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正来 《浙江学刊》2002,1(4):53-69
本文对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遭遇的批判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哈耶克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批判阐明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观,认为Simon和lukes的批判,就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而言,可以说完全误置了对象;而当代“社群主义”论者对方法论个人主义所做的批判则根本无法适用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哈耶克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一种既反对“整体主义”方法论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原子论”个人主义的阐释性的非化约论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进化论理性主义对罗尔斯理性建构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特点,是一种道德或政治的理性主义的建构主义。罗尔斯把正义原则看做理性在反思的平衡中合理慎思的结果,把正义制度看做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哈耶克一贯反对唯理主义,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反对那种认为制度不是人的自发行为,而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的理论。哈耶克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理性具有一种不及性,它不能超越经验发挥作用,历史是累积性进化的结果,通过理性建构来设计社会蓝图捍卫特定分配制度实现正义和平等分配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进化论理性主义是哈耶克在批判笛卡尔式建构论唯理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洞见,它为重构宪法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以进化论理性主义的视野,宪法是进化的而非构建的,是经验的而非逻辑的;宪法发展的科学形态实为进化.宪法的进化是连续的而非断层的,割裂传统的宪法必然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宪法的进化是自主的而非附从的,因社会革命、政治运动、体制改革、政策调整而强行改变宪法不是宪法发展的正常形态;宪法的进化是持续的而非间断的,宪法的进化过程永远没有尽头;宪法的进化是模糊的而非可预测的,因为宪法的进化趋势取决于无数特定事实,而人们永远不可能全然预测和掌握这些事实。  相似文献   

4.
1982年是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他创立的达尔文主义生物进化论刚刚诞生就引起轩然大波。一百多年来,它一直是科学与宗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激烈斗争的场所。达尔文主义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它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真理是要向前发展的。一百多年来,古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相继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达尔文主义受到检验、修正和丰富,也遇到新的挑战。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美国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为代表的现代综合进化论。在六、七十年代则出现了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论(中性进化论)。同时在国际上还存在坚持获得性遗传的新拉马克主义,主张自然选择是进化唯一动力的新达尔文主义(魏斯曼主义),以及德弗里斯的突变论(灾变论),莫诺的偶然进化论,还有直生论、目的论、活力论等唯心主义理论。本文对这方面的主要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肯定了达尔文主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中的建构理性主义和进化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谊浩  陈柳钦 《社会》2004,(9):19-23
哈耶克传统和经济学引申哈耶克(1967)最早区分了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的两种理性主义秩序:建构理性主义(Constructivist Rationality)和进化理性主义(EcologicalRationality)。建构理性主义蔑视和贬低非理性的或者未被理性充分理解的事物。它假定人生而具有智识和  相似文献   

6.
王守仁心学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但对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具体理解和特点的把握,学术界尚存在许多分歧。如有的人认为王学即禅学,和禅学一样以一种无根无着的“孤明”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虚幻不实;有的人认为王学与英国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类似,都是用“存在即是被感知”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论证心外无物、感觉外无物;有的人认为王学与德国谢林的唯心主义泛神论类似,主张精神是看不见的自然,自然是看得见的精神,二者完全同一;有的人认为王学只是一种;伦理的心一元论‘在理智上并不否认感觉对象的实在性。我们认为,这些看法都值得商榷,王守仁心学首先是本体论、认识论诸领域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主观唯心主义与神学、贝克莱主义和谢林泛神论都不相同,在哲学历史上独具一格。王守仁心学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西方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构成了现代性的基本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理念和精神价值.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在继承和批判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的.从人文主义转向以人为本,从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从理性主义和主体主义转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反映了两种价值观的联系和区别,标志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用感性主义人性论(或主情论)与理性主义人性论(或主知论)两条路线的斗争概括西方伦理思想史提出了异议。指出西方关于道德本质思想的发展,是从把道德看成神的关系向看成人的关系的不断完善过程。近代以前,基本上是神学道德占据统治地位,直至斯宾诺莎时代才出现了从人的方面研究道德的转折,法国唯物论者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分别是典型的感性主义人性论和理性主义人性论。作者强调,马克思主义正是遵循了西方伦理思想这一发展趋势,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完成了对道德本质思想的科学总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以陈铨、林同济为代表的战国策派,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在德、意、日法西斯主义者疯狂发动侵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创办了一个《战国策》刊物,公开宣扬法西斯思想,宣扬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力为法西斯的侵略战争和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制造理论依据,从而在唯心主义的哲学营垒中泛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逆流。本文仅就战国策派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对他们的批判,作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结构和秩序的角度入手,对进化论、功能论和冲突论的三位代表人物斯宾塞、帕森斯和达伦多夫的社会变迁思想进行了比较和评析,阐释了三位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变迁思想的基本观点并对他们关于变迁的过程、动力和后果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指出了三个流派的理论的合理性及不同程度的缺陷和偏颇。  相似文献   

11.
对唯心主义的否定是现代唯心主义的反常的特点。当然这种否定是虚假的否定,它只是涉及到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历史的、一定的、主要是纯理性主义的形式。现代唯心主义者可以说是全面地离开了唯心主义的一般传统。实际上他们不是同唯心主义决裂,而是彻底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抹煞了它的丰富内容,不懂得它在人类的精神发展中的真正地位,看不到它对认识论所作出的一定贡献。马克思认为旧唯物  相似文献   

12.
1975年后突然出现的重新评价哈耶克的动向,最近形成了一种“热”。1983年年底和1984年6月,相继有E.巴特勒的《哈耶克——对现代政治、经济思想的贡献》和J.古利的《哈耶克的自由论》问世,1984年年底,C.M.霍伊的《个人的自由哲学——哈耶克的政治思想》也要出版。此外,1984年5月,  相似文献   

13.
30、40年代进化论的复兴是人类学特有的现象。这只是说,它是由那些自认为专业上属于这一领域的学者促成的。而实际上,社会学在大约20年后也经历着自己的进化论复兴,只不过这一复兴产生了一种与唯物主义论显著不同的理论,社会学中的进化论复兴很大程度上是帕森斯的影响下发生的。我把在帕氏影响下产生的这种理化理论称为“社会学新进化论”。不过,可能将其冠以“功能主义进化论”也是便于理解的,因为它是一种直接建立在功能主义理论前提之上的进化理论。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人类理性的崇高的事业,然而,我们的哲学对于理性与理性主义的探讨却是很不够的。传统教科书往往把理性范畴限定在狭义的认识论领域,只将之视作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加以探讨,由此忽视了理性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样,对于理性主义这一哲学立场或文化传统,人们也只是在它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和对比中加以把握,而未能充分展示理性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以及蕴含在这些形态中的人类理性的进步。实际上,在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并非存在绝然的、僵硬的对立。例如,古希腊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理念论中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作为万物运动“第一原因”的纯粹的形式,“不动的原动者”都开启了理性主义界向非理性主义神创论之路。在现代哲学中,人们习惯于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元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发表带来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而西方政治哲学的争论就是围绕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展开的,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强调平等的优先性,反对他的诺奇克的持有正义理论强调自由的优先性,而哈耶克的交换正义论则强调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与秩序的优先性.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关于公平正义的论争中也涉及元哲学问题的根本分歧,主要关涉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建构论理性主义与渐进理性主叉问题.这些元哲学问题是公平正义理论得以自立的基础,是价值合理性的共享性理解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基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十年代以来,论及刘基的文章多认定他是唯物主义进步思想家。本文不同意这个看法。作者从刘基的天道观、心性论和春秋学三个方面剖析,认为刘基多承袭了朱熹等理学家的观点,他的元气论是以理为绝对本体的唯心主义天道观,并以此作为礼义纲常的哲学根据和心性修养的极则。他一面以反对有灵觉的鬼神论,来维护理的绝对性;一面以论说天人感应,借经发义。因此,刘基是唯心主义理学家。  相似文献   

17.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化经历了一次戏剧性变化,其兴,突如其来;其衰,急转直下。本文认为,意大利文化的兴衰与个人主义有内在的联系。个人主义曾用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奠定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用利己主义取代禁欲主义,形成了文艺复兴的动力;用个人主义取代整体主义,形成了文艺复兴的行为准则;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形成了文艺复兴的经济形式。但个人主义具有双重社会效用,导致了形式主义,异化了意大利文化的实质,影响了思想交流,腐蚀了文化的教化功能,淡化了理性含量,等等,导致了意大利文化的衰退  相似文献   

18.
秦鹏飞 《社会》2005,40(3):58-87
本文以儒家典籍中的“鬼神”为研究对象,借此对儒家思想的“理性主义”特征进行讨论。儒家思想对鬼神的理解,继承了巫术时代鬼神能影响现实之认识,又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内涵以“形气论”为认识基础,一方面将鬼神世界与人间世界视作同质且可以互相沟通,极力强调鬼神尤其是“人鬼”与祭祀者之间固有的“父子”关系的重要性,形成了以“报本反始”为核心意义,以“格神”“敬飨”为直接目的的祭祀之礼;另一方面,儒家强调,“格神”的最关键条件是主祭者“事死如事生”的“诚敬之心”,而这一诚敬之心源自于“孝”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陈亮是南宋时代著名思想家,与朱熹、陆九渊几可鼎足为三。学术界多数同志对这三家的哲学评价是: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大师,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领袖,而陈亮是唯物主义的功利学派的代表,陈亮在哲学上“与唯心主义朱、陆等人的观点展开了尖锐的斗争”。陈亮的哲学是否唯物主义?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剖析一下他的宇宙观,才好下个比较切近的结论。首先,我们知道陈亮说过“夫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陈亮集》,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在扬弃方法论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传统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人文科学理解论等基础上建构了以"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猜测一反驳法和第三世界理论为前提,以方法论约定主义、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理论和独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基础,以境况分析法、客观理解法和渐进技术法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渡普尔正是依凭其独特而新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推进了西方科学方法论、行为理论以及理解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