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但因为诸多原因,传统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断层。青年一代,在接收文化知识时,就被迫处于传统文化的断层,使得年轻人要么不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有不正确的理解。遭遇文化缺失的这一代人,面对的这样一种文化格局,已经是非常严重的倒金字塔形状,如果任其发展,将有严重的后果。我们进行此次研究,旨在唤醒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积极和全面的关注,主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作为一名中国人,坚持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将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到高校领域是适应当代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引入教学中,使学生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到现今,我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发展完全,要做的是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再发展、创新。文化的传承要从小开始培养文化传承意识,例如,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当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和创新以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探索学习,都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围绕这个主题,探讨有关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已经有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如同手足,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研究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并对中国文化内涵与西方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进行文化比较能促进我们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6.
怎样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它的历史穿透力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今天还有无积极意义或教育功能?大学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笔者曾组织理工科大学生对此展开讨论,现试作归纳分析,以求深入探讨。“反传统”倾向之偏颇何在?传统文化对近现代社会和民族性有何影响?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中,持肯定观点者认识较为空泛;认为影响是负面者措辞颇为尖锐激烈,将传统文化视同封建文化,甚至说,“我们继承的是腐朽的文化”,“传统文化可以放进历史博物馆了,年轻一代应该丢弃包袱,而向未来浩瀚的空间”。有代表性的“反传统”观点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进一步扩展,世界呈现的不是启蒙以来西方文化普世化导致的一致性,而是文明多样性的延续。实践证明,背离了传统,文化将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历史真空瓶子里让人顶礼膜拜就可以自我发展的神器,没有适合当下生活的现代解释,人们对她只能是有客观需求、缺学习方法和无研习动力。实现中国文化继承和创新,必须要有传统文化适应当下历史条件的客观认知和诠释,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治保 《现代妇女》2014,(8):342-342
通过对鞍山文化旅游区的分析和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以及对鞍山本土文化的提炼和概括,形成具有鞍山代表性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文化元素。结合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充分运用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鞍山本土文化,创造鞍山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的新文化,丰富鞍山市城市文化内涵,满足人们的多元文化的需求,同时为鞍山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的提供一种就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使二者有了契合的可能。另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二者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因子。同时,它又具有其独特性,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身的独特素质。文化与民族不可分割,所以,建设当代中国的企业文化,同样不能忽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义,对于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有重要的启示。在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的当代中国,我们现代企业者不仅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文化,而且应该从本土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号,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众多古圣先贤为我们积淀了珍贵的传统文化宝藏,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发扬。在衡水市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是衡水市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衡水市政府履行其经济文化职能、提升地方软实力、以文化建设促发展的有效战略之一。探究衡水市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政府科学认识文化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2.
刘顺 《老年人》2008,(7):39-39
湖湘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湖湘文化指湖南地区的一切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狭义的湖湘文化主要指以胡安国父子创立的、湖湘理学为基础的文化传统。它主张以身心修养为基础和根本,强调经世致用,体现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相统一的社会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狭义的湖湘文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在其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必须重视的一方面,因为只有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才能够使得这个国家的文化实力继续保持。法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值得借鉴的一面。法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价值取向以及其具体实践,都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反思的价值。一个国家只有能够把其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到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来,才能够使得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某种继承性。这是保持一个国家文化创新力的根本源泉,也是我们认识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维度。从法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实践来看,提供给我们的反思的意义仍然很大,我们必须借助法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新时代,若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则能够为后者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高的价值,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引领,完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的实现形式,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社会上存在很多不良习气,对我国年青一代的价值取向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要。近年来,学者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用在高职高专班级管理中,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班级管理水平,还能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出发,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对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并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的外观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明显地偏重于现世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故有“伦理道德文化”之称。 由于文化外观上的这一特点,因而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着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清醒而实用的理性精神。它注重现实社会人伦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代招贴艺术题材广泛,它的种类、形式复杂多变,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本文将中国文化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代招贴的发展有机结合,阐述了只有将两者的特色紧密联系起来,才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招贴文化元素中得到充分长足的发展,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基于现代招贴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强调文化自信,挽救传统文化衰落态势是当务之急。徐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现以徐州沛县红喜蛋为例,来寻找徐州民间文化。沛县红喜蛋寓意源自上古,与汉高祖刘邦有密切关系,被人们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在中国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结婚生子这样的喜庆活动息息相关。但是,以红喜蛋文化为首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被外来文化排挤而衰落。随着文化强国的需求,振兴以红喜蛋为首的传统文化也在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正所谓“有历史的民族才有未来”,对于传统文化中精华文化的继承需要贯彻到当代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传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尤为明显,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和语文学科紧密结合的。当代新课程改革标准中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传统文化和当代科技相结合的原则,始终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标准,为初中生语文教学塑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该代代相传,应该引以为豪。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以语文为载体,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一个平台。同时,这样的语文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一点点是完全不够的,需要不断地挖掘、探索中国的文化遗产,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把传统文化渗透进去,努力让学生学好语文,写汉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