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元 《老年人》2007,(11):14-14
某县县委书记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实事,深得百姓爱戴,那里的老百姓自发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以示感激。这位县委书记知道后,下令把“功德碑”拆掉了。他说:“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是我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功德可言。一个官员有无政绩,全在老百姓心里,而不是在碑上。”  相似文献   

2.
任资林 《老年人》2007,(9):40-41
今年80岁的曹修元,是汨罗市物资局的离休干部,虽然已届耄耋之年,但他一直念念不忘老家雁塘村的父老乡亲,他把自己的晚年时光都用在了家乡的建设上,被乡亲们称为“贴心人”。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5日,泰国议会选举44岁的民主党主席阿披实·维乍集瓦为泰国新总理。至此,持续数月之久的泰国政坛乱局告一段落。这场内乱始于同年8月,是目前泰国的两大政治集团“他信集团”与“人民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为了争取泰国政权进行的新一轮政治斗争,然而斗争的结果却是第三方民主党赢得了组阁的机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戏剧化的结果?左右泰国政局走势的关键力量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张正直 《老年人》2008,(11):25-25
我的家乡在山东沂蒙山腹地。那里四面环山,交通闭塞,老百姓一年到头靠地瓜干煎饼维持生存,日子过得非常艰苦。我们家有4个孩子,我排行老大,后边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么多的孩子要吃要穿,又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可想而知,我们家的日子就比别人家过得更为艰难了。  相似文献   

5.
谭燕  袁志勇 《老年人》2006,(2):19-19
在石门县所街乡文家村,住着一位86岁的老红军,他叫覃庆六。1966年,他离职休养,回归故里。40年来,覃老默默地为乡亲们办实事、好事,为家乡的脱贫致富献计出力,始终没有忘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覃庆六担任过石门县公安局副局长,离休时完全可以在县城安居。可是,他谢绝组织上的安排,执意回到了生养他的文家村。他这样做,一是不想给政府添麻烦,二来也好为乡亲们做点事。为表露心迹,他专门请人打制了一块石碑立在屋前,碑上刻着他自撰的对联“:革命精神永在,英灵浩气长存。”离覃庆六家不远的地方有条渠水河,由于没有桥,老百姓平时…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19日晚,泰国陆军总司令颂提发动军事政变、占领总理府并迅速控制了曼谷及其周边地区,随后宣布看守政府总理他信已经表示“他愿意辞职”。时隔15年,泰国再次发生“政变”,使本已动荡不安的泰国政局更加扑朔迷离,其中缘由值得斟酌,泰国今后政治走势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经常可以看见一位老人背着一个摄影包,走街串巷,熟悉他的人都会打招呼:老王,今天又来采访啥新闻啦?这位年过六旬的“乡土记者”,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已有30多个年头了。每天奔走于村村寨寨、田间地头,用他独特的视角,拍摄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新闻图片;用他朴实的笔触,讲述了一段段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他就是被当地老百姓亲切称为“草根记者”的宝丰镇政府退休干部王义富。  相似文献   

8.
“难得姜公醉,拓石立丰碑”。姜公醉,面对这位年已七旬仍痴迷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老者,你会惊讶于他两千多度近视的眼睛里如何能镌刻出如此精细的碑文,你也会为他21部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的碑铭巨制而叹为观止,你更为会他一生对艺术的专注热忱而感动。走近姜公醉,是走近一种人生的专注。  相似文献   

9.
余玮 《老年人》2008,(6):20-21
2008年3月13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李金华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从而告别了他23载的审计生涯。此前,个性鲜明、嫉恶如仇的李金华发起了一场又一场“审计风暴”,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赞誉。在这些支持和赞誉的背后,是老百姓对政府激浊扬清、根治腐败的期待,是对建立一个新型法治国家的厚望。  相似文献   

10.
李孟雄 《老年人》2013,(12):18-18
本文所写的老新闻工作者名叫吴子斌。吴老1933年出生,今年正好80周岁。老人退休前在《湖南日报》群工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是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主任记者。吴老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在党报工作的几十年里,他为许许多多蒙冤受屈的老百姓伸了冤、解了难。吴老在职时爱管“闲事”,退休后他爱管“闲事”的热心依然不减。他说,看到一些“歪七劣八”的事不管不行。说起吴老爱管的“闲事”,却并非真的都是闲事。比如他管“护蛙”,管禁放烟花鞭炮,管殡葬改革等等,兹事体哪个不大?都是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正经大事。  相似文献   

11.
今年65岁的广西著名老作家颜成才从事文学创作40多年来,著作颇丰,曾荣各级奖项达20多次。2001年7月13日,当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通过电视直播后,颜成才在电视机旁欢呼雀跃,彻夜难眠。就在这一天,他萌生了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的念头。他很快决定创作一副中国第一超长对联,为北京奥运会献礼。经过半年的辛勤创作,这副工程浩大的上联“完工”。全国诗词界惊叹不已!这副上联气势磅礴,字字珠玑,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2.
李冰 《公关世界》2008,(1):10-11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在聚集人口、提高效率、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为中国城市品牌、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又响亮地打出“城市”的口号。可以说,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将是两次十分难得的品牌国际化发展良机。然而,城市品牌要走向市场,决策者和老百姓该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3.
飘逸 《伴侣(A版)》2014,(4):10-11
她是海归硕士,繁华都市里的高级白领,住在高档小区;而他,则是一名送快餐的“外卖哥”,蜗居在鱼龙混杂的城中村。一盒外卖使两人相识,但不同的经历又使两人失去了联系。为了再次看到“女神”,100多个日夜他不停地在微信上发布信息,最终在人海里找到了她。更为惊奇的是,爱情让他犹如一匹追寻广阔草原的黑马,为了缩短差距他不停地努力,并成长为年薪40万元的销售总监。日前,他们在深圳喜结连理,爱情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人……  相似文献   

14.
梁敏 《女性天地》2008,(11):14-16
2008年8月15日,22岁的广西大力士陆永为中国举重队赢得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第8枚金牌,这是中国举重大级别的一次突破,全国为之欢呼,家乡更是为之沸腾!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周恩来与贺龙元帅同在杭州楼外楼饭店用餐。因为周恩来是“回头客”,饭店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便特意为他烹制了两道莱:干莱蒸肉、虾仁干菜汤。周恩来高兴地指着干菜汤对贺龙元帅说:“你尝尝,看我家乡的这个汤,比你喜欢的酸辣汤如何?”贺龙元帅仔细品尝之后,连声叫好!那道“干菜蒸肉”,便是绍兴地区传统的大众菜肴,有一次到南方视察工作,到了吃饭时,他发现,同是“干菜蒸肉”,自己桌上的菜少肉多,随行人员桌上的却菜多肉少。他笑着“批评”服务员没有一视同仁,又把自己桌上的“干菜蒸肉”端到随行人员的桌上。  相似文献   

16.
赛义德·奥依塔是驰名世界体坛的摩洛哥著名中长跑运动员。他的名字在摩洛哥已家喻户晓,被称为“摩洛哥体育的象征”。他数次参加重大的国际比赛,多次为祖国赢得荣誉,是摩洛哥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对于奥依塔来说,他所经历的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刻,莫过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5000米金牌的那一天了。  相似文献   

17.
我是解放战争时期在部队入党的。提起入党,我就会想起参军的经历,因为我是在部队火热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   记得 1946年过春节,我的家乡吉林省扶余县城来了一支军队,叫东北人民自治军吉黑边纵队。老百姓开始很害怕,因为兵匪一家见得太多了。可这支部队不一样,他们进城后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竟秋毫无犯。住在我家的是纵队政治部主任夏伯康和他的警卫员。一进门,他们就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说话非常和气,一点也不叫人害怕。当晚,下了一场雪。第二天清早,他们就把我家门口的积雪扫得干干净净,警卫员还满满挑了一缸水。这样…  相似文献   

18.
由江泽民总书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 23位科技专家中,有一位是湖南慈利人,他叫陈能宽,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每当从报刊、电视上看到有关他的报道时,我总会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为家乡有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感到骄傲和自豪。   陈能宽, 1923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慈利县江垭镇的一个书香人家。在山川秀美的家乡,他度过了少年时光。父亲常给他讲古人先贤好学上进、尽忠报国的故事。母亲是土家族人,仁慈善良,知书达理,对他影响亦深。良好的家庭教育,为陈能宽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那内忧…  相似文献   

19.
崔述伟 《老年人》2007,(7):20-21
现年89岁的钟武雄祖籍湖南醴陵,现定居美国旧金山。早年,他通过勤奋学习,从一个放牛娃当上了外交官,后来,他辞职在美国开起了中餐馆,通过经营“湖南小吃”,积累了一份不薄的家业。晚年,他情系故土,频繁穿梭于旧金山和湖南之间,为家乡的发展慷慨解囊,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0.
某学者经常在电视上亮相,为当下最红的文化名人之一。某日做嘉宾时,有观众质疑其身份,他遂极真诚地表白:“我就是个老百姓!”这句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却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这样说无非想表明自己没有精英意识,成了名人还把自己当做普通的中国人,可是,强调自己是普通中国人有多种方式,为什么偏偏要称自己为老百姓呢?难道没有称呼普通中国人更恰当的方法吗?后来翻了翻几种版本的汉语词典,发现他的说法原来是有根据的,绝不仅仅是自谦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