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理论或实践上看,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就是用和谐的方式控制、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制度体系。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多元利益和高度的社会流动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共同的根基。实现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夯实和谐社会政治基础的关键。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具有完善公共政策、消解社会矛盾、强化政治认同等重大意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夯实和谐社会政治基础的根本之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制度资源,也是直接承载法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和维护人权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人民总是力图把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与本国的民族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选择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要义是:创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文明制度模式,致力于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制度核心的民主国家,致力于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治国家,探索“自下而上”与“由内而外”并举的独特的政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萍  罗菊芳 《探求》2009,(4):35-39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进代表大会报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基层自治制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培养公民意识、健全各种机制、扩大自治范围等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在我国,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主要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实现的。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并产生其他各级国家机关。因此,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制度。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认清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区别,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学科是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学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象的科学抽象,是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说。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相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而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等职能,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的政治信息与沟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信息与沟通体现了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总体状况与程度,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政治信息与沟通以民主政治建设为构架,体现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建立政治信息与沟通机制、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构建政治信息分析处理系统三大特色与优势。但由于全能政治、政务活动透明度不够、制度不到位等政治实践中的非正常因素,我国的政治信息与沟通不够理想,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理论层面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践层面或制度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四项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党的十七大明确解答了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走什么路的问题,并作了具体部署,意义十分重大。继续沿着这条正确道路走下去,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是一项宏大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并依此设计出可行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必须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相适应,分阶段实施,它的最终目标是建设高度民主、决策科学、程序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1.
法律监督所体现的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政体的政治需要,是一种政治制度.中国检察制度具有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双重属性.法律监督成为中国检察制度的核心,是由中国检察制度的政治 地位所决定的.司法制度从属于政治制度,并为政治制度服务.中国检察制度的司法属性要以有利于政治属性的确立和发展为目标,但司法制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不能被否认或轻视,更不能以法律监督来破坏司法和诉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近年来,各级人大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今后应继续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加强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工作。”“要加强全国人大特别是它的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在逐步实现委员比较年轻化的同时,逐步实现委员的专职化。”赵紫阳同志的报告为完善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建立指明了方向。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专门委员会的建设,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建设,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1982年颁布新宪法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际工作的历史已经表明,加强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印记1:政治——青岛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在五届青岛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基础上,1954年7月10日至15日,青岛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青岛人民第一次当家作主,参与到了城市建设的决策中来,它标志着人民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把未来建设世界城市作为北京的发展方向"。2010年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中心。所谓世界城市,要高于国际化城市,是一种更高端、更具影响力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5.
赵永春 《学术交流》2008,31(1):35-39
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重点推进,其实质是逐步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本质的论述及其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思想.这一理论启示我们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起来,探索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过渡的发展道路和实践的问题,扩大直接民主范围.直接民主范围扩大,是伴随各种民主条件的成熟,即直接民主区域逐渐扩大、直接民主管理客体逐渐增多、直接民主层次逐渐提升、直接民主权利逐渐扩展、人民的民主地位逐渐提高这样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初级形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成功的实践是村级的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成为农村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初级形式,是由村民自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村民自治的历史必然性预示直接民主范围扩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制度决定论的贫困:对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政治主体的角度看,立宪主义者的“制度决定论”倾向是近代中国立宪政治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突出表现就是关注宪政的工具合理性, 重视制度设计, 漠视宪政的结构性特征。其原因主要在于它是“救亡”的产物,是舶来之品以及主体的非理性选择的结果。而由此形成的法律贫困化、政府贫困化、主体贫困化等,不仅预示着近代立宪政治衰亡的必然性,而且隐约地指出了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17.
杨汉卿 《探求》2001,(6):66-68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政治利益,而政治利益主要体现在民主权利的实现。从党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和实现民主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内容。民主革命时期,一方而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主和人权的斗争,另一方面在其领导的地域内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使局部地区的人民开始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地实施了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及其它一系列民主制度,使中国人民享受了广泛、公平、真正的民主。尽竹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挫折和失误,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了经验教训,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进一步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遵循邓小平关于民主政治的基本思想,提出和回答了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确立的历史过程,以及毛泽东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异化与矫正: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问题。本文以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运行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本文认为,当前主要在乡村关系、"两委"关系、权利主体和权力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偏差,违背了国家推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初衷,导致其发展陷入困境。同时,文章对其异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矫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问题。本文以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运行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本文认为,当前主要在乡村关系、“两委”关系、权利主体和权力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偏差,违背了国家推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初衷,导致其发展陷入困境。同时,文章对其异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矫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