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欧洲近代早期一体化理论中的邦联与联邦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邦联主义与联邦主义,是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两种最基本的理论。在欧洲近代早期,最早形成的是圣—皮埃尔的邦联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个系统的欧洲一体化理论。经过卢梭对邦联主义思想的冷静批判和审视这一中间环节,康德提出第一个系统的以联邦求和平的联邦主义理论。康德的联邦主义理论体现了世界主义的历史观,预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趋势。圣—皮埃尔的邦联主义理论和康德的联邦主义理论,在今天的欧洲联盟的发展中得到了部分的实现,但也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从静态的角度看,欧洲的国家体系或欧共体体制存在四种模式之争:大西洋欧洲模式、联邦式欧洲模式、邦联式欧洲模式和无政府主义欧洲模式。从动态的角度看,欧共体/欧洲联盟体制的形成有着欧洲体系、冷战体系和全球体系的三重背景。其体制的发展经历了冷战和后冷战两个阶段。冷战阶段的欧共体体制中超国家的一体化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而后冷战阶段的欧洲联盟则开启了政治上的一体化。欧盟的体制具有超国家的联邦性质,同时具有联邦与邦联的双重特征,是一种多元复合、多重治理的体制。尽管欧盟体制的未来发展具有体现超国家的联邦主义和体现国家主权的邦联主义的两个不同方向,但毫无疑问,欧盟的体制未来更具有宪政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联邦主义与民族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各个联邦并不都奉行民族多元主义 ;而且 ,直到最近 ,民族多元主义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分析研究。某些联邦中有多个民族群体共存。谈到这些群体的民族特色 ,可以提到一个事实 :它们的成员之以该民族群体的成员自许 ,是因为他们共有某些文化模式。从历史上看 ,他们也觉得自己有某些独特之处 ,不同于联邦中的其他群体 ,他们居住在范围大体清楚的一片领土上 ,而且有意在整个联邦的大环境中保留这些特征。举例言之 ,比利时、加拿大、印度和西班牙都属于这样的案例。这些案例都属于多民族的联邦或地区性的非中央集权的政治实体 ,它们在体制的管理上遭遇的挑战不同于美国、德国、奥地利、巴西或澳大利亚所面临者。本文以多民族的大环境为框架 ,简要列举自由—民主联邦主义的若干因素。本文还特别关注联邦协议的特征 ,并就联邦组织的方式提出一个建议 ,称之为多元联邦 ,认为这才较为符合多  相似文献   

4.
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合法的组织结构会通过传统、模仿和强制等途径影响同一领域的组织.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有单一垂直式、联邦式和邦联式三种结构类型.它们处于宗教和世俗双重制度环境中,宗教传统、资源依赖带来的强制压力和模仿等因素共同对其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同样的世俗环境使它们间以及它们与世俗非政府组织间在组织结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宗教性的特殊要求又使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联邦分权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小政治单位面临的压力导致了对联邦政治体制的诉求 ,希望藉此缓解压力 ,调和多样性。现已成型的主要联邦制度模式包括 :联盟 (unions)、宪政分权联盟(constitutionallydecentralisedunions)、联邦 (federations)、邦联 (confederations)、盟邦 (fedarcy)、联合国家 (associatedstates)、国际共管 (condominiums)、同盟 (leagues)、共同权力机构 ( jointfunctionalauthorities)以及混合体 (hybrids)。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中 ,又有多种变化。就联邦体制来说 ,影响其运行的设计问题包括 :构成单位的数量和特性 ,立法和行政权力以及财政资源的分配状况 ,构成单位间权力分配是否均衡 ,共同联邦机构的形式和结构 ,作为裁决者的法庭的作用 ,宪法对于个体和少数权利的承认 ,以及政府间互相咨询、协作与合作的程序。过去半个世纪中 ,联邦政治体制的成败得失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关系到联邦制以及更广义上的联邦体制在协调和处理社会多样化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崔寒玉 《东岳论丛》2022,(10):97-104
阿尔特胡修斯作为人民主权学说以及联邦主义思想的初创者,他对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其国家理论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民主权、契约与联邦主义是阿尔特胡修斯国家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基于对三者逻辑关系的阐述,阿尔特胡修斯修正了博丹的主权理论;他结合“共生关系”理念,为人民主权下的现代国家建立了稳固的政制基础。阿尔特胡修斯的国家理论捍卫了人民的主权,其双重契约建构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法治基础,为现代公法理论框架的建构作出了突出贡献。阿尔特胡修斯是近代人民主权与法治思想的先驱,其国家理论是深入理解现代公法框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以前,因为宗教的封闭性和政府排斥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俄国犹太人基本上不参与俄国的政治生活。19世纪下半叶,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改善了犹太人的社会法律地位,随着犹太人在俄国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影响的不断扩大,犹太人对政治的诉求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政治锡安主义的产生和实践。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锡安主义运动转入低潮。1917年二月革命后,锡安主义运动重新高涨。十月革命后,俄国的锡安主义运动转入地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宗教及其发展趋势的描述,展示了宗教在当代世界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在一个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代,要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有对于文化与宗教多样性的深刻理解,促进不同宗教与文化间的理解、平等、对话和宽容。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根据宪法划分权力治理国家的二元制的联邦体制确立的原因,其一美国早期殖民地的生活经历是联邦体制确定的温床;其二美国资产阶级在联邦时期进行的主权在州的民主政治实验是联邦体制确立的桥梁,其三由邦联向联邦过渡是美国历史的必然。联邦制,是适应美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政治,它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魁北克法裔族群认同的加强和分离主义政治运动的勃兴,促使加拿大联邦当局着力国家认同的构建。特鲁多政府的主要举措是推行官方双语下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和收回加拿大宪法。特鲁多基于"同一联邦主义"的政治信念,否认魁北克法裔族群历史传统和语言文化的特殊性,否决了其借以坚持的特殊权利和地位的诉求,故引发魁北克强烈的政治反弹,导致了魁北克滞留在1982年宪法之外的僵局。特鲁多政府失败的教训对国家认同构建具有普适性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极端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宗教极端主义虽然与宗教有关联,但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它并不属于宗教范畴而是政治范畴的问题.在特定地区和特定环境下,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相互勾结利用,形成三位一体的分裂势力.宗教极端主义具有极端性、欺骗性、政治性和暴力性等基本特征.宗教极端主义为实现其政治目的,竭力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撕裂族群与社会,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同时也严重地毒化了宗教氛围,给宗教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深度的损毁.宗教极端主义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也是普通民众包括宗教人士和宗教信徒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的契约主义与政治哲学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是政治哲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霍布斯以来,西方政治哲学提供了两种主要的证明,即古典契约论和功利主义。但是这两种证明都存在着巨大的难题。罗尔斯综合古典契约论和康德道义论的优点而提出一种新契约论,其基本思路是:对正义原则的最好证明就是自由、平等的人们之间达成的一致同意。罗尔斯的契约主义建立在两个基本概念之上,即“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本文最后讨论了内格尔对罗尔斯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契约主义视角为认识国家的性质以及确定政府的基本职能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不仅可以从起源学上挖掘国家和政府的本质,而且可以通过演化过程揭示国体和政体多样化的现实形态,进而可以系统剖析在不同时空下政府应该和实际承担的功能。显然,以公共选择学派为代表的流行契约主义国家观采用了个体主义分析思维和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从而得出了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致的政府失败论,并由此规定了政府的“守夜人”地位。但从本体论而言,契约主义并不否定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功能,只是强调政府对契约规则的遵守;相应地,如何确保政府做该做并且做好该做的事需要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宪法政治体系。因此,基于本体论的契约主义,我们发现政府其实是一种宪法政治意义的有限政府或曰信托论的有为政府,而决非自由放任的最小政府。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政府应承担的职能的内容以及职能的实现方式都存在显著不同,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地承担起应有的职能,由此便导向了真正的“有为政府”。  相似文献   

14.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长期为主流学界所忽视,但当我们考察非政府组织的早期发展历史时,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宗教的因素或影响.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的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形塑,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受到外在世俗性和内在宗教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一战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核心地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社会的日益世俗化使得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宗教网络分布特点及新教内部的普世合一运动仍推动着它们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前欧洲一体化两大理论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文史哲》2004,(1):141-146
至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形成了关于欧洲一体化的两大理论流派——超国家主义和政府间主义。前者提出,推动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各种超国家力量,其归宿将是欧洲联邦。相反,后者认为一体化是各国政府安排的,欧洲联合不会超出邦联的范畴。欧洲一体化早期,超国家主义盛行,进入60-70年代,政府间主义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相辅相成;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对欧洲一体化动因和归宿做出较为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论清教主义对美国宪法政教分离原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教主义作为欧洲宗教改革的产物,本身具有封闭性、排他性,然而其注重社会实践的特征却决定了在被移植到北美之后将其宗教理想诉诸社会契约。两百年的“高贵试验”让清教徒们认识到他们在新世界必须寻求一种不同观点、不同派别、甚至不同宗教能够共处的制度,这就是政教分离。清教主义作为最根本的美国传统,不仅决定了美国早期历史的发展方向,而且对美国宪法中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乐强 《江汉论坛》2005,(11):46-50
宗教上的绝对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与宗教多元的处境始终充满张力.英国比较宗教学者约翰·希克以自己的特殊经历和批判反省式的学术研究,洞察到宗教上的绝对主义和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对人类和谐生存的严重威胁,构建了宗教多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旨在超越宗教价值取向上的绝对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谋求信仰者间的平等关系与宗教和平关系的建构,这种努力的结果导致其理论具有基础主义、宇宙乐观主义和普遍主义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理论陷入困境的根源之所在,它预示着宗教际问题的解决需要走多元化之路.而张扬宗教多元主义、谋求宗教对话和宗教和平关系的建构本身需要参与到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的互动之中,走多元化之路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盐业契约是指有关盐井开凿以及盐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契约规范的总称,这些规范在中国契约法律制度和盐业文化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盐业合伙契约作为一种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资本组织形式,其债务清偿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合伙债务清偿的特点,从合伙债务清偿的常见类型出发,分析“井债井还”这种盐业合伙债务清偿的独特模式,对于理解合伙债务清偿制度分类的科学性及多样性,完善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渗透是境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破坏祖国统一,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渗透具有六方面显著特征: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手段多样性、组织秘密性、破坏严重性。政治恶毒性是宗教渗透的核心特征。文化侵略性是宗教渗透的内在本质。宗教渗透活动的政治恶意性与文化侵略性是结伴而行、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是宗教渗透区别于正常的宗教交往和宗教传播的最根本的特征。活动国际性是宗教渗透的直接表现,策源国往往结成宗教渗透同盟。手段多样性是宗教渗透的外在形式。组织秘密性是宗教渗透的基本前提。破坏严重性是宗教渗透的题中之义。抵御宗教渗透,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认清这些特征有助于实际工作部门正确合理地处理宗教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在维护政治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经济改革的,从而形成了政治单一制和经济联邦主义的二元化中央-地方关系.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可能具有依附性甚至侵害性,结果就是社会不公正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必须首先更新关于政府的观念,倡导"善治型政府",并以一系列的政治建设和行政改革矫正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建立一个实现社会公正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