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王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X指出:“农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这一论述明确了两个前提,即实行农民养老保险一是要具有“条件”、一是要强调“自愿”。实际上,《决定》中已把坚持“自愿”定为开展农民养老保险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重要决策.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把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从出现的频率来看,除了“改革开放”一词之外,“农民工”可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并不奇怪,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任何问题都必然与农民有关。农民虽然一直是中国的弱势阶层,但“农民”一词却在中国主流话语中高频率使用。从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到晚清洋务运动以后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快速推进工业化、人民公社化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劳动力的大解放,都反映出中国农民作为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断地在改写中国历史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关于医生的幽默1.误会一位农民请回一位医生给妻子看病,医生在屋内诊治,农民在室外等候。不久,医生探头来问:“有扳手吗?”农民递上扳手。一会儿,医生又要锤子。农民终于害怕了,忍不住问:“我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说:“现在还不知道,我的药箱还没打开呢...  相似文献   

4.
东方 《当代老年》2009,(4):12-13
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两位农民歌手成了此次晚会最大的“黑马”:一个是黑龙江种粮大户马广福,另一个则是辽宁大连“养牛大王”刘仁喜。他们与歌唱家们同台“飙歌”,台风、唱功丝毫不落下风,成了九亿农民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5.
吴镕 《炎黄世界》2013,(2):31-31
瑞芝同志说下农村调查要真调查,不要假调查,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拳拳爱农之心,溢于言表。 与杜瑞芝同志相识相知,缘于农村工作。我们都一辈子献身“三农”事业。我国没有农会,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被我们戏称为中国的“农民议会”,“议长”是农口老领导杜润生同志。那时会开得很长,有讨论、辩论和争论。记得1981年农村工作会议从北京开到天津,有半个来月。会上发言的勇敢者杜瑞芝同志堪称第一。会后起草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反响特好。农民说吃了“定心丸”。胡耀邦同志说今后每年都发个一号文件讲农村、农民的事(那时还没有发明“三农”这个词)。  相似文献   

6.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全国网友在线聊天,我虽说没机会直接向总理提问,但十分在意面对网友所提出的几十万个问题,总理挑哪些来作答。涉及“三农”的问题总理一共答了4个,其中之一是啥时候农民也能有社会养老?总理作答:“今年开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要启动试点,力争当年在国内形成10%的覆盖面。”总理所承诺的农民养老,指的是改亿万农民由“养儿防老”为社会养老,系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一旦这张大网编织完毕,那可是惠及中国广大农村的老人,真是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7.
以“写农民,为农民写”为旗号,以“一辈子深入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忠实的代言人”为誓言,浩然被许多人记住了。  相似文献   

8.
周庆举 《现代交际》2011,(12):35-35
涉农职务犯罪是指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的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涉农职务犯罪呈现多发趋势,严重侵犯了农民利益,造成了政府公信力在农民群体中的下降,成为引发群体事件的不安定因素。本文主要对涉农职务犯罪的案发规律和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很长时期内,这些人只能被冠之为“准市民”。现在,很多地方只注重经济等“硬件”的发展而忽视一些配套的“软件”建设,这使得“准市民”的道德状况呈现一种二难困境:他们既带有农民的色彩又在艰难地适应市民的道德准则。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道德状态”,如,知行脱节,道德失范,道德评价不公正,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准市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农民“讨”会成新平近日下乡,一老农拦住我说:“城里人一年四季忙开会,可我们10多年没开个会了,多想听听上头的声音……”衣民“讨”会,事出有因。据调查,目前农村部分村组一年到头没开一次会,有的甚至10多年不召集农民开会。如此这般,上头的政策、法律和农业...  相似文献   

11.
感动 《老年世界》2013,(12):1-1
从前,我国南方的农民在水田里种植一种叫“菰”的粮食作物。因为菰米在当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它与稻米、小米、黄米、小麦和豆子一起被称为“六谷”。  相似文献   

12.
对于9亿中国农民来说,“小康”是温饱之后又一八美好的期冀。到2000年,农村居民能否真正过上富足、充实的小康生活?中国农民距离小康生活究竟还有多远的路程?中国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队长张新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居民生活已经脱离贫困状态一进入温饱阶段。中国农民迄今已向小康生活迈进三分之二的里程。“但是,剩余的三分之一是程却是弥足艰难的。”张新民称.在本世纪最后6年中实现小康目标.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张新民认为.面临的难点有四:一难: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缓慢,距农村小康标准差…  相似文献   

13.
袁隆平轶事     
谭士珍 《老年人》2008,(8):22-23
袁隆平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研究离不开稻田,他和农民一样在泥里水里劳作,他曾自称:“我也是农民,只是在农民前加上‘知识’二字。”  相似文献   

14.
干净整洁的宝石大道,十里丰收的干亩荷塘……一幢幢门前挂着“十星级文明户”牌匾的楼房掩映其间。这里是全国“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发祥地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罗家坡村三组,今年67岁的张永刚,曾担任过村第一、第二届村委会主任,是“十星级”的首创者,从他身上见证了一位乡村农民“追星”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养老,在我国农村向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几千年来,人们固守的是“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然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后,家庭结构不断小型化,“4—2—1”家庭大量出现,农民已不能完全靠子女养老了。那么,农民明天靠谁来养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唯有深入农村实际“解剖麻雀”。在江西赣南老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也日趋多样化。不少老人一讲起养老,心里流露出了比以往更多的自信和轻松。耕山养老:绿色银行遍乡村在安远县,近年来,掀起了开发…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活动的解释框架目前主要有两种,即斯科特的“日常抵抗”和李连江与欧博文提出的“依法抗争”。美国著名的农民研究专家詹姆斯·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抗与生存》中,从东南亚农民的反叛与起义问题入手,探究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冲击,用“生存伦理”这一重要概念来强调生存规则的道德涵义,并提出了农民“日常抵抗”这一重要概念。“依法抗争”则是李连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两位老人之间的约定。尽管一方是13亿人民的总理温家宝,而另一方是一辈子面朝黄土、“侍弄玉米棒子”的地道农民苏洪喜,但这个约定已有五年,并且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8.
柳萌 《现代交际》2004,(2):46-47
我高兴,我是“农民”。封我如此桂冠的是老作家李国文。 倘若倒退30年,就是在“文革”运动中,国文老哥一不小心,混上个“工宣队”队长什么的,他能慷慨地封我个“农民”的美称,我一定会乐得屁颠屁颠的,因为那时工农兵特别吃香啊。遗憾的是那时国文和我一样,还正在被专政的人堆里劳动。那么,现在他为何把我封为“农民”呢?我想,一是他觉得我“抠门儿”,一是他觉得我“太土气”,很有点旧式农民的味道儿。可是您还别说,我还真的没脾气,因为我有我自己的表现在,事实真的无法抵赖。得,只好认了。  相似文献   

19.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要破解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实属不易。不过.中央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由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农民的“苦”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农村的“穷”开始改观.农业的“危险”之势也有望得以扭转或遏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推行和产生效益。假以时日.或可期待“三农”问题有获得大的解决的一天。  相似文献   

20.
北方 《女性天地》2007,(5):19-21
大饿难当,打工仔为一份饭当“绑匪” 俞春波今年30岁,河南省泌阳县人,父母都是农民。1996年,俞春波高考落榜,此后就一直在家务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