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基本问题。从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入手,提出了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的机遇、条件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宇 《河北学刊》2007,27(6):172-176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经济是基础,而农民增收是关键。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考察,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从本质上看,主要是受资源、结构、市场和体制的制约;反映在制度层面上,则面临着一系列对政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当前,一定要按照"两个趋向"的判断,重新审视"三农"工作,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统筹抓农村,抢抓机遇促增收。要树立农村农民主体发展意识,整合利用政策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区域资源等各类资源,奠定和壮大促进农民增收的社会物质技术基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带领农民闯市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广辟农民增收的多种途径。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科技支撑,推行民主管理,为农民增收创立可靠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3.
徐小军 《江汉论坛》2005,(11):63-66
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系统视角。只有对农民增收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环境要素等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正确认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的现实依据和外部条件,从而进一步明确国家、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农民组织和农民个体等利益主体相关的制度安排、利益取向、市场定位和生产经营行为,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的农民收入格局。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基本问题.从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入手,提出了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增收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浅析小城镇化建设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方法很多,而其中小城镇化建设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1)小城镇化建设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需求可以促进农民增收;(2)小城镇化建设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可以为农民增收;(3)小城镇化建设通过促进乡村工业企业发展可以使农民提高收入;(4)小城镇化建设通过逐步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可以使农民获得较高收入.  相似文献   

7.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证种粮农民收入增加。但是,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很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增收政策支持,健全农民增收多元支撑体系,完善粮食产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质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推进种粮规模经营、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健全种粮激励政策、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促进云南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荣淮 《学术探索》2004,(2):126-128
农民长期持续地增加收入是农村发展的主题,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作者通过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政治及社会因素,指出当前农民增收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因此,要从5个方面改善农民的增收环境。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关系到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为促进农民增收应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开辟增收途径。同时要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普及和创新。要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落实惠农政策,提高政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通过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 ,实现柳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提高农民素质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等措施 ,开创农民增收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就业税收政策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结构面临巨大调整 ,这使整个经济呈现极为强劲的上升势头 ,同时也引发诸多突出的问题 ,其中就业问题就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解决好就业问题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本文试从税收宏观政策角度 ,论述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成员再就业  相似文献   

12.
身份标定了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获利方式.根据身份配置资源、分配收益和分摊成本,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转型收益分享机制--身份决定机制.由于身份的非选择性和身份转换障碍,身份决定机制因而成为产生社会不公的制度根源.为了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转型收益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张乐才  刘尚希 《兰州学刊》2014,(11):126-134
文章就地区性行政垄断对污染红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回归结果显示:行政垄断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污染红利增加。其次,行政垄断还会通过财政收入、收入差距与投资而引致污染红利增加。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监督,另一方面应减少地方政府所拥有的经济性权利,以减小地区行政垄断对环境质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大口径宏观税负受制于制度外收入数据而与IMF成员国不完全可比,中口径宏观税负则不能进行国家之间的比较。基于财政收入统计层面的三种宏观税负都不能准确度量我国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和政府可支配资源的多少,应采用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的政府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度量我国的宏观税负。研究结果表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的我国宏观税负高于发达国家,而基于IMF政府收入口径的我国宏观税负则低于IMF成员国。  相似文献   

15.
资本外逃是一种异常的资本流动。资本外逃对我国税收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危害较大,如果不加防范任其发展,无疑会影响我国税收的积累。若想减少资本外逃对国家税收产生的损失,则应该在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状态下从体制和政策上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沈莉 《兰州学刊》2014,(6):144-149
文章关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热点为题,利用不完备契约的激励理论模型,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在实行"收支两条线"运行机制改革所产生的公平、公益性回归和效率的提高作用进行经济学分析。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激励机制可以激励代理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控制运行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服务,最终切断医务管理人员的趋利机制,实现公共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公平。文章作为寻证研究,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王青  葛瑛 《河北学刊》2005,25(4):17-20
先行和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的发展经验与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理论的演进都表明,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国民经济结构并不存在所谓"重化工业阶段",因此更谈不上该阶段的逾越问题.同时,具体国情也决定中国不可能通过依靠资本积累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来实现工业化.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通过配置资源来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在现行资源定价机制、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和重化工企业在利益上存在一致性.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需要着力解决增长模式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工业化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税收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它的实施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的视角,利用经济法理论研究分析税收调控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并提出完善税收调控功能的相关经济法建议。期望透过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的经济法分析,对税收调控的其他领域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齐守印 《河北学刊》2004,24(1):105-111
政府间财政收入权的配置格局对整个公共经济体制的功能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仍存在诸多缺陷,亟待从根本上进行调整优化。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见解和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差距即财政超收收入数额逐渐增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有人认为应该用提高收入计划增长率的方法缩小计划指标数与实际数的差距,有些地方政府则将这一观点付诸实践。本文从经济规律的要求、税务机关行为和纳税人负担等角度分析了过高的财政收入计划增长率带来的多重负面效应,提出了不可制定过高的财政收入计划增长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