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兰克林自传》通过不同的话语叙述对自我进行了书写,建构了三种不同的身份:从印刷工走向了公益人,最后以国父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富兰克林完成了从个人身份向民族身份的转变。富兰克林的身份在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中获得了理想的平衡,在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在说话人与听众的潜在交流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他的多重身份不仅反映了特定时代中自我的觉醒,代表着个人的成功,也注入了全新的启蒙思想,它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一个国家的身份、一个时代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热爱非洲,曾两赴非洲狩猎,并由此产生了两部关于非洲的长篇小说和两篇著名的非洲故事。这些源于海明威在非洲的亲身经历的故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揭示出海明威的另一个自我:胆小、多疑、懦弱以及对美女与金钱的恐惧。此外,在陪猎的白人猎手菲利普.波西瓦身上,海明威又找到一位理想的父亲形象和真正硬汉子。在海明威的眼里,原始的非洲不仅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同时也是他心中的最后一块净土。在那里,他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和再生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伊萨克·迪内森的《走出非洲》是一部充满异域色彩的自传体小说,以非洲和非洲人民为主要描写对象。作者自身具有三种不同的文化身份,欧洲贵族、白人女性和殖民商人。在各种不同身份的关照下,迪内森笔下的非洲和非洲人民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另一方面,异国形象的各种呈现都是迪内森多重身份的一种隐喻再现,以帮助作者全面了解自我,完成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借用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尤其是霍米·巴巴的矛盾、杂糅概念,文章对《非洲的假面剧》进行了文本细读,认为奈保尔在该作品中突破了东方主义中西方与第三世界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书写了一个杂糅的、矛盾的非洲形象,反映出殖民时代结束以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虽然奈保尔宣称他遵循自己的直觉旨在描写真实的世界,但是作为一个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英国作家,奈保尔摆脱不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影响。奈保尔仍以西方的视角凝视第三世界,殖民思想仍然左右着他笔下的非洲形象。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讲述古巴渔夫圣地亚哥钓到大鱼又失去大鱼的悲壮故事。与此同时,在叙事进程中又插入他每晚都在重复的梦境——西北非海岸的和谐美景。古巴和西北非海岸两个叙事空间一实一虚,彰显出西班牙移民圣地亚哥身份认同的复杂多重性,也透视出海明威本人在前现代与现代、“美国性”与“他者性”之间的身份认同的多元复杂性。圣地亚哥梦中的西北非海岸,是海明威通过文学书写建构的审美乌托邦,借以寓托他内心深处对前现代世界的眷恋,抵制美国现代化、都市化对个体的同一性操控和异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非裔美国人的历史记忆、文化旅行和自我追寻三方面解析莫里森如何以艺术手段通过其长篇代表作《宠儿》(1987)唤起黑人的民族意识,在新的社会历史文化中实现自我身份与价值。文章指出小说还原了最真实的历史记忆、反思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对非裔美国人之生存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小说挖掘了非洲民族文化传统,以文化旅行的方式找寻黑人民族的文化之根;莫里森呼吁黑人群体走出自我主体的迷雾,重构黑人民族真正的自我身份。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宠儿》意在强调塑造黑人民族历史文化身份、推进非裔美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是奠里森非同寻常的文学努力。  相似文献   

7.
自我书写是一种表现内心情感的外化形式,他者重构是一种反映文士形象的评价方式.王安石以文学成就彪炳千古,更以政治改革的标新与思想学说的立异而影响深远.王安石文士形象的自我书写,是王安石对自己生命境遇的思索;王安石文士形象的他者重构,是他人对王安石生命价值的认定.文章借助王安石文士形象的自我书写与他者重构,从主客双体、历代多朝进行对比分析的视角,剖析出更加真实而生动的王安石文士形象.  相似文献   

8.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上十分有影响力的小说家.这位美国小说家把很多小说的背景设定了在西班牙,这是由于对许多"迷惘的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战后的生活十分无聊、空虚,而欧洲大陆的西班牙却是一个能感受尊严和勇气的地方.海明威小说中的许多西班牙形象,如罗梅罗、安塞尔莫、帕科等人物把具备"尊严"和"勇气"的性格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与传统的西班牙形象"唐璜"或者"卡门"并不相同,从而也引出了外界的质疑.从形象学的角度来说,西班牙被形象塑造者当成了一个舞台,舞台上的形象正是海明威的向往和追求,而这又是无法在美国实现的.换句话说,西班牙成了海明威寄托梦想、实现自我的地方,他在西班牙的形象身上塑造出了一种自我和一种憧憬.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的一生丰富多彩且充满矛盾.如果说海明成本身就是一部自我矛盾的杰作的话,那么这种矛盾既贯穿于他的一生,更渗透于他全部的作品.本文通过对海明威的几部主要作品人物塑造和写作技巧的分析,向读者展示:海明威小说的内容,源自他自己的生活体验,源自化的思想,源自他的灵魂,源自他身上的一切东西.他是时代的任杰,更是美国文坛的一大检杰。  相似文献   

10.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一部以非洲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马洛在非洲旅行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库尔兹的深入了解,马洛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以极大的热情在数十篇短篇小说中刻画了尼克·亚当斯从少年到成年的人生道路,形成了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尼克是海明威的自传性形象。通过尼克,海明威表达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因此,只有仔细研究尼克形象系列短篇小说,读懂尼克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家海明威本人以及他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海明威作品中的自然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海明威的生态观存在着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自然,谴责人类征服自然的行径;另一方面,却极力宣扬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热衷于对自然进行精神征服.对海明威作品进行生态批评研究,能促使我们去思考人类应当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波特的《老人》和《他》两个中短篇故事充分揭示了语言与人物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那些会言语的人物不仅书写自己的身份,还构建语言来书写他人,通过书写他人来表达自己主观理想化的身份观和现实观,颠覆他人形象以衬托自己或者达到其他目的。布鲁克斯的"细读法"有助于读者明白波特的无声世界为何有声有色,无语人物又为何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4.
从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好女人的爱情》中选择四个故事,分析她独特的女性叙事话语——仪式书写与旅行书写。对艾丽丝·门罗来说,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是赋予文本意义和阐发内涵的途径。她用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探讨了女性在现实中的主体地位、人生价值、现实存在以及自我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丰富了成长小说的内涵,拓展了女性叙事话语的边界。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相比于处于主流与中心位置的西方文学,非洲文学无论创作还是批评都处于边缘的位置,其边缘身份源自西方他者的操控及非洲文学主体性的迷失,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现代非洲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非洲作家在自塑非洲形象时,一直试图将民族国家文化的本土化嵌入现代性的结构中,以获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视域;从他塑到自塑,体现出非洲文学超越西方话语制导的理论自觉。在廓清非洲文学“殖民内置”与“自我东方主义”的基础上,非洲文学批评应植入“对位批评”的话语形态,为重构非洲文学现代传统及自主批评体系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丽丝· 莱辛在《好邻居日记》中书写了英国社会中边缘群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在消费社会的话语建构下,作品中的老年群体和女性对自我身份产生了怀疑,而身份焦虑背后指向的是他者的困境.通过不断追寻爱,老年群体最终实现了身份认同.莱辛的小说展现了人在消费社会、父权制度等压迫下的多重困境,反映了莱辛对边缘群体追求自我身份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海明威的众多作品中主人公与其父母、生长环境和地域文化有着潜在的联系。研究发现,海明威关注小说主人公及其个体发展过程,揭示了地域和文化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海明威对父亲的过度认同和对母亲的过分对立的内心矛盾情愫。  相似文献   

18.
小说《游离》通过主人公“我”个体生存空间、身份认同和情感世界“游离”的叙事,书写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对“我”身体在太原与北京、家庭与社会等居无定所生存空间的叙事,揭示了个体因空间“游离”而产生的生存感受与生命体验的一种“游离”形态。对“我”“平民”身份、“智识阶级”身份认知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叙事,表达个体外部身份认同的“游离”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分裂。对“我”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叙事,表达了个体情感世界矛盾而复杂的“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作为一个具有生态情怀的作家,其矛盾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挖掘,这种矛盾的生态意识在其非洲狩猎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他宣扬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推崇对自然的征服与掠夺,崇尚力量,追求刺激和兴奋,表现出对生命的漠视和嘲弄。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融入和回归自然,主张相对公平的狩猎原则,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他在肯定现代城市工业文明带来文化优越性的同时,思考着文明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性与文化扩张性。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在他著名的肯尼亚狩猎札记《非洲青山》中写道:两个美国人到肯尼亚做一次“像样儿的”狩猎旅行,大概需要2万美元,因此肯尼亚历来被称为“富人的度假乐园”。今天,这个位于赤道上的国家,依然是众多旅行者的度假首选,影片《走出非洲》中那一幕幕绮丽而动人的景色都源自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