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七月十一日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五百八十周年,我们隆重地纪念这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郑和原姓马,云南昆阳人,少年时入宫充侍卫,明成祖赐姓郑,世称三宝太监。明成祖朱棣王朝,国力兴盛,大开海禁,建立友好邦交,钦命郑和为正使,率领商船队下西洋。船队由宝船、战船、粮船、马船、坐船等大小船只共二百余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从一四○五年(明永乐三年)至一四三三年(明宣德八年)七次远涉重洋,历时  相似文献   

2.
28年七下西洋,在东方千年航海史上,不过是一瞬间,但却将整个东方航海事业推向瞬间的高峰。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郑和在古里病逝,副将王景弘将庞大的舰队和郑和的头发、靴帽带回中国。那是一个盛夏的傍晚,远洋船队最后一次驶入江苏太仓刘家湾,宝船将永远停泊在那里,在南方温润的港湾里腐烂。皇帝诏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令停止”、“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令停止……”从此收起的巨帆,就再也没有张扬过。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7,(7)
记者叮咚报道:近日,第四次下西洋的郑和带船队半路折回燕京。究竟为何半路折回?其中有何隐情?本报记者在郑和家中采访了他。郑和面带疲惫,沉思片刻后告诉记者:“我下西洋其实是一场悲剧。”记者曾经报道过郑和三次下西洋的盛况,对于他说出这样的话感到非常诧异。郑和接着说:“我下西洋其实挺失败的。我去一次少说  相似文献   

4.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研究郑和下西洋,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课题,具有鼓舞当今中国人走向海洋的现实意义。在近百年的研究中,学者们不时提到一个问题:指言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在明代中期被职方郎中刘大夏烧毁了。本文考证,史实大有出入。刘大夏藏匿一时的是永乐年间征讨安南的档案,并非郑和档案。    相似文献   

5.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15世纪初他率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环球世界航海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先河。他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72年,比麦哲伦提前一个世纪完成环绕地球的航行。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人的创举,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据说,现在郑和尚有一支后裔在泰国生活,正与我们计划拍摄的“天南海北南京人”要求不谋而合。2002年12月23日,我率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一个摄制小组,踏上了去泰国寻访郑和后裔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版《郑和下西洋丛书》。丛书共六本,计有《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一集、《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二集、《郑和下西洋》、《郑和家世资料》、《郑和史迹文物选》及《郑和研究资料选编》等。“丛书”由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  相似文献   

7.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三十年举国震动的大事。郑和七次下西洋,显示了大明帝国的实力,扩大了中国与当时世界的影响,写下了世界航海史的重要篇章;它在中外关系史上也占有相应的地位。郑和出使海外,远涉重洋,一年三百六十日,多在波间浪里行,其时间的悠悠,路程的漫漫,那是古今中外所罕有的。  相似文献   

8.
中古时期,我国关于海区的划分,曾有东西洋之说。东西洋这个名称,始见于元朝,盛行于明朝,清初仍因此说,前后沿用达五百多年之久。但是,历史上的所谓东西洋,到底以何地为分界,二洋的海域范围各有多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其分界和海域是否有所变化。这些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见解互异,尚未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共识。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试作探述,略叙管见。 一、元朝至明朝前期东西洋的界域 元朝以来,东西洋名称,不断流传,到了明初,极为盛行。明初之所以盛行,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其出使次数之多,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地域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史称“明初盛事”。郑和因七下西洋而著名,而西洋亦因郑和的出使而名盛。如明人黄省曾所说,“西洋之迹,著自郑和”。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7,(7):20-22
著名的“锡沃拉七座黄金城”传说,曾令无数冒险家踏上寻找宝藏的不归路。日前,有学者指出,“锡沃拉”也好,“七座共同金城”也罢,其名称极可能来源于曾七下西洋的郑和,除了“锡沃拉七座黄金城”,还有一些传说曾令航海探险家们疯狂过,有的似乎与郑和也有些联系。  相似文献   

10.
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近三十年间,遍访亚、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物质、文化交流,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史无前例,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苏麻离青的命名、产地和输出等几方面,说明苏麻离青与郑和下西洋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世界级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项纪念活动,作出了“开展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的决定,并确定了“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活动主题。江苏省、南京市为了落实这项纪念活动,于7月中旬拉开了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倒记时两周年系列活动。为了配合这次活动,本刊记者特别策划了沿着郑和在南京的遗迹,对当年郑和在南京的重点遗迹一一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12.
福建长乐是郑和七次下西洋舟师停泊候风扬帆的港口,也是郑和航海遗迹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为了纪念这位航海家的功业,在太平港江畔,原郑和船队官军祈报和贶圣之所的南山行宫、南山寺故址,建立起了一座郑和史迹陈列馆。  相似文献   

13.
编后记     
今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为此中国航海学会已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子——七月十一日定为中国航海节。为配合这项纪念活动,上海大学学报特此出版了“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专号”。  相似文献   

14.
林达  何震 《21世纪》2008,(6):28-29
案例:郑和与哥伦布之不同1407年明朝总兵太监郑和,遵奉大明帝国皇帝"宣示登基,耀威异域"的旨意,指挥200多艘"宝船船队"(据考证:最小的船只,也长达56米!)和两万多人,七次下西洋。例如,在1411年,郑和亲率明朝大军在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攻克狮子国的都城,擒获其国王和众大臣。明朝耗费钱财无数、死伤万人,目的是向各小国展示大明天朝赫赫国威和大明天子的慷慨大度。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睦邻友好、共同发展”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认为郑和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航海家、外交家与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进一步继承先人伟业,开拓和平友好、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一件十分值得纪念的事。近几十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已就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目的、影响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里我只想从纵的角度,即通过比较元、明时期的对外政策来考察郑和之举在明史上的地位和对明代社会的影响,以期对于郑和下西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十五世纪中、西方远航船队的比较 ,昭示世人郑和船队的伟大。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目的的辨析 ,阐明了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意图 ,追求“天下共主”的虚名和“贸采琛异”的耗费 ,给明朝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这是“埋葬”伟大郑和船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众说纷纭,然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主要是建筑在政治基因上,其宗旨在于建立“朝贡宗藩”关系,开拓一个“万国咸宾,天下治平”的盛世皇朝宏伟局面,强化专制皇权,巩固封建统治。而下西洋进行的贸易活动,亦仅是借以招徕海外诸国称藩朝贡的手段,并以此作为纽带,运用怀柔羁縻、恩威并举的外交手腕,建立大明皇朝的宗主国地位。因此,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乃是寓于经济手段之中,其外交宗旨的表面遮盖着一层商业贸易的薄薄面纱。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一次规模大影响广的海上交通活动,本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郑和下西洋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郑和下西洋虽然被世界各国视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盛举,但是不论其影响多大,似乎都难以改变中国是"内陆文明国家"的观点。从泉州海外交通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来论述中国古代航海背景与能力,关注的不在于郑和下西洋本身,而在于说明它是在中国古代深厚的航海文化底蕴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六百多年前,郑和率庞大船队,先后七次远渡重洋,经东南亚、印度洋直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134万海里,为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创举,比哥仑布发现新大陆约早一百年。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和友谊,堪称睦邻友好使者。六百年前郑和庞大的船队从南京启航,所有船只均由南京龙江宝船厂制造,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