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狭义的审计契约应仅仅指由审计人与审计委托人共同签订的契约,广义的审计契约应指在狭义审计契约之外再增加审计人与被审计人签订的契约.在通常情况下,基于经济性考虑,现实中可以将狭义审计契约广义化,合而为一.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2.
审计声誉是一种能够自我执行的特殊协议,其形成是审计师过去履行审计契约的行为及其结果在审计市场上的反映,是审计市场现有与潜在审计需求方所持有的看法.审计声誉机制通过对“好、坏”审计(事务所)声誉的识别,向审计市场传递审计声誉的信息,并通过对审计市场中审计毁损行为的惩罚,实现审计契约的自我实施.审计声誉机制失效的治理策略:构建顺畅的声誉信息生成与传递通道;维护企业自由的审计契约签约权;强化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主性需求导向的审计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委托人与代理人都会对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产生自主需求,但是他们对高质量审计服务需求的出发点有很大不同。委托人是出于缓解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目的,而代理人则出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进而增加自己的价值的目的。如果公布信息可以使代理人的利益增加,那么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是双方的共同选择;但是如果隐瞒信息能给代理人带来更大的信息利益,我们有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寻求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这样双方在寻求审计服务过程中就出现了冲突,而冲突解决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实现自己需求的力量抗衡,其中,抗衡的主要力量来自于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在不同的股权集中程度下谁更能对审计服务进行制度安排以对审计活动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一方面,正式的代理契约采取隐含契约的形式;另一方面,在政府官员与企业高管之问还存在一个非正式的关系契约.这种契约安排导致国有企业约束监督机制失灵,内部人控制和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合谋.为了解决代理问题,政府必须把企业高管的选择权和解雇权归还给企业,建立以企业董事会为核心的、职工参与治理的内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会计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委托代理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对现有的会计监督体系进行分析研究,能找到这一体系存在的动因及体系中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也为切实加强会计监督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委托代理理论概述由契约理论发展演化而来的委托代理理论其基本内容就是规定委托人聘用代理人完成某项工作时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成立及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相应地向代理人支付何种报酬,即通过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认可契约来确定它们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委托人为实现既定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使代理人与委托人…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运行中的双层委托代理问题考察陆建新在现代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关系被视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前者的利益而从事某种活动,代理人则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必须以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激励相容为前提。在现代市场...  相似文献   

7.
审计质量高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审计实务过程是有限透明的,这使得人们在评价审计质量时面临困难.而审计师直接负责审计工作,其所作所为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许多学者将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焦点落在了审计师这一行为主体上.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审计师们存在着某些行为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和降低审计质量.本文对国外降低审计质量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中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委托人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理论 ;实施股票期权制对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治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减少企业现金支出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股票期权制的实施范围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股票期权的授予者应是企业经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基于契约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大型公众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成熟有效的公司治理理论体系,而家族企业的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理论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该领域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特殊的逻辑关系和动力机制,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契约理论模型,既能够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作出深入的解析,也有利于构建新的理论思想。通过契约理论模型研究可以发现,家族委托人可以利用显性的契约治理与隐性的关系治理相融合的治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两种治理机制之间具有替代性。这种双系统治理机制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代理人努力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家族代理人与职业经理人在不同工作类型下努力程度存在差异,进而证实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着独特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独立审计是为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的一种重要外部治理机制,而其本身又存在着所有者与审计委托权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财务会计报告从生成到流向社会公众手中这一过程包括两个重要环节:第一个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生成环节,此时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取决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第二个是审计环节,在这一环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间接地取决于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后者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有者与审计委托人之间的代理问题的解决。要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必须从这两个环节中的委托代理  相似文献   

11.
从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在分析目前几种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内部审计发展的障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审计师是根据被审单位提交的受托责任报告计划审计程序,还是从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着手,形成对财务报衷的合理预期并分析关键风险领域,设计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审计的一个重要差异.文章通过对审计师与被审单位的博弈分析,指出相对于审计师事先不使用被审单位提交的报告来说,被审单位将会选择性地报告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从而提高自身的期望得益(payoff),因此,审计师难以从利用被审单位提交的报告制定审计计划中获益.博弈分析的结果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企业财务契约安排是以股权分散为基础,将全体股东和经营者均抽象为单一主体,研究委托人(全体股东)如何设计最优的财务契约,以保证代理人(经营者)按照委托人(全体股东)的利益行事.股权集中型公司的代理问题决定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其财务契约安排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以及重要供应商与客户的财务契约,而财务效率和财务公平则是财务契约安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内部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公司内部审计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揭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强调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公司治理模式的思考,旨在从改进公司治理的角度,探寻完善公司内部审计、加强公司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星 《兰州学刊》2007,(4):134-135
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以及国际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出发,提出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内部审计理念,从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金融企业在收到无保留审计意见之后不久,就公开宣布陷入财务困境,并寻求政府的支持.因此,人们对以下几个问题产生了疑问:企业审计的价值、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业务的质量、良好审计的经济动机和审计师的知识结构.本文试图对陷入金融困境企业所公布的审计报告进行研究,以探讨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统一的公司内部经济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委派制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内部审计所有者委派制。公司内部经济监督机构重叠,多头监督不能形成合力,独立性、权威性差,增大监督成本。根源在于全部引进一元制和二元制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应把专事经济监督的组织合并,总审计师应是监事会负责人之一,从而建设统一、协调、高效的内部经济监督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概念、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如何协助或配合治理各方的工作。这些对于广大内审人员准确地界定和把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公司治理中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9.
审计委员会制度在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表明,在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的经营环境中,整合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参与并实时监控战略规划,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新范式。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公司实时监控和全面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应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在内部审计中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0.
自从美国学者伯利和米恩斯首先提出“两权分离”的命题以来[1],如何解决作为失去控制权的所有者和作为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便作为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出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笔者就代理理论进行阐述,指出该理论在确立法学意义上公司治理时存在的基础性缺陷,并提出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公司权利结构理论。一、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1.代理问题的产生哈特认为,产生代理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2]其中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能了解的有关代理人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代理人则掌握信息优势。契约不完备是指委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