交而又恰值我们国家50华诞大庆之时,细细思量已经逝去…  相似文献   

20.
<正>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它的本来面貌,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历史学家的任务是研究这些客观的存在。可历史学家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当代的人,他们在研究过去的历史,同时也在参与创造当代的历史。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不可能不参进当代的意识,也就是说,一个有作为的历史学家,是不会满足于停留在对历史的客观描述上,他总是要以历史为武器,对现实进行反思,从历史的研究中得出对现实的进步有某种积极意义的东西。所以,历史不应该仅仅是对过去的客观描述,历史更应该是对过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