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满族及其先民使用的传播符号主要是原始符号以及满语和满文.其中以原始符号的使用为基础形成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标记、结绳记事、投物记事、填物记事、配物记事、鹿骨、神石为凭、图画、象形文字、火信、契刻记事等.这些传播方式在满族及其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语是满族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基本媒介,以满语为基础形成的萨满神谕和满族口传说部等是满族重要的史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满族的发展,满文又得以创制,并广泛应用在档案记载,典籍翻译以及许多碑铭、印玺和钱币上,成为满汉交流、中西传播的重要符号.  相似文献   

2.
清代满族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巩固对汉族的统治,把满语满文定为国语国文,企图在全国实行满语满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官方刊印了大量的满文图书。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满文官刻图书异常发达。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强大动力下,满族汉化非常严重,满语满文不仅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反而被汉语汉字所替代,满文官刻图书从鼎盛走向了衰落,语言渗透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3.
明代末年,以女真族为主体形成的一个崭新的民族——满族,崛起在中国的东北。十六世纪末,满族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满文(亦称清文),1632年又进一步改进了满文,使之臻于完善,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满语文处于“国语”、“国书”的极为优越的地位。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族统治者入关前,就用满文书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其中以解放前发现的《满文老档》最为珍贵。1644年入关后,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满文使用的最盛时期。这个时期的满文,对外代表国家,如清政府往  相似文献   

4.
满文创制为满文出版传播活动创造了条件,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崇德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户部关于禁止官民栽种和吃卖丹白桂(烟草)的通告,雕印精美,是现知存世最早的满文雕版印刷品.  相似文献   

5.
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以后的《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问世,到一九八五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金瓶梅词话》(节本)的出版,时光流逝了三百五十余年。在这段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金瓶梅》一书,虽屡遭禁毁,但禁者自禁,刊者自刊;其间,词话本、《新刻绣象批评金瓶梅》本、第一奇书本以及名目繁多的“真本”、“古本”、“足本”等删改本和影印本,总计不下四十种,这还不包括满文译本及各种外文译本在内,更不包  相似文献   

6.
藏书楼作为典藏古代文献的特定场所,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促进近代编辑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明清藏书楼及其刊刻出版历史是最为活跃、最具个性的时期。此期形成众多著名出版中心及刻书业集散地,刻书内容包罗万象,精校精刻久负盛名;影刻技术使影印本成为重要版本类型,且活字、套版及版画印刷术都有长足进步,呈现出版技术多元化状态,对近代出版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明清重视文化成果的典藏整理、编纂及出版,编辑出版业进入创作旺盛期,刊刻出版了量多质优的文化成果,可谓我国手工业印刷之集大成,对典籍保护与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藏书楼为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对中国出版之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随着满族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交往的不断扩大,满族人民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乾隆时期,章嘉国师若必多吉在清朝上层的支持下,兴建满族寺庙,翻译满文经典,创制满文经咒新字,不仅为保存、弘扬佛教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加速了藏传佛教在满族社会中的传播,促进了满、藏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满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明实录》、《大明会典》等史料的钩沉,勾勒了明代敕纂修图书的运作机制,明确了明代内府刻书是由图书编纂、审定、刊刻、装帧、发行等一整套业务流程构成的国家级出版活动,其实质是明代皇家的刻书。太监在明代内府刻书中只起到了司礼监刻书与其他机构所刻书版的管理职责,与内府刻书质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风起云涌,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私家刻书群体,取得了较大的刻书成就.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群体特征主要有:其一,家学渊源的世家望族,造就了一批私家刻书群体;其二,官宦学者、名宿乡儒是私家刻书群体的主流;其三,刻书家群体的出版理想与文化追求促使刻书家群体的崛起.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群体的文化贡献主要有:一是搜求、辑刻、保存古代典籍,传承学术文化;二是创作和传播优秀学术成果,促进学术文化发展;三是精刻细雕,改进提高刻印技术,促进了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康熙朝御用玻璃厂的文章已有见于出版的期刊杂志,但对于清以前以及清康熙朝玻璃厂建立之前宫廷内是否存在御用玻璃制作机构尚无定论.从相关史料及文献以及康熙朝御用玻璃厂成立前后宫内状况来看,笔者认为元、明两朝大内是设有管理御用玻璃制作机构的.而在清初康熙三十五年(1696)玻璃厂建成之前宫内也已经存在玻璃尤其是光学玻璃的制作.康熙成立玻璃厂应是慕西方先进科技使然,以优质光学玻璃及工艺先进的玻璃制品满足于朝廷及自身的实际需求为目的.皇家玻璃厂的设立,是康熙帝积极学习西方科技的又一重要作为,在中国玻璃发展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