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华蓥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富民强市”战略目标,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注重质量、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2.
2008年,会理县就业局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为重点.以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为保障,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促就业.着力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努力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和素质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参与“8·30”会理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圆满完成就业再就业等各项目标任务。截至年底.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72人,占年计划的227%:再就业698人。占年计划的233%:“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164人.占年计划的182%:城镇登记失业率1.36%:有组织劳务输出1038人.占年计划的346%。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泸州市就业部门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引导和援助力度.以落实“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抓手.集中力量推出系列活动.营造就业服务声势与氛围.让就业春风温暖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4.
李波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8,(6):F0003-F0003
今年以来,巴中市巴州区就业局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进城务工,帮你解难”、“回乡创业,我们积极扶助”、“失地不失业,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失地农民就业解困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和慰问信10万余份,法规政策手册5万余本,“春风卡”8万余张,发布用工信息500余条,  相似文献   

5.
遂宁市船山区就业服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就业局直接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为重点,以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为标准,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失业保险、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劳务开发等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地完成了2006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613人,占目标任务的120%,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4125人,占目标任务的118%,“4050”困难对象再就业917人,占目标任务的127%,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320人,占目标任务的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9%以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劳务产业是巴中的支柱产业。搞好劳务开发.发展劳务产业,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贫困山区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三个转变”,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就业是人们生存之计、生存之要.人以劳动、就业为谋生的手段.“民以就业为本”。那么怎样才能够促进就业呢?就业要以教育培训为本。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西充县就业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抓好“促进就业”这一民生工程,构建劳动者“和谐就业、理性就业、体面就业”的良好氛围,以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以落实优惠政策为保证,以鼓励引导扶持广大城乡劳动者就业为基础,以统筹城乡就业和公共就业服务为手段,扎实推进就业促进工作,取得了成效.落实就业促进政策“不遗余力”.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落实持证人员有关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利用乡镇(社区)就业工作平台,为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返乡农民工等建档立册,实行动态管理,提供跟踪服务,促进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人手,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增强创业信心,努力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帮到底”.大力开发公益岗位,积极开展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巴中市巴州区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严峻的困难面前,巴州区就业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置,坚持人本服务理念,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执行力为先导,以扩大就业再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为保障。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实行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去年,区政府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区就业局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19日至2006年1月23日,我省启动了“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为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困难群体的氛围.全省21个市州劳动保障部门深入基层、礼区对“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失业农民.已就业尚未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未就业的“4050”人员,未实现就业的并轨人员进行逐一摸底调查,了解掌握其生活状况、就业愿望。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2005,(2):42-43
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化,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在总结2004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定于2005年元旦、春节期间,继续在全国开展以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稳定您的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以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为突破口,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2005再就业援助月”活动。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今年以来.巴中市充分依托社区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再对“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实施再就业援助.较好地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该市重点乡镇、街道和社区都建立了再就业救助站,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开发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1227.个.在巴州镇水井街建成的“再就业商贸一条街”一次解决了180名特困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相似文献   

12.
图说     
为切实帮助“4050”人员、农民工有创业就业意愿的困难群体实现创业就业,今年以来,宜宾市南溪区就业培训中心针对这部分群体开设了“创办你的企业”(SYB)创业培训以及“安装电工”、“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使参训学员学到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能技术,从而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南充市按照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的要求,从健全制度入手,以整合和动员社会资源为基础,以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手段,通过组织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开展人本服务大讨论、召开就业“新三化”建设研讨会、“南充就业”网站开辟专栏等工作,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并取得初步实效。  相似文献   

14.
公共就业服务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由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它是政府通过就业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直接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规范、专业、高效”,应是公共就业服务的落脚点,也是实现文明化就业服务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15.
苍溪县就业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利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进程.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圆满完成2006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西充县劳动就业部门按照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大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创业促就业”成为各项的重要抓手。一是广泛开展“创业促就业”系列宣传活动。把优惠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二是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整合培训资源,以县就业训练中心、县职业中学等7家培训基地为平台.对有培训要求和创业意愿的求职者实行定向培训或订单培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立足市域产业实际,确立了“产业发展为基础,搭建平台为载体,完善机制为关键,促进就业为目标。致富群众为根本”的就业工作思路,提出了三年建成充分就业市的奋斗目标.着力破解就业难题。今年全市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36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失地农民实现就业13704人,就业率达84.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城乡充分就业正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龙泉驿区全民创业促进行动最近在该区洛带镇五凤广场拉开帷幕。 由龙泉驿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全民创业促进行动。以“全民创业、富民强区”为主题,在全市率先实施,是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又一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和《就业促进法》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9.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6,(5):F0002-F0002
近两年来,江油市劳动保障局把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作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工作重点,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变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变业再变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温江区残联为使残疾人有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实现自立自强,为残疾人就业搭建的有效就业平台,建立完善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成立了“温江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建立一支思想好、工作作风好、懂业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队伍。全面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