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文章立足近代留学生的活动,通过一些中国地质科学史料的定量定性分析,包括研究机构的建设、专业学会的成立等,概要地论述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归国留学生做出的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产生于日本,形成理论在美国,但根在中国。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留学生企业家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和改变中国企业落后的局面,在引进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实践中,注意与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东亚精神、海光精神、海王精神、美亚精神等一批颇有影响的企业文化。近代留学生企业家在企业文化探索中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劳资合作、注重制度建设、强调服务社会,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果,有的即便与当今世界著名的"松下精神"、"丰田精神"、"IBM文化"相比,也毫不逊色。回顾近代先贤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对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肇始与工科留学生密切相关,以李仪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水利专家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相继留学归来,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水利科学与水利技术,而且为水利高等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师资。这一留学生群体在近代水利高等学校的建立、水利人才的培养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大大推动了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代中国社会现代与科学发展源自西方文明的冲击,其中近代留学生的归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一百年来的不同时期,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从宗教留学走向世俗留学;从科技救国到变革社会;从东洋留学到西洋留学。几代留学志士不屈不挠的奋斗和奉献,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
中国近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是在晚清民国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其中西方科技产品的引进是直接动力,社会行为的变革是关键,科技体制建设是制度保证,对科技价值的社会认同标志着中国近代科技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留学生主导了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是航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先后在全国8所高校开设了航空专业,是高校航空教育的创建者、管理者和最主要的师资力量。他们分散在各高校效仿欧美模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大批航空科学和技术人才,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近代女留学生中的著名人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阐述了女留学生在设立公共卫生机构、培养公共卫生事业人才、创办公共卫生刊物;主持或参与公共卫生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成就,认为近代女留学生为改善中国公共卫生的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研究女留学生对近代公共卫生事业贡献的内容、特点、原因的分析,可以对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心理学科体制化过程体现了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即留学生知识群体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大学系科、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设,专业学会的成立及专业期刊的发行等方面,都充分反映了归国留学生的卓著贡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农学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活跃着一个由归国农学留学生构成的农学教师群体.20世纪初,苏、浙、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青年胸怀"教育救国"、"农业救国"志向,负笈越洋来到日本及法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习蚕桑、农艺、园艺等农学课程.自1909年起,留学潮逐渐转向美国,更多的青年学生奔赴康奈尔大学等高等院校攻读农学相关学科,并获取了各种学位.从20世纪10年代中后期起,他们陆续归国,加人到围内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队伍行列.他们把西方现代大学理念和高等农学学科体系导人中国,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改造,通过建立"教学、研究、推广"三合一模式,探讨教学理论、编写新教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术团体、创设学术期刊等,为我国近代高等农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时代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列宁对时代含义作了科学概括,提出了研究和把握时代问题的重要性,对他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论述,概括为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二战后时代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现时代主题,但列宁关于科学认识时代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他对所处时代的重要论述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知识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呈现出注重知识学习,努力锻炼各种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特点。但是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大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也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孟禄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知名的美国教育家。他曾主持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部和国际研究所,热忱指导和培养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其中不少人日后成为中国文教界领袖。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黄希庭等修订的Rokeach“价值调查表”对北京等六城市1 319 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终极性价值观是“合家安宁”、“自由”、“自尊”、“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工具性价值观是“有抱负”、“胸怀宽广”、“有能力”、“诚实”。比较10 年来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发现个人取向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单纯 《东方论坛》2002,(4):11-22
中国人在数千年的以家为本位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了“气节”价值观念,它既是士大夫或志士仁人的人生理想,也是他们所置身的社会的价值取向。“气节”价值体系中所蕴涵的“孝”、“忠”、“义”、“礼”、“信”、“勇”、“诚”等观念,在抽象形式上具有普遍的价值,因而可以根据时代条件的变迁赋予其新的内涵,发挥其在人生理想和敦化社会风气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清末民初我国著名军事院校,留日学生在其创办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讲武堂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运用在日本学得的先进军事理论技术与进步思想,保证了高质量教学与严格的管理,培养了大批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杰出军事人才,奠定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军事史和革命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有着多方面的价值诉求的,它是将科学的政治观、科学的经济观、科学的文化观、科学的社会建设观、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和科学的和平发展外交观等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系统而完整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结合马克思关于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思想以及相关的社会结构理论,提出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重构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能更好的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增强其社会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赵冬梅 《南都学坛》2012,32(3):57-61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留学生曾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文学的人物谱系中,自然也有着诸多的归国留学生形象。他们或者是怀着满腔热情却所学无用、报国无门;或者是在个人的婚恋生活中,遭遇到个性解放不彻底所带来的痛苦、东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或者仅仅是为了日后的飞黄腾达而出国"镀金",并以中西"融合"而自居。在这些归国留学生形象中,无论是涉及知识分子问题还是婚恋问题,大多并未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创作潮流,即便与时代主潮有距离的,也只是作家个人风格的展现,并不因留学生形象而有所不同。我们当下所关注的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等问题,在那些涉及的作品中,也大都是一带而过,或许是因为在民族生死存亡、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都还没有进入被忧患意识所包围的现代作家的视野,或者尚没有余暇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