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作为民间俚曲的竹枝歌面貌早已模糊不清,但是在和古竹枝歌有着相近流传地域的现代民歌中仍然能寻到些许蛛丝马迹.文章从流传地域和演唱场合、结构形态和命名方式、宗教信仰和衬词蕴意等方面来论述重庆石柱土家"啰儿调"是民歌竹枝歌在传承过程中的嬗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歌"竹枝"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到唐代达到兴盛,宋元时代继续流传,明代仍传唱不衰。根据流传下来的明代文人竹枝词中对民歌"竹枝"的有关记载,可以勾勒出明代民歌"竹枝"的大体风貌:一、传唱地域主要为巴渝楚湘吴越一带,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二、演唱者既有女性也有男性,演唱环境多为月下水边。三、演唱内容以爱情为主,兼咏劳作,以苦怨为感情基调。四、音调上具有柔靡婉转的南音特征。明代民歌"竹枝"的盛行无疑会启发影响到明代文人竹枝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民歌“竹枝”的命名研究另立新说,并对竹枝的起源时间、地域及唐代民歌竹枝的风貌进行了独到的探讨。这篇文章是作者竹枝词新论系列论文之一。  相似文献   

4.
南朝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促成了西曲歌的繁盛,随着社会的变化,西曲歌也随之衍化与变异.但无论如何衍变,它始终保持其基本音乐艺术特质而继续流传,直至当代荆楚民歌,其中仍然具有它的艺术品格.当我们将西曲歌中的"和声"与"送声"与当代荆楚地域流行的"五句子"与"穿句子"的歌唱形式进行比较时,不难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和声衬词以当地人们习惯性的语气助词为主.这种民歌表演形式,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其领和相间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西曲歌和"五句子"、"穿句子"都继承了古荆楚民歌的遗传因子,共同传承着荆楚民歌体制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5.
强盗、游侠歌属“鲁体”民歌,即山歌。早期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以玉树地区为盛。它是高度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具有浪漫色彩的民歌。研究侠盗歌、游侠歌的形成和流传,对于深入研究藏族民间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歌坛上,经常听到的歌曲,大多数是民歌,或者是民歌风味很浓的创作歌曲。这些歌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一经歌出,很快就得以流传。 民歌,即人民的歌,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代代流传,它是人民斗争的武器、生活的伴侣、精神的寄托、思想情绪的体现,近代以来,许多外国歌曲传入中国,这些歌大多数在本国也是民歌。如:《拉网小调》——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重庆民族分布和民歌地域分布基础上,指出重庆少数民族民歌主要由土家族民歌和苗族民歌组成。依据民歌的内容,重庆少数民族民歌在种类上主要分为古歌、劳动歌、生活歌三大类。重庆少数民族民歌是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特殊的文化系统、流域等地理环境所孕育,包含了民歌与人诗意生存的关联。从民歌的价值功能自然能够揭示保护民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人竹枝词源于民歌“竹枝”。唐代是民歌“竹枝”的盛行时期,从唐代诗人的诗歌中可以窥见其大致风貌。在民歌“竹枝”的启发影响下,唐代文人竹枝词得以兴起,且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格上,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融进了文人诗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公元八二二年正月,四川夔州地区的劳动人民,在传统节日的晚上吹笛击鼓,联歌《竹枝》。激昂清越的歌声,冲破料峭的春寒,打动了一位刚来蜀地不久的诗人,他倾听着含思宛转的当地民间乡音,想起了过去屈原在沅湘之间,吸取民歌营养,改写《九歌》的故事,不由得诗情激荡,欣然命笔,依照民歌的形式、音调写下了著名的《竹枝诗》九首,“俾善歌者扬之”。果然,立刻被广泛地传播开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民间文学中的一种——陕北民歌,其创作的口头性和流传的异变性决定了陕北民歌中存在着大量的一歌多词现象。文章从陕北民歌由简单到复杂的成熟过程、由复杂到简单的精炼过程、由庸俗到健康的提炼过程、由传统民歌到革命民歌的演变过程等不同角度阐述了陕北民歌的这种一歌多词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竹枝词四论     
竹枝词源于古代巴人之巴渝舞和民间的竹枝歌,后经文人墨客传播发展为一枝中国古代诗歌奇葩,历代相传并进一步发展。观历代较有代表性和今人所写部分竹枝词,竹枝词主要反映了生产劳作、风俗民情和爱情三大题材,写作特点主要表现为语言通俗、口语化且又不失诗歌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黄冈民歌中大量地使用了衬词,且衬词的种类多样,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黄冈民歌的表现力。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中的近六百首民歌作了全面的考察并分析了号子、山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各种体裁的黄冈民歌,对其中所出现的衬词进行了分类,概括了黄冈民歌中衬词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挖掘了黄冈民歌中衬词所蕴涵的部分文化内涵,试图从衬词这一切入点初步探讨黄冈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对研究、演唱、继承和发展黄冈民歌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治民谣包括风谣与具有政治预测性的谶谣.明代社会问题凸显,这给民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借助这些民谣,可以侧面反应明代社会现实.明代政治民谣具有传播者的不确定性、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传播效果的双面性特征.在社会舆论监督中,政治民谣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不能夸大这种作用,而且有些民谣内容本身的真实性也有待考察.  相似文献   

14.
歌曲《绣荷包》从最初的18世纪早期产生唱词至今,前后跨越经历了三个世纪。应该说在中国的歌曲宝库中能够流传这么久远并被全世界人熟知的歌曲屈指可数,《绣荷包》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歌曲《绣荷包》最初的记载发展到今天为全世界所喜欢并演唱以及它在流传中所形成的多种变体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绣荷包》的流传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民间歌曲,对我国各地方,各民族歌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此希望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关注并投身到地方民歌的发展、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让这种溶入了更多历史文化的民间歌曲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在种类、形式以及风格特点等方面与云南、贵州、广西的彝族相比,有着源同流异或者神似貌异,甚至迥然不同的地方色彩,显示出它固有的质朴风貌和独特个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彝族民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就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对认识彝族民歌的整体面貌和研究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裕固族传统民歌面临着良性传承的问题。从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和裕固族传统民歌在现阶段良性传承及发扬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晚清举人龙绍讷的六首《榕城竹枝辞》中,首先描写晚清贵州苗侗社会的自然环境,然后涉及歌舞娱乐、饮食习惯、民族交流等几方面。既体现苗侗地区本来特色,也将晚清大变革背景下,苗侗地区经济文化的新发展体现出来,是研究晚清贵州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汉族民歌的衍变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与民族迁徙、人口变迁以及文化传统等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黑龙江民歌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民歌进行比较,表明黑龙江民歌与河北民歌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文章试图在对较有代表性的几首黑龙江与河北民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黑龙江民歌衍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诗歌本身来看,《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一组祭祀乐歌,是屈原继承和发展南方民歌的艺术结晶。《九歌》同苗族古代民歌有着紧密的联系,苗族古代民歌及苗觋神辞就是《九歌》的一部分原型,《九歌》明显留有苗族古代民歌的痕迹并与苗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歌是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具有很强的人文研究价值,但目前它由于种种原因处在了一个弱势的地位。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中国民歌在当代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运用音乐传播的规律使中国民歌的传播更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