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如是说。点评:记得吴敬琏教授曾提出我国应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万冬明  李红 《老年人》2008,(6):25-26
在200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就现阶段我国物价高涨、股市震荡、楼市拐点和奥运后经济等话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再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作为一位年届八旬的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敢想敢说、观点犀利著称,也曾遭到社会上的种种非议。但他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学家挨骂是在所难免的。但经济学家要秉持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毕生的智慧和精力,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厉以宁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是我国当代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理论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近年来,厉以宁应邀在许多地方作学术演讲。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形象、幽默地讲述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为改革开放呐喊助威、出谋划策,受到广泛的欢迎。本文对厉以宁的演讲技巧作一些评介。  相似文献   

4.
厉以宁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是我国当代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理论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近年来,厉以宁应邀在许多地方作学术演讲.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形象、幽默地讲述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为改革开放呐喊助威、出谋划策,受到广泛的欢迎.本文对厉以宁的演讲技巧作一些评介.  相似文献   

5.
苗向东 《职业》2013,(28):63-63
一知名公司的CEO到沃顿商学院参加演讲,他首先向大家提问:“你们读MBA的目的是什么?”并给出了3个选择:MBA的名声、圈子和知识。大多数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圈子,然后还反过来问他:“你1953年毕业,到现在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就是圈子。”  相似文献   

6.
还是在年初,就有不少主流经济学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林毅夫、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在奥运之后不会衰退,至少还可以持续繁荣10-20年。他们的论据主要是奥运经济的容量与中国经济的整体相比较还是很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靠的不是奥运。  相似文献   

7.
闻一 《中外书摘》2000,(6):22-24
我和西连斯基教授顺着大道在散步,他的家就在我们身旁的一幢公寓楼里。他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我和他谈起了俄罗斯教授的这种非常处境。我说:“俄罗斯的教授们、高级研究人员在精神上似乎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老的,他们在这个世界里显得苍老和无所作为,而另一个是新的,他们在这个世界里感到振奋和充满活力,而又惶惑不安。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ANNA 《职业》2003,(5):34
据本书的主编——清华大学教授张德老师的自序所述,这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精选》源于他主编的另一本MBA教材。2001年,由他主编的MBA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短短半年即发行了24000册,可谓大受欢迎。不过,很多买了教材的人都询问:“有没有配套的案例集?”经过张教授及其团队一年的紧张工作,这本《案例精选》面世。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案例教学在管理教育特别是MBA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MBA教学对案例的要求是:内容典型;涵义深刻;适合讨论;种类齐全。作为21世纪清华MBA系列教材之一,这本《案例精…  相似文献   

9.
《安家》2007,(10):64
作为经济学的一代宗师,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先行者,厉以宁教授是五十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有"厉股份"之美誉,而其发展的"非均衡经济"理论更是影响深远,他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画说世     
对口·竞择管理人才需求掀动教育之“热门”专业,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们挤破头去读MBA。然而“发达经济”的铆不合“初级阶段”的槽,因之,人才依然缺、热门依旧火——MBA们的工作多半是找工作。人才市场乃供需两旺之际:企业热购、人才热销,然大学生们狂叹找工作难。焉知,供需间矛盾相向,在于“期而不遇”之外,尚有双方心路不通之缘故——皆高看了自家、以天下为我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学家骇人听闻的语录中国经济学家们怎么说都行,但最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国有资产怎样改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把企业财产经营权改为“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的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 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  相似文献   

12.
《焦点访谈》批评上海龙华殡仪馆“带棺火化”是逆简办丧事的奢侈之风。上海殡葬界一边整改,一边又对此批评有不同声音。那么: “带棺火化”是不是更文明、更进步? 是不是只要能承受就不能说是奢侈.就可以和国际接轨? 人死了以后有没有消费人类共同物质的权利? 欢迎读者参与本栏讨论——  相似文献   

13.
董锡健领导的智业公司 为什么在上海上千家“头脑公司”中首屈一指? 他们为什么敢于提出“超值服务”? 有些公司也有一流的策划人才、一流的思路、一流的点子,但在实践中为什么常常碰壁? ——这些问题,董锡健的实践都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这些"经济学家"们一手拿着国人发的人民币俸禄,另一手拿着国际炒家们给的美元、欧元、日元津贴,眼里还盯着外国人为中国经济学家专设的经济学奖项……你还能指望他们说真话、说实话吗?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有着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大牌经济学家"们——普通百姓,怎么能指望他们真心替自己说话?  相似文献   

15.
每月一次,沪上著名经济学人围坐一起,对当下国内外热点话题、深层次经济问题发表评议。他们频繁而极具个性的声音,有力地增强了上海经济学界的活力。“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简称“圆桌会议”)因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它究竟如何产生,又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特色呢?对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圆桌会议”的发起人之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教授,以及重要参与者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陈宪教授。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3,(10)
金秋十月,HRA将举办“2003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协会”年会,活动包括2场学术顾问专题演讲;4场人力资源管理热点话题聚焦;协会工作报告;现场赠送《薪酬通讯》;联谊活动;展览会。其中:2场学术顾问专题演讲——演讲一: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新角色和素质要求演讲嘉宾:杨壮教授——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美国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商学院副院长。演讲二: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演讲嘉宾:董克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4场人力资源管理热点话题聚焦——分组一:有效地管理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7.
去利比亚前,就听我们代表团副团长朱威烈教授说:“到利比亚,一定要看看拉布达——阿拉伯语读利卜达,那里有利比亚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迹……”由于行前未拿到日程,不知利比亚接待方面是否会安排。来利后,拿到访问日程,除同首都及外省市各级人民议会秘书处官员、学者、  相似文献   

18.
论语数字     
“一个地方的GDP高,并不意味着这个地方的生态文明程度就一定好。我们需要考虑GDP,但是仅有GDP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到地区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冲击,需要综合考虑。“——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杨开忠。  相似文献   

19.
“黑车”与“钩子”的故事一再上演 对于上海,一直有这样两个传说,或者说期待:一是即便没有充分的舆论监督,权力也有自我更新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因为它在不断地学习;二是拜强势政府所赐,城市秩序井然——违法者不敢明火执仗,因为他们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执法者更是彬彬有礼,因为他们受到严格的管束。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悟道     
杨炀 《老人世界》2008,(6):28-28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正在做车轮的木匠放下推凿走了过来问道:“请问桓公读的是什么?”桓公:“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轻蔑,心中就来了火,怒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