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6在布依语中可以作为副词和语气词两种词类使用。作副词时,位置固定,置于中心语之前。布依语副词?i6常见的位序有四种:?i6+动词、?i6+形容词、?i6+副词和?i6+名词(词组)/代词(词组),其语义指向可从“指”“项”和“联”三个角度进行考察。在语义表达中,布依语副词?i6不仅能联系句中的被比较项,还可以联系在句中并未显现而仅在意念中潜在的比较项。作语气词时,?i6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常位于句首和句中。句首语气词?i6表示叙述即将开始;句中语气词?i6突出强调句子后面的内容,在吸引听话人的注意方面起作用,可表示停顿和舒缓语气。  相似文献   

2.
江淮方言中“说的”是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标记相关信息是言者从他人那里道听途说而来。在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的真值的不确定性受到质疑的特定语境下,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说的”词汇化为表示反预期意义的句末语气词。从间接引语标记向反预期标记的演变还见于上海话“伊讲”、台湾闽南话“讲”和日语 (tte)。所不同的是,演变出的反预期标记是句末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副词,抑或句末语气助词。这取决于演变前的间接引语标记是前置型还是后置型,是孤立型还是黏着型。江淮方言“说的”的历时演变可以从该方言中“说的(话)”的共时多功能性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东兰壮语指示词的语义特征是距离定位,分为近指、中指、远指;句法特征为:指示词有指示代名词、指示形容词、指示副词;语用特征为情景指、认同指、回指、篇章指、下指、助指以及概念关联。语法化的目标为:第三人称代词、标句词的词内成分、定语标记的词内成分、后置定语的边界标记、不定标记以及数词"一"、表"直陈式"的句末语气词、句子连接词/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4.
害怕”在普通话中只作动词使用,而在榆社方言中却有情态副词的用法:既可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或事件的推测或估计,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态度;而且具有委婉功能和非现实性的特征。近代汉语中的“害怕”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心中慌乱”与“担心”;在结构上主要有“S+(状语)害怕+(N)”和“S1+[害怕]+(S2)V”两种类型,而后者也为“害怕”的语法化提供了可能。在语法化过程中,榆社方言中的“害怕”在结构上经历了“S1+(状语)害怕+(S2)V”→“S1+[害怕]+(S2)V”的变化;在意义上也有发展,即“心中慌乱→担心→担心+判断→判断”,最终有了表达个人判断或观点的情态用法。  相似文献   

5.
“可见”在上古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可以看见”,现代汉语中“可见”为表示推断、结论的连词,其演变过程是动词短语“可见”→连词“可见”.句法位置的变化过程为“NP+(不)可见+NP”→“可见+VP”→“S1.可见+S2”.在“见”抽象化基础上,“可见”经历了重新分析,最后,在双音化、韵律制约、高频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大约在明末以前词汇化为连词,中间并没有经历“动词、副词”阶段.  相似文献   

6.
九江话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市民所操方言,属江淮官话。 九江话里的“着”是一个后置的定位粘着语素,位于句末。它不是表示持续意义的动态助词。九江话里表持续意义的,一般是副词“在”或动态助词“倒”。如“小王在睏醒”;“钉儿高头挂倒一个书包”。九江话里“着”的意义,与北京话“吃了再说,管他挨批不挨批”中“再说”的意义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利川方言中,“哈”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气词。语气词“哈”由来已久,至今仍普遍使用,生命力很强,在各年龄段的利川人的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很高。语气词“哈”在利川方言口语交际中的存在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功用各异。在利川方言中,语气词“哈”具有多方面的语用功能:用于疑问句句末,以寻求确认或推进交流;用于祈使句末,以形成合作商榷的氛围;用于陈述句句末,以重复或核对信息;用于句中或小句末,以提示注意或停顿。等等。此外,语气词“哈”在使用中还有几种特殊情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个名词用来修饰另一个名词,这个名词叫做名词修饰词(noun modifier),被修饰的名词叫名词中心词(head noun)。名词修饰词位于另一名词之前,其语法作用与形容词相似:“对名词中心词的语义范围加以限制”(哈德斯顿语)。例如“a grammarbook”(语法书)和“an English book”(英语书)的语义范嗣就比“a book”狭窄;“a book”可以指任何一本书,而“a grammar book”和“an English book”只能指一本语法书或一本英语书。或许因为名词修饰词与形容词有相似之处,有的语言学者,便把名词修饰词叫做“形容词性的名词”。  相似文献   

9.
也谈“与范围副词‘都’相关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不同的语言结构,有的能出现在范围副词“都”后,有的则不能;同是表时间的成分,有的可能出现在“都”之后,有的则必须置于“都”之前,这主要是由于主语和谓语的紧密程度不同和谓语的“向”的选择性及“都”的语义指向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德语中表现否定的形式繁多,意义复杂,我们在学习时要准确的使用,以避免理解上的错误。一、副词“Nicht”的否定副词“Nicht”在否定句中出现频繁,它可否定整个句子,也可否定句中的一个成份。1、否定整个句子时,副词“Nicht”放在句末。如:Erarbeitetnicht.2、否定句中的一个成份时,副词“Nicht”放在该成份之前。如:()否定副词SielerntDeutschnichtflei2)否定形容词DaShi(zsel。。乙。毗h。c吩n·(3)否定升词短语Ha。砌he。enichtindieSed.(4)否定不定代词Nich。allestudds.二、不定代词“hem”的否定不定代词“he…  相似文献   

11.
句末名词句以“名词+ダ”结尾,名词前面必须有定语成分,且句子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具有同一关系或包含关系。由于句末名词意义虚化,需要定语成分的帮助才能充当句子谓语。定语成分补充说明句末名词的内容,句末名词则对定语成分的内容进行限定。在句末名词的定语从句中,主格标记「ガ」无法替换为「ノ」,这说明句末名词正在向助动词转变。句末名词句的不同意义用法在句末名词定语从句的层级结构上表现出差异,按照“所属、性质→相对时间→状态→动作(思考判断、感觉)、事件→传闻”的顺序,句末名词定语从句的层级结构依次升高,由现象层面上升到表达层面。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中的“可”是连词和副词,而晋语高平话中的“可”还可以作句末语气词,音■,只能用在陈述句句尾,其核心语义是加强确认语气,即表示对事实的确信和语气的加强。文章对“可”的表现形式、核心语义、语用功能及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并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考察了“可”在晋语区其他方言点和部分中原官话的地理分布及差异,提出了其蕴涵的共性。  相似文献   

13.
“流水”在现代汉语中直接位于动词前面做状语(如“流水作业”和“流水生产”)的功能源于明清时期“流水”的副词功能,“流水”作副词表“急忙”或“不断”之义,它是人们对流水从视觉的感知域建立起来的隐喻认知结果。也就是“流水”这个源域,其流逝的状态特征——“迅速、不断”直接映射到相似的动作之上。当这种特征不断突显,“流水”直接置于动词前修饰动词,则副词“流水”形成。但该副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的弱化,说明词汇的演变并不总是一直虚化下去。  相似文献   

14.
1.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所列文献请务必在文内按顺序标注,不得颠倒错乱或省略不标。文献序号置于方括号中(用上角标形式)。若在句末,应置于句末标点之前。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2.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外,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日益”由状中结构“日+益”词汇化而成.“日益”结构在先秦就已大量使用,其中“日”是副词,意思是“逐日”,用来修饰谓语中心词“益”,“益”的意思是“增加”.战国末期“日+益”结构开始出现词汇化的端倪,历经汉魏、唐宋的进一步发展,到近代其词汇化过程彻底完成,现代汉语中的“日益”完全是一个副词.导致“日益”词汇化的因素一是“日益”自有的语义语法基础,二是语法功能的类同感染,三是汉语词汇复音化大趋势的影响,四是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宏仪同志在他的《论“的”字结构》中说:“名词可以作定语或状语;‘的’字结构则不可以,若说可以,那它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词就必须出现。这样,‘的’字结构也就变成了偏正词组,而不成其为‘的’字结构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的”字结构作定语融解成定语加中心词变为偏正词组的情况是有的,但这非全部。另一种情况是:“的”字结构作定语时,它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词已经出现,这时“的”字结构与它后面的中心词构成偏正词组,而不是“的”字结构变成了偏正词组。并且,即使把作定语的“的”字结构的“的”后面省略了的中心词补出来,使之成为定语+结构助词“的”+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也还是整个地作它后面已经出现的中心词的定语。例如:  相似文献   

17.
拉祜语是分析型较显著的语言,虚词是其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ve”在拉祜语中使用频率高,具有多功能性.它既可以作助词来表明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间关系——定中关系或述补关系,又可作为名词化标记,还可以用作句中或句末语气词.  相似文献   

18.
语法学界对"S+VP+的(+NP)"结构中"的"字的词性有四种意见:(1)结构助词;(2)语气词和结构助词;(3)时体助词;(4)语气词。这四种看法各有局限。"S+VP+的(+NP)"实际上是一个同形结构,其中的"的"不是同一个"的",而是三个不同的"的"。当"S+VP+的(+NP)"为偏正结构(包括"的"字结构)时,其中的"的"是结构助词;当为主谓结构时,有两种情况:常处动宾之间且不可省去的"的"是时体助词;处于句末且可省去的"的"是语气词。  相似文献   

19.
大同方言语气词“哇”的语音形式为[?a30],句法位置不限于句子末尾,还可置于句中停顿处。从句子功能和表达语气看,它可用在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和感叹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提醒语气等;它用在句子停顿处时,表示延宕语气。与普通话语气词“哇”不同的是,它可以与“么、哩、呀、呢”等其他语气词连用,组成“哇么、哩哇、呀哇、呢哇”等,表达新的语法意义。同时,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出现在元音“u”后,还可出现在“i、n”等元音或辅音后,语音环境独特。探析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以帮助我们初步认识大同方言语气词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1.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所列文献请务必在文内按顺序标注,不得颠倒错乱或省略不标。文献序号置于方括号中(用上角标形式)。若在句末,应置于句末标点之前。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IMI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2.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外,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