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中央扩大会议到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前的七年多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三次“左”倾错误,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任何错误的发生,都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连续发生三次“左”倾错误,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反思、总结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教条主义严重错误的教训,在革命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历程中发生的“左”倾错误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批评、反思和总结“左”倾错误的主观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反思和总结在革命道路上城市中心论的“左”倾错误,创造性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反思和总结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排斥中间阶层的“左”倾错误,形成了争取最多数同盟军的统战理论;批评和反思在组织问题上宗派主义的“左”倾错误,形成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试析庐山会议转向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夏天召开的庐山会议,是我们党在纠正“大跃进”“左”倾错误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曲折。这次会议从开始纠“左”到后来反右,来了个180度的转折,使原来的“左”倾错误发展到更严重的程度。庐山会议转向,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4.
从1927年10月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成立,到1935年末中共满洲省委被撤销这一时期内,在我们党内曾发生了三次“左”倾路线错误,这三次“左”倾路线对东北党的组织都产生了影响。对满洲省委贯彻执行中央路线的过程应实事求是,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左”倾路线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发生过三次左倾错误,这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包括:发生在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第一次左倾错误,以瞿秋白为主要代表,特征为左倾盲动主义;第二次左倾错误发生在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主要代表,特征为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左倾错误发生在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主要代表,特征为左倾教条主义。这三次左倾错误连续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给党和革命都带来巨大损失。本文试图将这三次左倾错误路线进行比较,进而简要分析它们三者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又有哪些相同、联系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一)张闻天“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由来;(二)评价张闻天的功过要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分析;(三)对于张闻天所犯的错误要具体分析;(四)为什么张闻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较正确;(五)对张闻天犯“左”倾错误的重新评价.提出张闻天在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出发前这一时期,犯了执行王明“左”倾路线错误.这个错误与他在这个时期所做的较正确的事相比,是次要的。他在这个时期的思想方法是求实的,而不是教条的.他犯错误主要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时期的“左”倾思想探析翁有为大跃进时期的“左”倾思想,上承1957年的反右斗争,下启1959年庐山会议党内错误批判彭德怀及其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内领导层认识分歧和“左”倾思想发展的关键点。因之,对大跃进时期。左”倾思想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的行动轨迹表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主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即白区工作。期间,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毛泽东、朱德等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开创的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等苏区,遭到了国民党蒋介石的一次接着一次的反革命“围剿”。白区无疑笼罩着白色恐怖,党的工作和群众斗争环境更为恶劣。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路线错误被纠正以后,早已存在的“左”倾错误增长起来,并且连续三次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代表人物都提出和推行了“左”的一套;在关于白区工作的策略指导上,他们在敌人统治力量强大、革命力量遭受  相似文献   

9.
中共早期几乎接连发生了三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灾难和无以估量的损失。三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曾犯过三次"左"倾错误。这三次"左"倾错误的共同点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或共产国际的决议教条化;未能科学分析中国国情,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而盲目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形势,不顾实际坚持"城市中心论",使党的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损失。但三者又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错误的危害程度以及纠正错误的方式上存在各自的特殊性。通过对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们党内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的代表。王明等人打着反对李立三“左”倾错误的旗号,推行更“左”的错误路线。他们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夸大民主革命中反资本主义、反富农斗争和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成份”的意义,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他们不承认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和长期性,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和党在全国范围的“进攻路线”。他们轻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农村游击战争的极端重要性,一味追求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梦想以此达到所谓“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王明的这些主张,超越了革命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可能,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一九三五年一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出现了新局面。在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12.
194 7年 10月开始的解放区新一轮土改 ,是一场强大的社会动员 ,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土改中发生了破坏工商业的严重“左”倾错误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当年 12月开始的纠“左” ,不仅制止了继续“左”倾 ,也为强化政策观念 ,保护工商业 ,平稳接管城市 ,作了必要的思想和政治准备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后 ,王明立足于教条的“城市中心论”,在有关抗战形势、抗战道路、抗战战略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左”倾观点。王明的“左”倾抗战观迎合了当时党内高涨的民族情绪 ,在 1937年 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多数通过 ,第二次王明路线上台。但是 ,以后 10个月的抗战实践 ,证明了王明抗战观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①这一英明论断,给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反倾向斗争指明了方向。“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民主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57年开始的20年的“左”的错误,特别是10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党和国家带来了特大灾难。为什么“左”的东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居于党内统治地位,以至于在改革开放了…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对于纠正党内第二次“左”倾路线起了一定的作用。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指出,三中全会“纠正了立三路线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极左估计,停止了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恢复了党、团、工会的独立组织和经常工作。”我们一般的教科书、论著等也都认为,这次会议“基本结束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其不足之处只是对立三路线存在调和主义倾向,果真如此吗?六届三中全会真的对“左”倾错误进行认识和克服了吗?如果三中全会已解决了“左”倾路线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王明一伙在米夫等人的支持下取得了党中央的领导权,开始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全党的统治时期。此时,善于察言观色的康生,投靠了王明,从中央组织部秘书长被提升为中央组织部长。从此,他成为王明“左”倾路线的积极鼓吹者和推行者。一九三一年,刘少奇同志任党中央职工部长,并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的职务。他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在理论与实践上同康生的“左”倾错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就刘少奇同志在“二战”时期关于工运的形势和策略、如何领导罢工、以及正确对待经济斗争等问题上,同康生的斗争情况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张闻天从苏联回国后,追随王明路线,在理论上政治上犯了比较严重的“左”倾错误。张闻天在福建事变和广昌战役问题上与博古等人的分歧是其思想转变的契机。在中央苏区的后期,张闻天与毛泽东日益接近以及他们之间的多次长谈“是非常重要的”。长征初期,张闻天、王稼祥和毛泽东结成中央队“三人集团,”为打破“左”倾营垒提供了重要条件。毛泽东在谈到遵义会议时说,没有张闻天、王稼祥的赞助,“遵义会议的成功是不可能的”。《遵义会议决议》标志着张闻天最终挣脱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85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革命战争在党的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27年蒋介石叛卖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既取得巨大的成功,也经受了1934年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和中共中央不得不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着重从军事上批评和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使红军和党中央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论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党内连续出现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左”倾错误的社会、历史、组织、国际和思想五个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确分析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阶级关系,是正确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对中国革命的成败关系极大。然而,共产国际指导思想的“左”倾,对中国阶级关系分析的失误,导致中国共产党连续产生三次“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