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但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分配关系上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  相似文献   

2.
正确引导和规范先富者的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周治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个重要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面推进,必然还会有更多的人先富起来。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往往停留于把先富者群体的出现作...  相似文献   

3.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以搞活经济为目的,以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为突破口,在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上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在分配上,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实行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在管理上,实施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等.大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生产建设有了迅速的发展,从而,城乡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这总的格局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两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回顾我国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走过了艰难曲折、步履坎坷的复杂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基本上没有乡镇企业。乡企最初萌芽创立于五十年代末期,当时被称之为社队企业,1958年,国家推行公社办企业的政策,其时政府将35%的手工业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社队企业。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政策,从事社队企业生产经营的人数渐渐减少,农民家庭从社队企业获得的收入也是屈指可数,在这一时期,由于政策误导,社队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萎缩和停滞时期。到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职工只有2826.8万人,社队企业产值在整个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只占有24%的份额。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消失,乡镇企业悄然崛起并一举成为社队企业的替代工业,在这时,一些社队企业由农村副业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独立商品生产单位,由手工作坊发展成具有现代技术设备的乡村企业,由于环境、政策的宽松,乡镇企业得到了超乎常规、跳跃式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 ,打破了平均主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使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难点 ,攻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弱点等等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社队企业,是毛泽东同志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思想之一。社队企业在我国农村刚一出现,毛泽东同志就满腔热情地赞扬她是“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左倾错误,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号召“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社队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一九八〇年底,全国有社队  相似文献   

7.
社队企业是农村社队举办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积极创办社队企业,是促使农村社队实现农工商一体化,高速度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大力扶持社队企业,是财政部门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和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财政部门应当怎样促进社队企业的发展呢?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用无偿投资的办法,搞供给制,不利于按经济规律办事,弊多利少,亟需改革。一九七七年  相似文献   

8.
社队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基础上,随着农村人民公社建设,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它与农村手工业又有质的区别。农村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产物,建立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并以农业为主体。而社队企业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办的或各种经济成份(全民所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各级社队企业管理部门、外商或侨胞)与社队合营的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和建筑企业等。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其生产经营范围,已超出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治理精英与农村社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得村庄中非治理精英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一群体的研究一直为学术界所忽视。特别是在弱社区记忆的传统村庄中,非治理精英对农村社区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带动扶持、参与乡村治理和彰显社会示范方面,当然这种作用也存在局限性。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政府层面的政策保证可以使这一群体在法理化的条件下对推动农村社区发展发挥更充分、长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要把农业搞上去,有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就是抓好社队企业的整顿提高,使之稳步发展,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社队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着广阔前景的新兴事业,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据一九七九年全国二十八个省、市统计,社队企业已经发展到一百四十八万个,从业人员达两千九百多万人。社队企业总收入达四百九十一亿元,占农村三级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九点九。我省的社队企业发展的也比较快。截止一九七九年,全省社队企业已经发展到七万多个,平均每个公社三十多个,有近百个行业,三千多个产品品种,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先富户教育初探陈连清先富户是党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先行者。如何把先富户教育好、引导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队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得不加以重视、需要长期下功夫才能解决的课题。本文...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明确指出要重视和积极发展农村社队企业。积极发展和办好农村社队企业,是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几年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广西的社队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基础还比较薄弱。怎样才能加快社队企业的发展,本文拟就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个人收入问题,不仅是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物质利益,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就我国当前现状,对劳动者个人收入差别的变动趋势作一探索。深入探索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变动趋势,有利于更好地克服平均主义,进行工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政策上,对过去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有所突破,较多的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农村实行的新的分配制度,拉开了收入差距,一部分人开始富裕起来,由此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部门与部  相似文献   

14.
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意义林莉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目标和实现途径之间的背离问题,为...  相似文献   

15.
仅在十几年前,当在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中压抑已久的劳动者们听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无不为之心情振奋。当时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社会不平等这把“双刃剑”可能的后果,而是天真地认为,只要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被打破了,共同富裕之路就自然铺好了。然而十几年过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经济政策,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大大调动了广大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农、工、副各业迅速发展,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形势从来没有这样好过。但是,在发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中,一些社队普遍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不少社员想脱离农业劳动,要求到社队企事业中去劳动。由于不可能全部照顾安排,因此也影响到一些社员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从事农业劳动,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收入不稳定,加上劳动强度大,影响了部分社员的安农思想;另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农、工、副各业人员之间的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7.
经济大政策──部分先富的理论与实践张世贵一、“部分先富”的含义与主要内容“部分先富”是邓小平首倡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简明概括。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而广泛地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潮中,有一种思想认识问题,很值得我们注意。一些同志对当前实行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某些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发展市场经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经济政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为主的社队企业的兴起及之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即基于特定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战略主张,依靠特定农村治理和发展机制——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统筹和积累机制获得“第一桶金”孕育兴起,受益于特定经济体制转型进程中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搞活政策而异军突起,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拓展发展空间而超越农村社区,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农民主体性参与和农村社区性是乡镇企业的两个基本特征,也是乡镇企业在夹缝和歧视中发展乃至异军突起的内在因素。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借鉴农民主体性参与成就社队企业兴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智慧和经验,形成以股权联结尤其是股份合作制激励农民主体性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要合理化,一是企业收入要合理化。按劳分配的是企业收入的一部分,而企业收入应是本企业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不是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的那部分企业收入,不能让企业的劳动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