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作为人们用来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有着特定的词序组合规律。但古典诗词因受格律限制或出于修辞需要,常采用不符合汉语词序规律的方式来造句。现选入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不乏这种句子,这样就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困难,令人费解或造成误解。如读《木兰辞》,有人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成;将军身经百战之后为国捐躯,战土们十年战’1‘之后凯旋而归。这样理解显然违背生活常识,试想百战之后将军们统统都战死疆场,战士却相反安然无恙,有这样的战争吗?这不是海外奇谈?而且也违背诗的本意。《木兰辞)}描叙的是一次大…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中用到数字时,有的是表示它的实际数值,但有的并不表示它的实际数值,而只是笼统地表示“很多”或“较少”的意思。这种用法我们称之为“虚数”。《木兰诗》“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和“十二”,就是这样的虚数。这里说“十年”也罢,“十二年”也好,同样只是为了说明木兰从军时间长达十多年之久罢了。可是根据这首诗在形式上的要求,这两处都必须是五字句。如说“壮士十二年归”,岂不成了六字句?或说“同行十年”,便成四字句了。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雪》中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的“千里”和“万里”也都是指“北国”说的。但是,并不是  相似文献   

3.
阅读古代诗文及注释常会遇到一些互文语句。这些语句字面上容易理解,但若不联系互文加以解释,就会望文生义,产生误解。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明互文的结构而致。互文的常见结构方式有二,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在一个单句里有关词语交错成文、互见其义的为单句互文。上下句有关词语交错成文、互见其义的为对句互文。对句互文又可分为异词同义互文、有关词语交错互文、对句交错省略互文三种形式。异词同义互文,即指上下两句中两个同义词互用,这主要为避免行文重复。有关词语交错互文,指上下句有关词语互见其义,理解时有关词语要交错互换。对句交错省略互文,是指把两个词、词组或句子各自省去某些部分。然后合成一句或分置两处,理解时须上下两句互相补充拼合。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如“我们一起床就做早操”,“你愿意去就去”等,一般的语法书上把类似于这样的句子叫紧缩句,而我们把这类句子归入了单句中,并称之为紧缩谓语句。紧缩谓语句是以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意义关系的一种句子。从结构上看,它只有一个主语,谓语虽然明显是两部分,可是其结合得很紧(称之为紧缩短语)且陈述句首主  相似文献   

5.
整句是属于修辞中“句式选择”的范畴。整句的“整”一般都认为是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这是它的特征。整句的“句”是一种什么样的“句”,对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明确认为整句的“句”是一组句子,即排列在一起的好几个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才能叫做整句,“单个的句子,无所谓整散。”。有的认为整句是一个句子,如“上下短语,分句结构  相似文献   

6.
丞相:始于战国时代,为百官之长。尊之则为相国。也称相邦。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代在王国的丞相只曰相。如“《吕氏春秋》是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叫他的门客们编写的。”(《刻舟求剑》注)将军:古时一军之帅称将军,但未把它作为官名。从战国开始作为武官名。后来又加上各种名号,如车骑将军、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等。魏晋南北朝时,名号尤多。也用来泛指武官。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尚书郎: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的人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  相似文献   

7.
<正> 定语后置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认为后置定语有一个标志,即后置的定语后面有一个“者”字煞尾,或句中还有一个“之”字,构成“之……者”的结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这种类型的句子容易辨认。然而仅凭一个“者”字煞尾来判定是否是后置定语是不够的.陈蒲清在其所著的《文言文基础知识问答》里,就认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者”字煞尾。他从这个标准出发,把“楚人有涉江者”误认为是定语后置。这种认识颇有代表  相似文献   

8.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转移文言文教学的重心.转移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就是针对文言文的特点----半门外语,把教学的重心从翻译课文、分析思想内客和写作特点转移到字、词、句的学习上来(学习字词句,也是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训练重点).这样讲,也许有人会说,翻译课文的过程不就进行了字、词、句的学习了吗?不一样.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9.
颜梅生 《中华魂》2017,(4):56-59
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生前曾两次被战友误以为牺牲并予以追悼;他,率部参加湘西剿匪,使湘西数百年的匪患宣告终结,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是开国将军中仅有的10位独臂将军之一,毛泽东曾为之感慨:“只有我们的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折磨,却仍然对党初心不改……他就是晏福生。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Itis…that(who,whose,which.……)强调句型中的it,通常叫作emphatic“it”。这样的强调句型也叫“分裂句”或“分离句”(cleftsentence)。例如;Itistheearlybirdthatcatches(orgets)theworm.早起的鸟儿提得到虫子(捷足者先登),这就是所谓用it引出该句,强调theearlybird,用that把theearlybird与句子的其他部分catchestheworm分开,于是就有了cleftsentence一说。这种句型可用于强调句子的不同成份,上例是强调主语。强调其他成分的例子有:ItwasthisdosthatⅠgavethewaterto.(我是给这只狗喂水喝的)强调宾语,I…  相似文献   

11.
1、本文所谈的“无论p,都q”句式,指的是现代汉语中条件复句里的一种句式。用“无论……都”构成的单句,如“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2、对“无论p,都q”句式,有的语法著作是这样表述的:“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注)这一表述给我们带来了如下两个困难。 (1)这一表述的前面说“偏句排除一切条件”,后面又说“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这里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任何条件”是从哪里来的?是正句自身固有的呢,是外加的呢,还是由偏句提供的?是正句自身固有的,那是不可能的;是外加的,那是不存在的;它只能由偏句来提供。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偏句不排除一切条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与“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翻译文言文,应该做到“信、达、雅”。而要做到“信、达、雅”,必须对原文句子的内部结构搞清楚。蔡镇楚编著的《实用文言语法表解》(上海教育出版社)里把《鸿门宴》中拔剑切而啖之”译为“拔出剑来,切着吃掉它(指生猪腿)”。黑龙江省鸡西市教育学院编著的《文言文释译》中译为“拔剑把它切着吃了”。我觉得,他们翻译得不太恰当。因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二册语法专题“陈述和被陈述的对象”一文中谈到主语和谓语“是句于的基本成分,其他的词是句子的连带成分”,“是修饰主语和谓语的.”又谈到“宾语在这些句子里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它们,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听起来就是半句话……”我们把这几句话仔细考虑一下就会产生疑问,宾语究竟是什么成分,是基本成分还是连带成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宾语是基本成分,也是连带成分.在一些句子里宾语和主语、谓语同样重要,是不可缺少的句于成分.如“我们学习”尽管这句话具有主语和  相似文献   

14.
“交错”辞格是一种建立在语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古代汉语修辞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重新组合过的变型句群。它通常由并列的两个或者三个意思相关、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各句先化成等数的若干小节,原属不同句子的各个小节再分层次循序地交替出现。遇有这样的语例,必须把参与交错的各句复原,才能正确解读。例如陆九渊《送宜黄何尉序》中的:  相似文献   

15.
一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这句子是单句的名词谓语句,“者……者也”是它的基本结构形式。文言的名词谓语句用“者”字引进主语或名词谓语的,一般情况是主语用“者”,谓语就不用“者”,谓语用“者”,主语就不用“者”。本句却是主语、谓语里都用“者”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文言文教学,那就必须从两方面估价: 一方面是学生。“四人邦”扰乱了那么多年,语文教材里很少古文,学生读文言就如读外国语。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高一的学生试释《狐假虎威》“子无敢食我也”一句:“儿子没有一个敢吃我。天帝使我超过百兽,今天儿子吃我是违反天命的。”这种例子虽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分析句子的成分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宾语和补语的区分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常常对“谓前为状谓后补”和“谓语之后带宾语”这两句“窍门口诀”疑惑不解。虽然他们懂得前者是针对谓语中心词和附加成份而言,后者是针对句子主干顺序来说,但在实际操作中和分辨时还是常常感到困难。为此,我特意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两种成分进行了几方面的对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1)他打球。(2)他打〈输〉了。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捕蛇者说》一文共用了十六个“而”字,而且用法很灵活,值得注意。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四”把“而”所表示的关系分为并列、修饰、顺承、转折,我们按照这一要求,将课文中用“而”字的句子摘录出来,谈谈肤浅的认识、 ①黑质而白章。 这句话的主语“蛇”省略了,“黑质而白章”是复杂联合词组充当句子的谓语,这里的“而”表示并列关系,不能译成现代汉语。全句可译为:“(蛇)黑质的底子,白色的花纹。”  相似文献   

19.
“把NV起来”句式中的“V起来”如果仅以光杆的形式出现,那么“把NV起来”作谓语的句子往往难以成活为能独立进行有效表述的小句,它必须在一定的句内机制或特定句式的支撑下才能成活,其根本原因是小句成活离不开特定的时态需求。  相似文献   

20.
“其是之谓乎?”属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一般的古汉语宾语前置句,译为现代汉语时,把谓语、宾语的次序顾过来就行了。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怒?(《左传·成公三年》)——臣(我)确实是没有才能,又敢怨谁呢?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不忘记以前的事,就能(象老师一样)成为后来做事的借鉴和教训。可是,有些宾语前置的古汉语句子如果像上面那样照直地翻译过来,就讲不通。如本文开头的“其是之谓乎?”照直地译为现代汉语就是“它说的就是这个(颖考叔……)”。我们联系这个句子的上文来看,它说的是“这个”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