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元时期佛道四次辩论,分别发生在蒙哥汗统治时期的1255、1256、1258年和忽必烈在位时的至元十八年.在蒙元政府的支持下,佛教在四次辩论中打败了道教并最终成为帝国的国家宗教.蒙元政府主持召开辩论的深层目的在于甄别各教优劣、遏制全真教过快膨胀和巩固藏传佛教国家宗教之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其制定宗教政策的原则是宗教必须有助于而不能威胁到其统治,考虑境内民族成分和统治区域的变化,要符合蒙元王朝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国策.  相似文献   

2.
纵观西域历史,先秦之际,以图腾崇拜、信仰袄教、萨满教居多;汉唐之际,以信仰佛教居多;宋元以来,以信仰伊斯兰教居多。然而,西域从古至今,始终是多民族、多宗教,竞智驰强的“热点”,素有“世界民族博览会”和“世界宗教展览馆”之盛誉。在西域的漫长而又辽阔的时空之中,这里历代的居民,基本上是生活在:多民族杂居、多宗教杂处的多元化文化景观、多层次文化结构的环境之中。而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每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又常常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需要而变易,当然也和民族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其发展演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中国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至今还不同程度的保存着丰富而神秘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人类文明宗教的发端,当今风行世界的文明宗教,其源泉皆可追溯至原始时代人类的宗教信仰。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观念,对于正确阐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然崇拜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中国少数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各民族古朴神奇的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社会意识的表现,从根本上说,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在原始人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在各民族中,原始宗教与世界宗教同时存在,本土宗教同外来宗教并行不悖。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体现在寺庙教堂和神像宝塔上,而且渗透于伦理准则和社会习俗中;不仅制约着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的动机和行为,而且引导着善男信女和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漫长历史时期和广袤地城内,宗教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并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过不可否认的深广影响。今天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宗教,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丛编》是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由吕大吉、何耀华、倪为国负责总编,全国有五十余位长期研究该民族文化、历史与宗教的宗教学专家和民族学专家参加协作,分任各分卷主编。该《丛编》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全面系统地收集了中国各民族迄今所发现的有关原始宗教的原始资料,包括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实地调查报告和有关论著中具有资料价值者,以民族为单元分卷编辑集成。除各民族分卷外,还有《考古分卷》和《古代文献分卷》。本文系统、全面地评述了宗教、宗教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流及各学派的主要观点,近百年来中国对原始宗教研究的状况及缺项,概述了正在着手进行的这一带有抢救性的文化学术工程之体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原始宗教的文化哲学意义黄龙保原始宗教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和民族都曾经历过的一个漫长的史前时期.不同于在阶级社会中形成的各类宗教现象,原始宗教是原始文化的一个主要领域,是远古时代人类一切知识的总汇,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正是在原始宗教的摇篮中孕育生长的。因...  相似文献   

7.
回族的丧葬习俗与穆斯林的生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由于受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各民族在丧葬习惯上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死的认识和对世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伏尔泰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方面超越莱布尼茨而作出的独到贡献,在于他从人类认识发展普同性的视角考察了自然宗教在世界各民族中的起源、表现及其发展,认为自然宗教是各民族最古老、最具普世性的宗教,但中国"哲学家的自然宗教"比西方和其他民族的自然神教更为纯正。他把孔子伦理学与古罗马斯多噶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学说作了比较,认为二者一样纯粹和严格,也一样合乎人情,但亦存在把孔子学说爱比克泰德化的倾向。他把孔子的自然神教与基督教作了比较,认为孔子的自然神教是理性的宗教、圣人的宗教,而基督教则是启示的宗教、先知的宗教;孔子反对为了推行教化而对老百姓进行好心的欺骗,而基督教的先知们则不然;孔子的自然神教中没有迷信因素,故不能引发宗教狂热,而基督教则不然。伏尔泰使儒学资料服从和服务于其思想体系的建构,并借助虚构的思想资料对儒学作了创造性的诠释,但这一做法也证明了中西哲学之会通的可能性。伏尔泰晚年对其中国观的"偏见"作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民族体育是一种历史悠久、引人注目的,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与生活中的,与现代体育概念既有相通性,又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现象。而传统是一种文化遗传,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石。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世界各民族自身发展历史的时代产物,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展现,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丰富多彩的藏族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宗教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宗教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中存在着。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消失。但是,由于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由于某些天灾人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这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摆脱,科学地解释自然之迷,普及唯物主义哲学及现代科学知识更非一朝一夕之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以及教育、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度发…  相似文献   

11.
论犹太文化的自由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历史上长期流散的民族,犹太人渴望、珍视自由并积极地为之斗争。作为西方宗教和精神的重要源头,犹太教通过《圣经》、《塔木德》和拉比文献传达了其尊重人的自由表达和行动权利的一贯传统。作为自由的创造者和监护者,犹太教的上帝赋予人类以神圣的自由意志,并希望人类参与世界的进一步创造和更新。犹太文化通过历史和宗教将自由元素融会到民族和世界精神之中,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纵观元代文化,最具特色之处有三:其一,多元宗教文化交相辉映;其二,佛教文化尤其是藏传佛教文化在官方倍受推崇;其三,华夏传统宗教文化继续演进。各种宗教文化在元代大一统下各显其能,其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教义、宗教仪轨、宗教组织、宗教制度充分展现,共同铸造了元代宗教文化的繁荣局面。应该说,元代在哲学思想的建树上确实显得不够深邃,尤其在理学的研究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及宋明。但在共时结构上,元代的中外文化、国内各民族文化交流之盛是“前无古朝”的。  相似文献   

13.
藏区是中国最古老、最典型、最强大的游牧文化区域,也是世界上最密集、最独特的宗教文化交汇地之一,同时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民族文化遗产。藏区民族文化遗产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互相交融并存的原生态文化,也是藏区各民族所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相继公布了一大批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藏区民族文化遗产入围,因此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多民族共居自治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四大文化——华夏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穆斯林文化——融汇交流之地。宗教做为文化交流的晴雨计,在新疆有着漫长而复杂的传播演化、兴衰更替的历史,并且最终在本地区形成多民族共居基础上多种宗教共存的特色。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意识发展到一定的段后才出现的社会现象,最初的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在自然力面前束手无策而产生的。从原始宗教开始,人类社会宗教的发展经历了氏族—部落宗教→民族—国家宗教→世界宗教这样一个演进的过程。新疆地区的宗教大体上也是沿着这一轨迹传播、发展的。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新疆宗教的历史和现状的概略论述,以展示出自古迄今该地区宗教的轮廓,从而便于我们对新疆纷繁复杂的宗教情况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和认识。 1、原始宗教观念的出现,古代的萨满教和祆教。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像中国一样,对诗或曰文学赋予了如此之多的责任,让文学(诗)承担如此沉重的化育民众心灵、提升民众精神世界的功能,是谓"诗教"。在西方国家及许多其他民族中,这个任务主要都是由宗教承担的。在中国,为什么会以"诗教"来替代宗教呢?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伦理社会早熟,本土宗教没有充分发育的条件,外来宗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其本来的精神力量;孔子在匡复周礼无望的情况下,确立了"诗教观",汉代世俗王权接受了孔子的"诗教观",事实也证明了"诗教"的有效性;"诗教"之所以可以替代宗教,是因为诗与宗教在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如思维方式和客观作用方面;"诗教"与宗教一样,都有一种隐性权力存在,这种权力保证了其"教"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宗教对新疆信教群众政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 ,少数民族信教群众选择宗教为其信仰 ,意味着他们的认识、信念、情感、意志、行为都要从中吸收养分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生准则、思想意识都要在宗教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和发展。这种多民族信仰宗教的特点是新疆的社会现实 ,不论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呈现什么样的曲折和复杂内容 ,也不论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对待宗教 ,在各少数民族间存在的用以维系民族之间、民族内部关系的宗教情绪都会以其特有的方式 ,客观地存在 ,并对维系民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宗教也可能对信教群…  相似文献   

17.
在策划民族图书选题、编辑民族图书稿件过程中,关键在于把握好民族、民俗、宗教三方面问题,即把握好政治和专业的“尺度”.文章阐述了民族图书容易出现民族、民俗、宗教问题之所在,并对其症结进行剖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推动民族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认识新疆的宗教及其影响,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础。新疆既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在历史上,佛教、萨满教、天主教、摩尼教、道教等宗教在新疆有过长久的传播、发展历史,它们大多数在新疆流传达数百年或千年以上,在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变迁,今天在新疆有影响的主要是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伊斯兰教是目前在新疆影响比较大,信仰人口比较多的一种宗教。新疆作为信教群众为数众多的民族地区,宗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宗教对信教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而且…  相似文献   

19.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之学,其缘起不介乎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以及语言在逻辑思辨中的功能。在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民族,语言的时空变异总是表现为经典语言和世俗语言的对立;语言的思辨功能又总是表现为语义辨析与政治阐释的统一。书面语言和口语的日渐脱离,在许多古老民族的语言都发生过。书面语言意味着历史和传统,它往往以经典的形式凝固为宗教语言。古印度用古代梵文写成的《吠阳》(yed),就是印度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订产线于公元1500年左右,记载着关于神的颂歌和涛文,关于宗教祭扫仪礼的说明以及在这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刑事法律变通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族是一个复杂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体。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反映其民族心理特点的习惯、风俗、传统和宗教,而用民族习俗、传统、宗教干预和裁决犯罪案件,几乎与民族形成的历史同样久远。司法实践证明,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目前仍然沿用自己固有的习俗、传统、宗教来影响甚至决定某些刑事案件的程序及实体问题。这种习俗、传统、宗教以不成文的形式形成了“两法”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