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哲学为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民族国家的性质、作用和发展趋势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现实妇女问题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两方面的严峻挑战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内涵进行了完整阐述;妇女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男女平等成为中国基本国策.今后,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有益内容,针对中国现实的妇女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三者涵义以及相互关系出发,论证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思想在于实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大众实际相结合。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介到我国后,一直是理论界研究和争论的重要问题。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见仁见智地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甚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思想碰撞。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研究者中展开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争论,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近几年来,关于“西方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对马克思的传统理论提出挑战,但同时也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该理论的持有者们以生态问题为核心提出的生态危机理论,对于批判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有重要价值,但一概否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也使其陷入了泥潭.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悖论的解决中,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合理因素,对于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沛竹 《浙江学刊》2005,4(5):205-209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面临来自中国现实妇女问题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两方面的挑战.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有益内容,针对中国现实的妇女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相似文献   

7.
妇女解放理论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尺,也是人们观察和处理妇女问题的重要参照。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以及所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其妇女解放思想也不同。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指导中国妇女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在几十年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即从"老批判理论"到"新批判理论"再到"后批判理论"。就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而言,第一期发展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跨学科唯物主义"和启蒙辩证法为代表,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第二期发展以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为代表,被重建后的历史唯物主义已经"面目全非";第三期发展以霍耐特对早期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重新诠释为代表,被重新诠释后的马克思已经成为"另一个马克思"。因而,从总体上看,法兰克福学派三代批判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从欣赏、信奉到怀疑、批判,再到超越、重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观念的形成对当代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观念的建构中,以及此后的延伸与发展中,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的明显分流.无疑,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的形成都是与不同的政治意识紧紧地交合、渗透在一起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都在努力阐释和宣传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但由于各自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各自的政治思想和理论观念不同,因而他们各自的理论内涵和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0.
罗嗣亮 《学术交流》2015,(4):175-179
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命题,与当时亟需借文艺进行革命动员、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理解、时人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和使用以及对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篇名的误译有关。尽管这一命题为文艺与政治规定了一种为现实所需要的不平等关系,但毛泽东始终反对政治对文艺的过度挤压,主张二者应是一种张力关系,即文艺不应脱离政治,但又须在关注和表现政治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艺术独特性。这一关系远非文艺服从于政治所能概括。毛泽东对文艺与政治张力关系的建构,对于中国文艺走出狭小的个人生活、发掘和表现底层群众的社会生活与诉求,以及辩证处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今天亦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文艺思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构建起有着开放性空间的社会主义文艺整体架构 ,但也出现涉及历史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其中有 :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建设与破坏、本土与异域等关系。文化艺术是特定民族和时代的形象表达 ,其中健康向上的主体精神不可迷失或削弱。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问断地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创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领导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思想保证、物质基础,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创造了一系列独创性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贡献,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了充分的思想酝酿与理论准备,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而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指导原则。毛泽东在探索中既留下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误的教训,这两方面都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因此,不论是从历史实践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说,毛泽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40年代的特殊环境中,浪漫主义思潮因重新获得了较大的自由空间而呈现回归之势.郭沫若重新评价浪漫主义,在创作上取得了浪漫主义历史剧的丰收;在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中,开始融合浪漫主义的因素;在不同的区域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带有浪漫主义成分的创作.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涉及社会情势变化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它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自己的特点,其昭示的文学发展规律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许全兴 《求是学刊》2004,31(2):25-28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难免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渗入到自己思想中。论文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钟海波 《唐都学刊》2013,29(4):73-76
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领域出现了学习借鉴俗文学资源的思潮。延安解放区的作家、艺术家对俗文学资源进行了利用与改造,学习借鉴了民间性艺术,从而创作出一大批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延安文艺对俗文学资源的利用改造是20世纪30—40年代关于民族化大众化理论探讨在延安解放区的具体实践,这种实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的历史语境下文艺学研究遭遇的"合法性危机",多学科、多视角的范式重构是时代的必然。理论范式的每一次转型背后都有文化权力、社会力量的角逐,多元文化力量的博弈并不对等。文艺学多元范式的对话、协商、平等竞争应是文艺学研究的常态,它们将共同建构文艺学研究的新格局。只有洞悉范式背后的文化权力,才能领会范式的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7.
Nation-state identity has become a focus of 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 academia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study of national identity should take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stick to the Marxist view of class and class analysis so as to properly understand, guide and enhance national identity.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has analyzed in a scientific way the origin, nature, development, succession and decay of the state, and the innovative and transitional nature of the proletarian state. We should not stop at the level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general,” but should instead use the Marxist view of class to look at and analyze specific people’s identification with specific states. As far as the developed capitalist states are concerned,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working class differ dramatically in their views, attitudes, emotions and beliefs toward their state. When it comes to China that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national identity needs to be studied in depth and guided in a correct way, 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main subjects of national identity should get optimized at all levels.

Meanwhil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conscious awareness of and cultivate right attitudes toward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周恩来的人生哲学既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共同的理想信仰、价值准则、人生追求,使他们的人生哲学呈现出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其差异也显而易见:毛泽东的性格以"虎气"为主,气质上豪迈奔放,具有浓郁的诗人情怀,趋于英雄人格;周恩来的性格以柔韧见长,气质上儒雅谦逊,具有博大的贤者胸怀,趋于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辩证法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碰撞的产物,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辩证法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不仅主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区分,而且更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以及关于矛盾的精髓问题这些西方传统辩证法所不能容纳的内容。这使得毛泽东的辩证法独树一帜,构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内含张力的融合的一种典范。对此典范的深入理解,当能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有莫大的益助。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辩证法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碰撞的产物,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厚 的中国传统辩证法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不仅主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 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区分,而且更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 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以及关于矛盾的精髓问题这些西方传统辩证法 所不能容纳的内容。这使得毛泽东的辩证法独树一帜,构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内含张力 的融合的一种典范。对此典范的深入理解,当能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有莫大 的益助。

关键词: 中西思维方式?毛泽东辩证法?西方传统辩证法?矛盾

As the outcome of the encounter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modes of thinking, Mao Zedong's dialectics contains considerabl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ialectics. Mao advocat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rincipal and secondary contradictions and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secondary aspects of a contradiction; but more importantly, he also emphasized that each can transform into its opposit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nd attached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to the “quintessence” of a contradiction, ideas which are alien to traditional Western dialectics. This makes Mao's dialectics distinctive, so that it constitutes a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not without ten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atterns of think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model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re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