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皮币考辨》(以下简称《考辨》),颇多启发,但对作者的某些观点及考证方法有不同看法,愿提出向作者及识者请教。首先需要声明的是,笔者同意皮币不是货币的观点。这里所要辨析的,主要是《考辨》的论据问题。《考辨》认为:“皮币不仅不是最早见于汉,而且竟然全无货币之意,皮币货币说完全是对《史记》中一段史料望文生义而致。”为了有助于正确地理解这段史料,特将《史记·平准书》中有关皮币的文字录之于次: “……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造钱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  相似文献   

2.
皮币与五铢钱是经济史家们最为热衷的两种汉币。五铢钱,今有文物,不必赘语,皮币也似乎早成定论。《辞海》“皮币”条目曰:“皮币,汉代一种钱币。”数十种高校教材与秦汉史也用之不疑,就连许多货币史专著也把皮币与汉币扯在一起,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肖清先生《中国古代货币史》为例: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又更铸三铢钱并造皮币及白金币……武帝实行的皮币及白金制度,虽然为时极短暂,然而在我国币制史上却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国古代纸币的前驱。”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回鹘传》卷217下,载有:崇德可汗死后,其弟曷萨特勒立,唐“遣使者册为爱登里罗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赐币十二车”,其实“赐币十二车”的说法是很值得怀疑的。《旧唐书·回纥传》卷195在叙述同一件事时是这样记载的,长庆元年(公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为解决战国时期经济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本文只就其中的《金布律》来谈谈有关布币的三个问题。布币的实体是布匹根据先秦两汉文献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种货币中,有一种叫做“布”的货币。这种布币的实体是什么,汉魏以后的人就不甚明白了。有些古钱学家把铲形铸币称为“布币”,认为古文献上讲的布币就是这种铸币的名称。这种看法,长期被人相袭沿用。解放后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一书(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图录部分的闽浙赣根据地货币中载有大革命时期闽北苏区铸造的两种银币。一种正面中间是地球、镰刀、铁锤图案,周围有“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决战临时军用币”字样,另一种正面中间是列宁头像,上面铸有“中国苏维埃”五字;两种银币背面相同,中间为“竟圆”两字,壹圆上面有“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字样,下面铸“一九三四年”五字;所有文字都是从左到右排列。前者即所谓“临币”,后者即“列宁币”。而(中国钱币》1985年第4期发表了钱杰《谈惊闻社钱币私制的苏区银元》,认为“闽浙陆…  相似文献   

6.
杨宽先生曾作《“贽见礼”新探》一文。此文虽不乏新见,但也颇多疏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贽、币的模糊。这一疏失在一定程度上给后来的古礼研究带来了混乱,有必要对它作一补正。一币,是礼物的通称。贽属币的一种,它使用于一种特殊的典礼。当人们初次相见,或有要事相见,来宾都要按照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说“落英”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句话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记”中。其中“落英”-词,历来的说解者均作“落花”解释。未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为“落花”;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只注“英”为“花而对“落”字不注,估计是因为选注者认为“落”字是一个常训字的缘故;全日制初级中学课本也注为“落花”,总之,诸多选本的意见没有分歧,一致认为“落英”就是“落花”。但是,统观全文,疑窦顿生,以飘零之落花,作为桃源洞外的主景,总感到有背于作者的本意,把“落英”解释为“落花”,笔者认为有欠恰当,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8.
一近年来,出土了一批蔡国铜器,铭文上有一个“■”字,很难弄清楚。经过许多古文字学家的努力,较多的同志认为:这是一个“(?)”字,是“(?)”的繁体,“吕”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较多同志认为:是蔡昭侯的名。蔡昭侯名“申”,那么,“(?)”就是“申”了。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写了《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指出:“(?)”与“申”,古声近通用。另一个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略持异议,他在《蔡器三记》里说:“小篆之卵与申字形近易混,《蔡世家》昭侯名申,当是卵字之误。《番生(?)》的‘朱(?)’,《毛公鼎》作‘朱(?)’,即此字。”《说文》云:“亂,从(?),(?)亦声。”亂,《集韵》、《韵会》、《正韵》并云:“卢玩切。”而卵呢?《唐韵》云:“卢管切。”二字声本同。陈先生之说,正好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9.
“抱布贸丝”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以下称《古代汉语》)注:布:指布币。上古用布作货币。”各家注诗者多如此解,实为误解毛传。毛传:“布,币也”。“币”的本义是“布帛”,《说文》:“币帛也。”《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币”、“帛”同义连用。虽然汉代“币”已有“货币”义(参郭锡良等《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上)72—73页),但毛传用的是古本义,不是用的引申义。孔疏云:“此布币谓绵麻布帛之布,币者布帛之名。”可谓得之。其实,布帛在历史上并未充当过货币参杨琳《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  相似文献   

10.
<正> 《论语·子路》篇“必也正名乎”之“正名”二字的词义,自汉以来,即有二说。多数学者认为“正名”即“正名号”或“正名分”:郑玄则说:“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皇侃《论语义疏》引)我赞同郑玄“正名”即“正书字”之说。清人江永说:“孔子‘必也正名’,盖必形、声、义三者正,而后可言可行也。亦必本义明,而后形、声、义三者可正也。”(《说文解字段注后叙》)江氏此说,为“正名”即“正书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联系《论语》所产生的时代,我们发现“名”训“字”者,不乏其例: 《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注云:“古者曰名,今世曰  相似文献   

11.
楚国的金属货币,在币形,币材、币值、币文诸方面,都别具一格,有异于同时代其他各国的货币,从而自成体系——楚币系统,成为“楚文化”在经济领域最明显的特征。币形,是货币的外在特征,是考察一种货币的入口处。我们就从这里进入对楚币的探讨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冯梦龙和三言》一书在原书第三次印刷时,著者增添一段文字:“一六三四年,冯梦龙又辑成《智囊补》一书。现在传世的只有《智囊补》一书,《智囊》则尚待发现。”(见第九十四页)此说实误。实际《智囊》一书现还传世:上海图书馆即藏有明刻本《智囊》,为二十八卷,半叶九行,行二十字,评十九字,题空二字,前有张明弼叙、沈几叙及冯梦龙自叙。据笔者所知:明刻本《智囊》,上海图书馆有,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也有。又,关于《智囊》和《智囊补》的关系,有人认为“《智囊补》不过是增订性质的重编本,而不是续编本。”更有甚者进而指出“《智囊补》实际上是《智囊》的‘增订版’,《智囊》的内容已全部为《补》所囊括了。”然而,两说均不符事实。笔者在上海图书馆有幸见到了明刻本《智囊》和清刻本《智囊补》两书,对其进行了统计和核对。从目录看,《智囊》和《智囊补》同为十部二十八类;不同的是,《智囊补》将《智囊》“捷智、术智”两部作了次序前后的调整。从篇目看出,《智囊》为九百六十八篇,《智囊补》为一千一百  相似文献   

13.
“开元通宝”(下称“开币”)多认为是唐玄宗铸钱,其实不然。清代纪昀在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说“此钱唐初所铸,欧阳询所书。其旁微偃月形,乃进腊样时,文德皇后误掐一痕,因而未改也。其字当回环读之,俗读为‘开元通宝’,以为玄宗之钱,误之甚矣。” 纪文有两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同志在史剧《武则天》附录中断定武则天生在四川广元(故利州),其论据主要是唐朝李义山的一首诗和利州出土的半截石碑。《李义山诗集》中有《利州江潭作》诗一首,题下自注:“感孕金轮所”五个字。郭老说:“金轮是指武则天”,这无疑问;但他又说:“感孕’是由古代的‘感天而孕来’的,诗与武后无涉”。——这两个说法,我认为很值得研究:(一)从字义上看:“感”字在诗题里常作“感怀”、“感叹”、“感想”解释,“孕”字古义和“赢”相同。  相似文献   

15.
西汉黄金非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史载频率颇高的“金”造成了西汉黄金繁多的现象,黄金属于当时的货、币范畴,却没有成为现代意义的货币商品。在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它离流通手段职能相距甚远,而“金”成为计量符号的演变也说明它尚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  相似文献   

16.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语出《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注家一般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丈人斥责孔丘好逸恶劳。这种解释是不大妥当的。其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语为褒义而非贬义。关键在于其中的两个“不”字。人们大都认为这两个“不”字均为否定词,其实不然,它们均属于语气词。“不”字作语气词的现象不仅在《论语》中有,而且在《诗经》、《易经》、《左传》等书中也屡见不鲜。正如清代训诂学家俞樾说的那样:“古人有用‘不’字作语词者,不善读之,则以正言为反言,而于作者之旨大谬矣”(见《古书疑义举例》)。“四体不  相似文献   

17.
单字“欇”与迭字“欇欇”应有别;“欇”与“(聶木)”形略异而实为一字。“欇”字单用,指虎櫐,即紫藤。详见《尔雅·释木》及清郝懿行《义疏》。这里不必细说。又,《尔雅·释木》说:“枫,欇欇?薄端滴摹吩蛟?“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一名(聶木)。”二书说法有些不同:一,前者为迭字,后者为单字;二,前者意符在左,后者在下。”清钮树玉说:《说文系传》作“一名欇”,《韵会》重一欇字,盖本《尔雅·释木》  相似文献   

18.
论通假实质     
一般把古代文献中用乙字代替甲字的现象称为通假。就这一现象的研究来看,关于其形成原因,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古代字少;关于其形成条件,则异口同声,认为是语音相同或相近。笔者以为,这两个观点均难自圆其说。 唐代的张参在《五经文字·序》中说:“前古字少,后代稍益之;古文经典音字,多有假借。”这大概是“古代字少”说的较早言论,今天时见有人用之作为理论依据。可是搬用者不知,他们是强命假借为通假,实质迫使古人之言就已说,  相似文献   

19.
词头“阿”用于人名(本文称该用法为“阿某”),古已有之。其中的“阿”同“妸”。许慎《说文解字·女部》:“妸,女字也,从女,可声,读若阿。”黄侃《说文笺识四种》:“妸,后世称人于其名上加阿字,阿本作‘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页)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为  相似文献   

20.
享者,亨也     
蒋寅同志的《‘享’乎?亨也》(载本刊1981年第二期)认为,《典论·论文》中的“家有弊帚,享之千金”(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应解释为“家里的破扫帚,(看得)和千金一样”,此见甚是。然而蒋文又据胡克家《考异》“‘享’当作‘亨’”,称此“享”字“为后世改也……此处作‘享’实难解。”对此笔者则不敢苟同。近人黄侃曰:“‘享’、‘亨’古皆通作亯。”今查“享”一般写作“亯”,然亦有写作“(?)”的,下面正是“子”。又见《集韵》:“亨……古作‘亯’、‘(?)’。”隶变以后则统一写作“享”。“亨”字的出现是后来的事。对此,清代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七《墨子·叙》中曾作过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说:“‘享’字隶字作‘享’;又省作‘亨’,以为亨通之‘亨’;又转为普庚反,以为亨煮之‘亨’。今经典中‘亨煮’字皆作‘亨’(俗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