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过于简单和笼统,导致司法实践中处理票据抗辩相关问题时不免捉襟见肘.本文借鉴外国立法例,对我国立法中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完善建议,期望对我国的票据立法和实践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豆莹 《决策与信息》2010,(12):13-13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抗辩制度是经营者集中控制立法中的重要制度,它能够使一项符合禁止标准的经营者集中“起死回生”。我国《反垄断法》中对该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和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在我国的立法中引进国际上通行的效率抗辩和破产企业抗辩,以完善我国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抗辩制度。  相似文献   

3.
一般法学原理认为,法律上的义务是有一定范围的,义务人有权拒绝权利人在这一范围之外的利益要求,也就是所谓的有权利就有救济,而票据法中的抗辩制度就是这样一种保护义务人只在此范围内承担义务的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4.
不可抗辩条款起源于14世纪海上保险的现代保险业,最初广泛运用于海上保险的法律之一当属"保证制度"。随着保险业的逐步发展,保证制度又从水险扩展到了人寿保险。虽说保证制度确定了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可以帮助保险人识别风险,阻止投保人的弄虚作假行为。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对其概念的准确阐述及其广泛的应用成为必然。本文从不可抗辩条款的起源谈起,对其的概念的把握入手,并探析其在现实应用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法律抗辩是党校法律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也是颇受学员欢迎和效果最好的课程之一。本文就抗辩式教学的思路及效果最好的课程之一。本文就抗辩式教学的思路及设计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保险法》中增加了“不可抗辩条款”,这是本次修改的重大成就之一,增强了《保险法》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保护。新《保险法》适时引入的禁止抗辩制度,完善了《保险法》的法律规则体系,能够督促保险人善意履行合同,并加强管理保险代理人,促进了保险业的规范发展,增强保险公司的信誉,进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不安抗辩权制度着眼于免除先履行方不履行债务的责任,并倾向于维持合同关系的稳定,不轻易废止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在发生不安抗辩的事由时,由先履行方通过中止履行债务并通知对方的方式,给对方当事人改正错误或消除危险的机会,以期维持合同关系、实现合同权益.而预期违约制度则出于及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考虑,在合同履行期到来前即赋予其追究债务人违约责任的权利,来尽快解决当事人双方的合同纠葛,避免债权人损失的扩大和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经济法课程中运用抗辩式教学的新思路,并归纳了基本做法,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奚望 《决策与信息》2011,(5):104-104
让与人瑕疵担保责任范围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订立债权让与合同时,债权上负有第三人的权利或利益;二是存在债务人根据法律 与人的约定可针对债权提出的抗辩;三是存在公法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民法上,物权与债权的目的性与手段性在发生着更迭与交错,在特定领域存在着债权物权化或者物权债权化的现象,出现了物权与债权在性质上的渗透和融合的趋势,物权与债权区分的相对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
华东政法学院的李锡鹤教授在他的民法哲学专著<民法哲学论稿>中提出"民法学本质上是民事意志实践或表现的规范学".并且从民事意志的角度对民法体系进行了全新的阐述.笔者在阅读后从民事主体与意志的关系切入,发表拙见.  相似文献   

12.
民事主体制度是民法的核心,而民事主体的建构又是民事主体制度的核心,因此对其进行探讨有很大的必要性。本文拟通过对人格历史变迁的梳理,分析人格的本质和内涵,并以此来考察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合理的民事主体建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并对债的相对性等传统学说造成了一定冲击。我国第三人侵害债权案件并不少见,但制度建设仍处于欠缺状态。而判断这项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就要研究这种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什么。本文通过分析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法理基础,以期有助于我国司法实践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在保险法中引入不可抗辩条款进行了利弊分析,为保险公司面对保险法相关改动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合理建议,呼吁保险行业在不可抗辩条款正式实施之前提前筹划,以实现保险行业的平稳过渡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目的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这些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书,应对民法的基本体系、基本制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有初步了解。要求了解和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民法的渊源和解释,民法的适用范围,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法是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 学习本书,应对民法的基本体系、基本制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有初步了解,了解和掌握以下重要内容: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民法渊源和解释、民法适用范围、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分类、构成要素,民  相似文献   

17.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司法和守法的各个环节,并且体现在物权法、债权法、婚姻家庭法和知识产权法等之中。同时,意思自治又不是绝对的,它的适用叉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 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 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 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 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 律制度。 学习本书,应对民法的基本体系、 基本制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有初步 了解,要求了解和掌握民法的概念、调 整对象、民法的渊源和解释、民法的适 用范围、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民事法 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民事法律 关系的构成要素,民事法律事实的概  相似文献   

19.
王森 《决策探索》2009,(8):66-67
一、代位权权制度的基本问题 (一)代位权制度的概念及价值取向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债务人的债务人,以下简称次债务人)的到期债权而害及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权利。关于代位权制度的起源,学者们见解并不一致。如史尚宽先生认为,债权人代位权,罗马法及德法均未承认此制,唯法国之民法设有规定。胡长清先生则认为代位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之强制执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这些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