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诞生于冷战时期的战略稳定概念包括危机稳定性和军备竞赛稳定性两个组成部分,其直接目的是为了从军备结构上消除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该理论对于同时期美国的核战略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直接指导了确保摧毁战略的提出。这种战略最后成了美苏两国核战略的主要基础,并影响了此后几十年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发展。战略稳定概念在后冷战时代虽然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一概念仍然是影响国际战略力量平衡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印度在1998年进行了核武器实验,并在此后走上了制定和发展公开核威慑战略之路.中国是印度核战略的主要威慑对象,印度核战略的推行必然会影响到中印安全关系.文章就是要着手分析印度核战略对中国战略环境的影响,并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南亚政策做出了思考,指出中国应超越传统的睦邻观念,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与处理中印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战略的发展及其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安全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到"巧实力"概念的提出,美国随着自身国力的消长和国际体系的演进,不断调整其国家对外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高度关注国际非政府组织扮演的角色,发挥其正面效应,防范其负面效应,从而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 ,俄内部就核战略与核政策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普京上台以后推出了新的核战略 ,突出了核力量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并在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然而 ,新的核战略仍存在许多不足和争议之处 ,仍处于变化之中。另外 ,面对美国执意部署NMD ,俄将加紧研制新型核武器和战略反导系统 ,并在对美谈判中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基于美元霸权的金融"核战略"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逐渐成为世界本位货币.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得以在长时间内依靠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谋私,而让全世界来为其分担这些政策实施的成本.为了维持并加强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被我们定义为金融"核战略"的货币和金融政策.在该战略的实施下,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功地打击了一些对其构成威胁的潜在竞争对手.近年来,美国已逐渐将矛头瞄准了经济日益强大的中国.为了应对美国的金融战略,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回归固定汇率;调整税率平价;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宗教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其宗教构成变化之大、教派之繁多、组织之活跃、对社会生活影响之广泛 ,令全世界瞩目。美国又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之一 ,但政教分离并不意味着宗教和政治无关 ,相反 ,宗教和政治已深深地融为一体 ,宗教与政治的分界线正在逐渐缩小 ,宗教在美国政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微电子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曾因人才短缺而陷入困境,其世界领先地位也受到挑战。为此,美国高校、政府与企业积极应对,保证了微电子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这为我国微电子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法国对其核战略作了重大调整,主张建立刚好够用的核威慑力量,强调对地区武力威胁尤其是“无赖国家”进行威慑。同时,法国也希望用其核威慑在欧洲防务与安全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法国的核战略,遇到许多挑战,其有效性面临着进一步考验。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提高,各个大国、强国以及国际上其各种势力无不纷纷利用各自优势,争先恐后抢滩这一地区,对中亚国家施加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影响,以便在这一地区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牟取中亚的地缘战略利益以及丰富的战略资源。美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9.11事件后,反恐成为了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中心环节,美国以联合反恐为旗号,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为地缘突破口,加大了介入中亚力度。而作为中国的近邻,美国的中亚政策必将影响我国西部的稳定、安全以及我国同中亚国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美国“9.11事件”在短期内使已经减速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减少美国经济衰退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我们要相应调整经济政策 ,降低对美国经济的依存度 ;坚持扩大内需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及适当增加欧元储备等  相似文献   

11.
早在核武器刚出现时,毛泽东便将它与中国的安全和未来联系起来,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成熟的核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是在内外合力的催生下形成的。这种合力是由毛泽东追求强国地位的推力与应对外部威胁的压力共同构成的。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随着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的变化而愈加全面和深刻,呈现出人民战争思想与核威慑思想相结合、由政治军事上的战略藐视向战术重视的深入以及反对核战争到主张核裁军等主要发展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学校改革新动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美国高校改革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在关于大学的理念和定位上 ,主张大学办学目的、大学功能不再单一 ,而应是多元的 ;关于大学的规模和质量 ,不再追求规模、数量 ,转向“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 ,实行小班制 ,鼓励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和主张学生参与科研 ;关于大学生源竞争 ,均以高奖金争取优秀生源。而改革的目的则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重返亚太,大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海洋权益已造成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领海安全、海上主权争端、海洋通道安全及海洋资源安全等方面的影响。针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海洋权益的影响,本文作者提出宏观战略与应对性策略两方面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中产生的,它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隐透着恢弘哲思和磅礴睿智,使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独具特色,并处处体现了中华传统兵学文化的特质。解析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特质,对于丰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课程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的一个分支,成为专门、独立的学科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从杜威到泰勒,再到结构主义课程直到人本主义课程、后现代主义课程,20世纪美国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课程理论发展的历程并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亚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中亚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堪称世界的聚宝盆.中亚地区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因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美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依据形势的变化适时的调整对中亚的战略.美国的战略调整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不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则与中亚国家在同一个政治体制下生活了一百多年而存在着密切的地缘联系 ,美国和俄罗斯成为对中亚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两支决定性力量。 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后 ,开始将中亚纳入其战略视野 ,1997年正式出台新中亚战略 ,其战略目标就是要把中亚经营成一个不受俄罗斯单独控制的地区 ,防止伊斯兰极端势力渗入 ,最终使中亚成为受美国控制的能源供应基地以及因应其两洋战略的陆地战略支点。俄罗斯一直把中亚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 ,但是由于实力的严重衰落 ,以及政策的失当 ,俄罗斯在与美国的角逐中 ,逐渐丧失了优势。中亚未来的安全形势如何发展 ,与美俄两国对中亚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 ,尤其“9·11”事件后 ,美国第一次将军队进驻到中亚 ,对中亚安全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7年 7月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影响该地区形势的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东盟国家由于是这场危机的发端地和重灾区 ,在内政外交方面遭受的冲击尤其严重。趁此之机 ,作为全球性超级大国的美国加大外交攻势 ,全面推进其对该地区的政策目标。本文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在此方面的政策动向予以探讨 ,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与冷战后的前三场战争相比,刚结束不久的伊拉克战争在战争指导思想、战争目标层次、战前外交努力及军事的政治服务效能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伊战将对美国霸权产生利弊并存的影响,美可能据此对其战略做出某些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的态度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变化过程。在酝酿阶段,因为白银利益集团的利益和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等原因,美国屡次拒绝了中国提出的修改白银政策、援助中国进行币制改革的要求,采取了“不介入”的立场,延缓中国的币制改革。在币改方案宣布后,为了操纵世界金融,美国逐渐由“不介入”态度转变为变相支持态度,以购买白银等方式,向中国提供用来稳定法币汇价的外汇储蓄,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但在客观上对中国的金融复兴也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