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91年以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金沙江沿岸,先后发现了十余处崖画点,崖画总面积400多平方米,形成十分可观的金沙江崖画画廊。本文作者对崖画群的发现和考察所运用的方法以及崖画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形象生动逼真,反映了古人狩猎、驯兽、役兽的生活场景。具有特征描绘、形象夸张、构图重叠交错、细节描写及符号象征等艺术特征,在中国乃至世界崖画中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2.
崖画又称岩画,艺术界对崖画的定义是:“古人在峭壁陡崖上刻绘的人物图形,艺术上称为‘岩画’。”从艺术角度讲,这定义无疑是正确的。它确实是古人的原始绘画艺术。但是,古人作崖画之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艺术鉴赏、主要目的是为了记录某一事件;记载某一神话传说;反映某一原始思维观念等等。那么,从人类文化这一角度讲,崖画就应称之为“崖壁记事”、“崖壁神话”、“崖壁观念”,简要概括,即“崖壁文化”,从学科角度讲,就应称之为“崖画学”。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沧源崖画的艺术财富中。有一幅保存基本完整的村落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可是它并未得到深入的研究,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它的重要价值还不为学术界所真正了解。 这幅村落图发现于云南省阿佤山区崖画分布范围以内的第二地点,其下端距地面约有一人多高,虽然因石灰岩浆的渗流而有稍许损坏,但整个画面仍清晰可辨。崖画呈红色,人体均作倒三角形,具有独特的风格,一条椭园形线条表示村落界限,其内现存有房屋十三座;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崖壁画新识1995年4月,彭飞博士自日本大阪回国,在东巴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和力民的陪同下,不顾山川险阻,徒步在丽江县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中攀行20余日,探索金沙江崖壁画的奥秘。本文是与他探讨时本人发表的意见,现刊登出来,供读者参考。丽江县境内的...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云南元江、澜沧江和怒江三大流域的多个崖画点的实地考察,将它克、假莫拉、漾濞、永德红岩四个在表现内容和绘画风格特点方面具有某些相似和相近特征的崖画进行对比研究,试图在对其形象符号、造型风格、画面关系的解读中,寻找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共性特点,从而推究绘画者人群当时的一些社会和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6.
成绶台 《西部观察》2003,(10):36-41
[石鼓声声] 长江金沙江段流至云南丽江县石鼓镇,突然甩开并肩南流的澜沧江和怒江,一个急转,改向东北流.石鼓大弯道,是长江从向南流变为向东流的一个重要转折,被称为"长江第一弯".暮春时节,我们途经此地.  相似文献   

7.
<正>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广东省珠海市高栏岛宝镜湾发现了一批具有颇高历史价值的古代崖壁画。古代崖壁画的山脚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的文化遗址。古代崖壁画和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的文化遗址,分布在宝镜湾东部石林形态绮丽的山岗一带。宝镜湾古岩画共有4处6幅。4处的名称,按当地民间流传的称呼分别为“藏宝洞”、“宝镜  相似文献   

8.
古铜器略说     
甲、古钢器的称谓、时限、范围及其原有的用途乙、古铜器在历史文物上的价置丙、旧社会金石学家研究古铜器的成果与缺点丁、新考古学对古铜器的研究及方法甲、古铜器的称谓、时限、范围及其原有的用途一、古铜器的称谓:古铜器是通俗的称号,它的名称计有: 1.古器物:宋代士大夫阶级称古铜器谓之古器物。2.廎?据说“?弊鞒W纸?等于说钟鼎尊廕亲诿砥匠H沼玫钠骶摺?3.祭器:因为钟鼎器全是商周人宗庙祭祀的用具。4.礼器:因为铜器大致全是古人宗庙朝会大典礼时的用具。6.青铜器:近代考古学家分历史时代,以次于  相似文献   

9.
观古堂     
陈书良 《船山学刊》1994,(2):228-229
我没有见过观古堂,我又常常想像观古堂。我诅咒观古堂,我又寄情观古堂。 观古堂在长沙坡子街,是叶德辉的藏书楼。长沙大火时,连同叶氏《郎园丛书》板片及未刊遗稿,统统付之一炬。余生也晚,当然无从得见其“富甲海内”的风貌了。 叶德辉,宇焕彬,号郎园,清同治三年(1864)生于长沙,其父在坡子街开公和染坊,家道颇殷实。叶德辉少时就读岳麓书院,21岁乡试中举,28岁会试中第九名进士,殿试二甲,官吏部主事。他的志趣并不在做官,不久,就弃官归湘里居。  相似文献   

10.
潘昕 《理论界》2004,(6):73-74
古罗马共和国自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28年,前后共经过了约480年时间。这一时期正是古罗马国势日益强大,大规模对外侵略的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平民与贵族不断进行斗争,古罗马的共和制亦不断得到改革、发展与完善。作为西方政治文化发展、演进历程的第二个传接者,古罗马人创建的共和制是一种精密的混合政体,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均衡与自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好的体制是三种政体形式——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均衡结合”。古罗马共和体制的创立深受古希腊哲学尤其是古典自然观的影响,古代思想家关于自然、自然权利、正义、善等内容的探讨和争论是古罗马共和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西塞罗作为古罗马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将共和制这种混合政体作了全方位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江良发 《云梦学刊》2011,32(1):52-56
古油水起自公安县北古油口,向南流入洞庭湖。古油水的中下游河道现为藕池河中支。流经华容县西陲。1999年版《辞海》关于“油水”、“油口”的注解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谈中国古小说中的范式陈辽中国的古小说浩如烟海,其中的范式也不少。何谓古小说的范式?中国古小说中的范式约略有多少?在古小说范式的发展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本文打算对这三个问题作些探讨。(一)古小说的范式,简言之,就是古小说中那些开创性的、奠基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张京华 《学术界》2007,(3):147-155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学术界关于"古史辨派"这一概念主要有冯友兰"信古、疑古、释古"三阶段、顾颉刚"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和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三说.冯先生所说"疑古派"是当时特指古史辨派之语,顾先生所说"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是从词义学上作出解释,现在看来均有明显不足.作为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信古、疑古、释古三派的合理解释,不妨回归胡适的"剥皮主义"和钱穆的"高山下石"之喻,也就是梁启超的"各时代逐次复古"思想.复古是恢复古代历史真相,只有做到了"以复古为解放",或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以考信为重建,及充分认识到"故先秦学占学界第一之位置"的学术走向,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之说才是具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古传统在今天的定位问题王生平先生在《光明日报》1996年8月24日发表如题文章认为,古传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定位问题有四:(1)定位问题的关键是:古传统=传统,还是古传统≠传统。作者认为,传统不等于古传统,但又包含了古传统。古传统对于传统是一...  相似文献   

15.
《中文信息》2008,(1):36-37
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以东巴文化为特色,成立于1984年,位于黑龙潭公园旁边,占地7亩。原名为丽江县博物馆,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1999年7月才正式更为现名。博物馆现收藏了12000多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3件,东巴文物2500多件,是世界上收藏东巴文物类型最多最全最丰富的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形式为仿古纳西族四合院式,  相似文献   

16.
近五十年来,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的中外学者认为,纳西族象形文字自北向南发展,其分布和传播可表述为:无文字地区(木里、永宁、盐源等地)→有象形文字(若喀地区、北地地区)→有象形文字和标音文字地区(丽江县南山区、维西县鲁甸区)。本文根据考古新发现和实地调查材料,对木里、丽江两地区的象形文字作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外学者的木里地区无象形文字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纳西象形文字的使用范围应该扩大到金沙江上游的木里、永宁等地,其传播可能是由南而北。  相似文献   

17.
《徽州社会科学》2005,(12):28-29
我在《古徽州石窟属何种文明》、《烟村石窟起源新说》、《古徽州石窟的文化内涵》三篇文章中.概述了古徽州石窟是古山越人穴居野处的产物,并提出用巫教文化语言包装石窟谜团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下面谈谈古徽州石窟怎样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并成 《西域研究》2012,(2):46-53,143
作者经实地考察及有关史料考证,发现新疆渭干河下游有一片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的遭受沙漠化的古绿洲,古绿洲上遗存众多的古城址、遗址。文中对于这片古绿洲唐代的土地开发状况及其沙漠化发生的时间、原因和机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学术研究中,人们常常使用“由今知古”的研究方法。然而,今与古的联系是多维的。“由今知古”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有如下几方面:其一,研究的对象是“古”,“今”是参照,由“今”领悟“古”。其二,古之存留,长期湮没无闻,今之发现使人们知“古”。其三,“今”作为“触媒”而引起的知“古”。其四,“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知“古”。其五,考察当代,由“今”知“古”。  相似文献   

20.
中唐时期,学术思想活跃,思辨深刻。这种局面既是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的余绪,又是士大夫们面对由盛转衰的社会所作出的无奈选择和深刻思考。疑古思潮的兴起,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疑古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他以过人的学识,将中唐疑古思潮推向高峰。他的疑古思想中所蕴涵的理性精神和批判锋芒,不仅直接开宋人疑古辨伪之先风,还使现代史学中的古史辨派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中唐时期疑古思潮及柳宗元的疑古思想中有关古史古书的辨伪,无论是方法还是成果,都对后世辨伪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使怀疑精神成为中国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传统,以至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