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傲慢与偏见>历来被认为是作者奥斯丁为讴歌女性追求幸福婚姻的不懈努力而作,而伊丽莎白是全书的中心人物,通过对她的形象剖析,展示其爱情婚姻历程,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奥斯丁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2.
黑氏是贾平凹小说中众多女性形象之一,她经历过两次婚姻,由于对爱情的渴求,最终与情人叛逃富裕但无爱的家庭,从一个传统女性成长为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现代女性。她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中国女性自觉意识发展的历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然还有她的双重性格促成。贾平凹对黑氏形象的肯定也蕴涵着他前期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张洁是新时期前十年中女性作家的代表。她以自己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展示,以对女性奉为首位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密切关注而给新时期中国文坛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沉重的翅膀)中,张洁分别塑造了一系列当代知识女性的典型形象,笔者认为,这些形象无碍于其外表的美丑,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张洁通过这些人物,展示了一系列爱情、婚姻和家庭领域里的重大问题:如爱情和婚姻相修离的问题、知识女性理想化的爱情境界与社会现实相矛盾的问题、男性和女性的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外貌、家庭背景、寄宿生活经历、家教经历、婚姻爱情观及女性独立意识六个方面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和她所塑造的人物-简.爱之间的相似点,从而进一步指出:简.爱这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实际上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一生短暂,只完成了六部小说,这六部小说都以女性婚姻为主题,题材虽然狭小,却反映出奥斯丁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奥斯丁笔下的女性婚姻:以结婚为目标的婚姻,以财产为目的的婚姻,虚伪的金钱婚姻,理想中的婚姻等。奥斯丁的伟大正在于她用小小的婚姻反映了宏大的世界,因为她描写的婚姻不仅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金钱本质,还寄托着她对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王熙凤和斯佳丽这两位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她们都是婚姻上的失败者,原因是她们都对父权制所建构的性别角色观念进行了反抗,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导致她们婚姻失败的根源,即父权制社会构建的社会性别结构与普遍存在的男性权力中心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一位离过两次婚、第三次婚姻又濒临破裂的女影星,对她祖母的婚姻竟维持了60年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相信祖母能使她做演员的丈夫爱得死心塌地,因为这位祖母只会洗衣做饭又不十分漂亮。一天,她拿出一张磁盘,这张磁盘是她第一次结婚时,父亲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当时,他父亲对她说,这是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既是一部爱情和婚姻的悲剧,也是一部女性命运的悲剧.爱米莉亚虽是剧中的陪衬人物,却处于全剧中心事件的漩涡里,在戏剧冲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文学批评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为切入点,分析爱米莉亚在父权和夫权社会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崛起和抗争,探讨她女性命运的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9.
根据王海鸰女士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三位女性面对丈夫"身体的背叛,心的背叛或身心的背叛"时,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林母,有着浓厚的"家本位"思想,原谅了丈夫,从而家庭和婚姻得以保存;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林小枫,既有女性初步的觉醒意识,同时在她的心目中又有着浓厚的"夫贵妻荣"的男性文化情结,两种文化因子的碰撞,最终导致了她的婚姻艰难地解体;娟子勇敢地摒弃不忠的婚姻,体现新时期女性自我意识的彰显。三代女性生动地诠释了当代女性婚姻观念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因为三次赖婚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认为她是维护封建礼教和门阀的家长。在此认为老夫人三赖婚姻有维护家族利益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则是她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她对张生这一人物清醒的认识、深刻的剖析。通过人物所处的实际环境和透过张生这一关键性人物来剖析老夫人的行为和心理可以更全面、深刻地解读老夫人形象,对我们重新研读《西厢记》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她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具有独特中国特质的女性形象,还在于她对女性的认识达到了世界的高度。尽管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表达不够系统,理论性不强,但却不失深刻和尖锐。她以自己特有的文学表达发出了和世界顶级女权主义者同样的声音,即"女人是后天形成的","婚姻是一种交易"等,可以说她对女性和婚姻本质的认识与波伏娃不谋而合,而她这种深刻性正是赋予她短暂的艺术生命永恒的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她的出现和存在本身也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2.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爱玛的婚姻和两次情事的解读,论述了爱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爱情观,并认为她所深爱的情人罗道尔弗与赖昂一样都是平庸时代下的庸俗浪漫主义的代表。在爱玛的爱情世界里,不允许有一点平淡,而要时刻充满新鲜感和刺激感。她的悲剧结局为现代社会中一些一味追名逐利和贪图享乐的女性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3.
弗朗索瓦兹是一个职业知识女性,她自由独立,我行我素,拒绝世俗的婚姻模式,甚至拒绝日常的家庭生活。但是她的理智与情感时常处于矛盾状态,她有时很坚强,很自信,有时又为缺少女性特质而不安,所以在她身上仍然体现了女性被动的地位和他者的身分。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汀的六部长篇小说都是描写适龄少女的爱情婚姻。她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乡村,当时的女性由于经济原因只能被动的接受婚姻,但这并不阻碍女性的成长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浮现。本文站在女性主义视角,从四个方面对奥斯汀的长篇小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平 《社区》2005,(8):56-57
张玲,39岁。曾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两个丈夫都酗酒成性,并经常殴打她。结束了两次充满暴力的痛苦经历后,张玲对婚姻深怀恐惧,不知该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十三年,不堪回首的日子看到屏幕上播放她两次不幸婚姻的电视短片时,坐在《心理访谈》演播室的张玲,又忍不住地伤心落泪。一幕幕往事浮出脑海:与第一任丈夫生活5年,几乎天天挨打受气。他爱喝酒,喝完酒回来就耍酒疯。张玲劝说什么,他都听着烦。张玲说轻了受骂,说重了挨打。一个女人撞在丈夫酒劲上,还能有好日子吗?丈夫根本不管张玲平日里对他的百般照顾,总是凭着酒后的蛮劲殴打妻子。就是…  相似文献   

16.
《爱玛》中的人物融入社会现实,依循社会规则,他们的婚姻并不意味着纯粹的爱情而是双方的契约。本文根据18、19世纪英国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分析《爱玛》中的婚姻类型,以爱玛的婚姻为基础解读简·奥斯汀的婚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朱迪斯·朱利安尼一直都有宏伟的梦想。正是这些梦想让她离开了宾州小镇,经历两次婚姻后投入朱利安尼的怀抱。但当她的丈夫正在竞选总统时,人们忍不住要问:"她到底以为她是谁?"  相似文献   

18.
男权意识下的女性追求--谢冰莹爱情悲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谢冰莹的爱情婚姻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其爱情悲剧的根源。在男权中心主义没有彻底消除的时代,一个还缺少真正现代人格的女性,不管她如何追求,其爱情婚姻只能是悲剧性的。这也许是女性目前仍难以摆脱的困惑与宿命。  相似文献   

19.
曹禺剧作中的资产阶级知识新女性和下层劳动妇女,都是在旧家庭旧社会中经历了悲剧命运,甚至旧家庭中具有一定势力的女性也难逃厄运。曹禺笔下的女性具有极其相似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情世界。尤其是《北京人》中的曾思懿,对这个人物不能简单的给予否定,应放在具体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中具体分析,她成为封建制度牺牲品的主要原因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以及有陈腐的社会环境和悲剧的封建婚姻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她的婚礼上。她是我朋友的姐姐,在那场郎才女貌的婚姻里,她是幸福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