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贺朗 《学术研究》2004,(6):147-148
一香港富豪邵逸夫爵士捐资创立东方诺贝尔奖,以表扬和奖励在国际科学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旨在推动和发展世界科学事业,造福人类。这个重大的消息,在2 0 0 2年1 1月1 6日《星岛日报》发表后,引起很大的反响,受到广大学者和科学家的热烈欢迎。邵逸夫爵士创立的东方诺贝尔奖,定于2 0 0 3年6月接受提名,首次颁奖礼定于2 0 0 4年8月举行,正酝酿由中国为首办国家。每次奖项的奖金为1 0 0万美元,可与瑞典诺贝尔奖媲美。邵逸夫奖基金会邀请了诺贝尔奖首位华人得奖者杨振宁教授担任邵逸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杨振宁教授即日出席记者会时解释说,…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奖开设已有一百多年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被国人引为骄傲,也令世人瞩目.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本土学者为何难出诺贝尔奖得主?究竟是什么抑制了我们的科学创新潜能?在中国的经济学界,一种"诺贝尔奖情结"与"诺贝尔奖情绪"的长期并存,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这些问题颇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6):223-228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在国际范围内也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位学者。他从研究教育资源分配得出的文化资本、场域、惯习和社会分层等基本理论,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深远。在中国关于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引用布迪厄的理论作为理论结构框架。然而,中国是一个东方国家,离法国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传统相去甚远。中国与法国相比,其社会主流价值和传统艺术形式有明显的不同。而且,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与西方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文化资本的理论在中国是适用的,虽然可能会通过另一种机制来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学的学科地位获得提升,该学科的体制化建设也有了重大成就。这使得中国社会学沿着“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发展轨迹前进,不断在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上取得成绩。尽管如此,我们仍需在宏观环境、理论滞后、学者的主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反思,以利于中国社会学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盛产诗人和作家的国家.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本土作家至今仍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在中国的文学界,一种"诺贝尔奖情结"与"诺贝尔奖情绪"的长期并存,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这些问题颇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澳门历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珠海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珠海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承办的“澳门历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1月1-2日在珠海市举行。中共珠海市委以及各主办单位的领导出席了研讨会的开幕式,来自内地、香港特区、澳门与台湾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其中港澳台学者约20多位。与会学者共向大会提交了70余篇论文。会议围绕着葡占澳门、明清时期的澳门、澳门与中国革命、澳门回归的历程、澳门文化、“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澳门经济展望和粤港澳经济关系以及澳门…  相似文献   

7.
莫言是我国首位问鼎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创作的小说作品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融合在一起,采用民间化的叙事方式与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细微、生动形象的民间社会生活画卷,引领了民间文学在中国社会的兴盛发展.文章围绕莫言的民间叙事文学展开研究,从叙事立场、叙事内容、叙事语言等不同维度分析探究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政治现代化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的政治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发生学角度看,政治现代化研究的兴起源于政治学界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政治现代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大学术流派,就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目标以及标准等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看法。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可以也应当从中获得丰富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 ,至今已过去了一百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 ,至今也经历了30多年 ,但无论是诺贝尔科学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 ,都与我们中国人无缘。有人把它归咎于诺贝尔奖评奖中的偏见 ,尤其是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不可否认 ,评奖的确有偏见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很少被授予诺贝尔奖 ,这里显然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但是 ,在中国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从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恐怕不能咎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吧。我认为 ,中国科学家未能获得诺贝尔奖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  相似文献   

10.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庆忠 《社会科学》2005,(9):122-128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封闭的中国大陆使海外学者无法到内地来研究中国,而只能通过对台湾和香港的田野调查来研究汉人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人类学对大陆乡村社区的研究蓬勃展开。这些立足于村落的田野实践,阐释了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解析了乡村发展的道路与方向,也浸透了学者们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和对民生民情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