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最近三十余年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不复存在,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形成。 人口转变包括死亡率由高变低和出生率由高变低两个方面。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以上降到10‰以下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出生率从七十年代初的30‰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3日在辽宁大学召开。这次会议得到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中国人口学会、辽宁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辽宁大学的支持。会议代表50余人,收到论文40余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 1.分析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成绩、形势和任务。代表们认为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回升,应该到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决定因素和计划生育的先决条件中  相似文献   

3.
生育指标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作生育指标的动态分析或者比较不同地方的生育指标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出生率的影响 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生水平,结合死亡率可分析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但用出生率说明生育水平时要考虑年龄结构的影响。出生率=育龄妇女(普通)生育率×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出生率受普通生育率和育龄妇女比例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用出生率分析生育水平时要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以上海市卢湾区资料为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1960年最低(21.37%),1980年高达29.76%。用1951年人口构成算得的1960年校正出生率为28.63‰,比1960年实际出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欧洲人口出生率不仅是全世界最低的,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研究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历史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处于人口转变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过程现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历史,可以发现,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从自然生育到家庭限制的过程。从欧洲各国发表的全国普查资料进行研究称之为宏观角度研究,从天主教、基督教等地方教区对每个  相似文献   

5.
1.人口再生产类型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把人口再生产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原始的(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传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自然增长率)、现代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这三种类型分别与采集狩猎经济、农业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经济相适应。从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时期内成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正在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类型转化。  相似文献   

7.
一 人口转化论 人口转化论的历史可追朔到20世纪初期美国人口学者汤姆逊,(Thompson)于1929年根据世界一些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历史资料,把世界各国人口增长变化水平区分成高、中、低三种类型。1945年诺特斯坦(Notestein)又对此加以发挥,将这三种类型归纳为人口发展三个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高增长潜伏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化增长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下降稳定期。由此产生了人口转化论。图1是人口转化论的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都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经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最后完成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人口转变的结果是,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人口发展老龄化。这是人口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中国也不能例外。由于我国自七十年代起,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生育率显著下降,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更快更猛。不仅大城市,而且小城市也面临人口老化问题。笔者通过许昌市的人口发展状况,就这个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正> 在中国人口学会的支持和资助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杭州大学人口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四川省人口研究所、江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于1990年10月12—16日在江西举行。会议以影响中国人口出生率的社会因素分析为中心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口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是人口统计学中重要的指标。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制约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在理论上是清楚的。可是当我们把人口出生率与婴儿死亡率放在一起考察的时候,立即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它们之间构成一条很有规律的曲线。这使我们相信在人口出生率与婴儿死亡率关系方面仍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口的高龄化 在近代社会以前,人口动态是多生多死,到了近代社会,人口动态就是少生少死了。从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动态向近代社会的人口动态的转变,称为人口革命或人口转换。一般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而引起人口转换,这多见于各国的人口历史。人口转换过程的前一阶段,首先是死亡率的下降,这是由于社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医药和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的下降的缘故。可是,在这个阶段的出生率却依然保持着高水平,所以,当人口动态成为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组合时,其结果便造成人口的增加。随着人口发展的变化,不久就到了人口转换过程的后一阶段,这时出生率也下降了,死亡率和出  相似文献   

12.
大家知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计算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其出生率减死亡率。但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人口实际自然增长率,它具有出生率与死亡率指标共有的缺点,特别是受这个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两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时,常常用标准化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借以消除两个人口由于年龄构成差异而带来的影响。如果将标准化出生率减去标准化死亡率,即得到标准化的自然增长率,也可以用于两个人口之间的对比。但是,这种对比,仍然是由我们所选定的那个标准人口的年龄构成来决定,它并没有反映出这两个人口本身内在的自然增长率水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以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旧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状况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再生产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人口再生产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类型为主的同时,有的民族人口仍然处于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再生产类型,甚至在某些地区、某段时期,还处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负增长率的特殊类型。例如40年代吉林省朝鲜…  相似文献   

14.
"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本文首先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时期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并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的人口问题的解决特别是计生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人口统计角度对人口老化的研究很多,一般认为:人口转变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转变,即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过程,出生率下降决定了人口老化现象的出现,它对老化起着主要作用。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化是否有影响,似乎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有人说死亡率下降导致人口年轻化,也有人说死亡率下降导致人口老化。除了出生、死亡以外是否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影响人口老化呢?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认识中都很模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孙文  张再生 《南方人口》2002,17(2):14-18
二十世纪末 ,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本文首先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时期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并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过去十几年里,西欧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一直在下降。1960——1975年间,欧洲共同体国家的人口增长了11%,从二亿四千一百万增加到二亿六千七百万。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西欧人口到1900年将达到二亿七千三百万,仅比1975年增加2%。这一新的趋向,正在引起西欧各国政府的重视。 西欧人口增长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人口死亡率提高。1975年英国、意大利、西德的人口死亡率分别是1.18%、1%、和1.21%,而1950年这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却是1.17%、0.97%、1.05%。死亡率提高原因就在于人口比率中老年人的比重增加。所以有的国家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然而,人口增长率下降的最重要原因则是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事实上,这不仅是西欧特有的现象,美国、日本的出生率下降幅度更大。出生率下降一方面由于育龄妇女的人数减少,另一方面也因妇女们更愿意少要孩子,甚至不要孩子。 根据西德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来推算,西德的人口将从1975年的6,200万减少到1990年5,800万。如果按这样的下降幅度,到本世纪末,西德人口将减少  相似文献   

18.
陕西汉中地区控制人口数量,调节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出生率由七二年的32.48‰,降到八三年的14.2‰,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2.11‰下降到6.7‰。十一年来全区少出生43.8万人,其中三中全会以来五年少出生24.6万人。全区人口状况发生了六大变化。第一、人口发展趋于平稳,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向稳定型过渡。初步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的转变。全区  相似文献   

19.
一 概况 台湾已经顺利完成了它的人口转变过程,其人口增长的特征已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化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1905年,台湾的人口总数仅有300余万,到1950年总数已增至760万,1986年再度增至1950万。短短81年中,人口增长5倍多,年平均增长率为6.6%。  相似文献   

20.
一、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的关系理论 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一个最重要的结果,即死亡率下降了,但出生率最终会下降得更多,以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了,我国台湾省从1952至1979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人口出生率也已从1952年的46.6‰降到了1979年的24.4‰。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出生率下降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发现,在一些国家中,家庭计划政策并未使出生率明显下降,与此相反,在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政府并没有进行生育方面的干预,出生率却明显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生育能力的父母自愿限制家庭里孩子的数量,这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济问题。经过研究和探讨,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