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碧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美国纵观中外形势,汇集各方意见而形成的。《望厦条约》的签订是这一政策的产物。这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是打着“和平”的旗号,攫取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在华的侵略特权。美国这一对华政策,为它日后的所谓“合作政策”、“门户开放”政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怎样处理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是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鸦片战争是中国几千年来未有之“奇变”,清朝统治集团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派别斗争: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从维护清朝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出发,主张抵抗;以琦善为代表的投降派从个人和本集团的私利出发,要求投降;道光皇帝则介于两者之间。道光皇帝即位于1821年,伴随着他登上皇帝宝座的是鸦片这个怪物已经浸透了清王朝的官僚机体。随着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一方面使清朝很大一部分官僚直至皇帝从 相似文献
3.
赵玉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5)
178 4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 ,内忧外困迫使美国开辟了遥远的对华贸易。至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美国政府充分依靠了在华美人及有经验的与华贸易美商对时事及时的汇报与建议 ,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基准 ,不断调整对华政策 ,最终在中英《南京条约》的基础上对华未经战争便获得了它想得到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朝在珠江虎门出海口水道两岸先后建成了大角炮台、沙角炮台、威远炮台、镇远炮台、靖远炮台、横档炮台、永安炮台、巩固炮台、大虎炮台、炮台连同木排铁链、水底石堆、暗桩,在虎门水道构成了一个具有三重门户的防御体系,成为清朝最大最坚固的海防要塞。但这个防御体系在1841年的大角一沙角战役和上横档战役中被英国军队摧毁,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还是这个防御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5.
洪克夷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
中国的旧体诗到明清时代,本已明显地走着下坡路。封建士大夫们适应封建政治的需要,只把诗词当作应酬、消遣,亦即“帮闲”的工具。在他们把持下,诗坛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逆流空前泛滥。明代前后“七子”专以■扯古人为事,后来的“性灵”派企图脱此窠臼,但自身生活圈子狭窄,也离不了风月花草、芸窗纸砚的琐碎景象。总之,诗歌与时代、与人民的关系疏远了。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的社会大风暴,曾一度冲破文人们苟安书斋的生活,使其中不少人尝到了乱离风霜的艰辛,清醒地看到了现实社会的某些真相,于是在顾炎武、黄宗羲、吴伟… 相似文献
6.
李蓓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所谓中间路线,就是企图在中国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法西斯路线之间,建立一条既不属于前者,又不属于后者的独立的资产阶级路线,幻想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一个旧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相似文献
7.
徐善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政体,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辛亥革命这个历史大变动的时期,曾出现过一股无政府主义思潮。辛亥革命时期,传播这种思想,而主要在国内活动的,其影响又是很大的,要算刘师复。刘师复颇受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崇敬和“倾 相似文献
8.
陈水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1)
明末清初,浮艳词风颇为流行,到康熙年间经过词人的反拨,清代词坛出现中兴鼎盛的局面,康熙时期的选词风气就形成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在编辑词选的过程中,因受康熙文化政策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不同的选词标准,前期重视主观性情的抒发,中后期则标榜醇厚雅正,要求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然而,不管采取何种选词标准,人们都能坚持以艺术质量来取舍词的原则,反对以习好选词、以交情选词、以刻资选词乃至以选词取悦贵人的不良习气 相似文献
9.
徐旭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的总体战.交战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心诸方面激烈地角斗着。而尤以经济上的抗衡最为至关重要。当时的中国是个穷困落后的弱国,如何支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抗战,更是一大难题。史家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状况的论述甚多,而对疆域辽阔的国民党统治区的有关问题却语焉未详。我们特对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及其实施后果略作分析,以期对全面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陈水云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明末清初,浮艳词风颇为流行,到康熙年间经过词人的反拨,清代词坛出现中兴鼎盛的局面,康熙时期的选词风气就形成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在编辑词选的过程中.因受康熙文化政策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不同的选词标准,前期重视主观性情的抒发,中后期则标榜醇厚雅正,要求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然而,不管采取何种选词标准,人们都能坚持以艺术质量来取舍词的原则,反对以习好选词、以交情选词、以刻资选词乃至以选词取悦贵人的不良习气。 相似文献
11.
苏贵庆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2,(3)
道光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组织指挥庞大的军队,与强大的英国进行历时两年多一反侵略战争的封建皇帝,也是第一个被西方侵略者打败,被迫签订第一批割地、赔款、开口通商和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皇帝。为什么雄踞亚洲、威震全球,具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古老中国,竞被乾隆皇帝认为“遣使纳贡”的英吉利,打得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而且从此一蹶不振呢?伟大的中华民族,何以以鸦片战争为发端,既坠入苦难的深渊,又发奋要走向世界,重新“振兴中华”呢?这里有什么历史规律可循,又有什么历史教训可结? 相似文献
12.
高春常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评美国进步时期的科学管理运动高春常本世纪初的一、二十年代是美国科学管理运动诞生和风行时期,即所谓的“古典管理理论”提出和推广时期,也是美国社会激荡人心的进步运动兴起和衰亡时期。这两种运动体现的两种精神─—泰罗主义和进步主义,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美国... 相似文献
13.
南京临时政府禁烟法规较为实在,袁世凯政府禁烟法规内容较为丰富,民国初期重视地方政府禁烟法规立法活动,北洋军阀政府禁烟法规重在禁种,南京民国政府禁烟法规内容较完善但受到“寓禁于征”政策的严重影响。中华民国时期禁烟法规立法环境较为宽松,立法态度较为端正,立法内容较为科学,但执法松懈,缺乏效力。 相似文献
14.
许卫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4)
扬州沿江人民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英国侵略军发动的“扬子江战役”中,不甘外侮,同仇敌忾,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抗御斗争,为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历史增添了光辉。值此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之际,搜寻有关文献资料而成此文,以彰扬州人民光荣的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19
兵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拥有当时世界上一支数量最庞大的常备军。由于原本驻守在作战范围的清军占清兵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加上从各地增援的兵力,在数量上清军相对于英军战争期间在华远征军是占有极大优势的。但就在这样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又是本土作战的清王朝却惨遭失败,这与清朝兵制的弊端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朝兵力分散设防,适于防民治安却难以集中御敌。八旗绿营作为国家军队主力军缺乏科学选拔,除了出征作战还要负担繁重的勤务杂役,职能转化、腐败滋生、战斗力下降等都成为清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德禄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激烈尖锐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他最后堕落为反动汉奸文人而受到人民和历史的严正的批判。但在五四时期,他也曾经一度站在进步阵营一边,发挥过有益的作用。周作人是新文学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文学革命发难的时候,他并没有正面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但他以自己的译作和新诗创作热烈地响应了文学革命的号召。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在《新青年》五卷六号上,他发表了阐述自己文学主张的第一篇文章——《人的文学》,随后,义发表了《平民文学》(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日)、《思想革命》(一九一九年四月十五日)、《新文学的要求》(一九二○年一月六日)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较 相似文献
17.
罗友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7,(3)
本文对明清之际的“改土归流”问题,不作全面探讨,仅就土司制度的晚期——清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贵州设立土官统治的历史情况从文献纪录看,贵州的建置,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之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古国。战国之际,则有雄据西南的夜郎国。汉时亦为夜郎,后置牂牁郡,其东属武陵郡,其北属犍为郡和巴郡。至唐,对待边疆地区,则采取在各族首领所辖领域的基础上,设置羁縻州或边州,大者为都督府,其次为州,小者为县,并任土酋为都督,刺史等官,世袭。当 相似文献
18.
张嘉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87-90,104
中国近代化的基本特征是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大门被迫打开以后,经过较长时期的中、西学相互斗争、渗透,逐渐走向近代化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与幻觉;鸦片战争惊醒了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时期的客观环境和阶级局限制约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和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9.
评杨增新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对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期以来,西北地区史学工作者提出了重新评价杨增新的问题。杨增新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新疆十七年之久,而且是中国近代历史转折时期祖国西部边陲的封疆大吏,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何评价呢?如何看待杨增新对新疆的“统一”?如何分析他的对俄政策?这里还存在重大的分歧,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杨增新的对俄政策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史学界讨论。一、辛亥革命时期新疆面临的边疆危机杨增新,字鼎臣,云南蒙自人。清朝进士出身,历任清朝知县,管带、知州、道尹、提法使等封建官职。辛亥革命后,他出任新疆都督而成为民国政府的地方长官,是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