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生产要素市场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构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市场的稳定与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构建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获得以下启示:市场各主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构建良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其一,政府科学制定政策,引导就业市场各主体“有所作为”;其二,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其三,用人单位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就业市场建设;其四,社会机构抓住机遇,通过就业服务壮大自己;其五,高校毕业生提升自我素质,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
发展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阎学林 《社科纵横》2008,23(9):153-154
探寻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论述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重要性,提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对策和措施,还提出了宏观调控下的就业市场体制及就业市场的概念及含义,论述了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就业市场体制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最根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不正确、综合能力与就业创业市场不匹配、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强、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重视度不够高等,是导致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被放大的深层次原因.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应从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将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与就业创业市场进行匹配、培养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高校重视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入手,方能使高校毕业生无论客观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和顺利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信问题,从现状入手,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来找寻相应对策,以求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失信问题,不仅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而且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作,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彭静云 《生存》2020,(10):0214-0214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国民幸福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高校、家庭三方面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加强重视,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彭君芳 《社会工作》2011,(13):30-32
一、研究问题与背景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2005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灵活性和“慢就业”趋势。近年来,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形势造成较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即时就业,成为值得关注的“慢就业族”。政府、高校针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进行数据收集和调查,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状、原因及社会影响,将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归类研究,探索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的主要原因,针对现状和问题,从高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利 《社科纵横》2007,22(11):157-158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拉大、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发,是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解决失业下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解决失业下岗的问题上.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是一个核心环节。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就业的计划分配体制,人们把找工作看成是政府的事,劳动者缺少自主择业的意识,社会上也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型的就业服务机构。作者通过在全国和北京所做的两项对于失业下岗工人的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了就业服务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新的市场就业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现阶段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首先对女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女大学生就业难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便消除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充分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9,(5):79-84
如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就业市场、经济结构、高校教育、就业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本文立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多维度的有效分析,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人才需求方进行联动,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展现了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通过分析近五年来西部Z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改革措施,为改善新时代Z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就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程琳 《江右论坛》2007,8(9):26-2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整个社会的密切关注.要搞好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就业服务,首先应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态,并且在此基础上相应的确立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加快城镇化速度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和改革财政货币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给诸多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人工智能对高校就业市场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将对就业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作为就业市场供给的重要来源,其人才培养也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倒逼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调整人才需求萎缩专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专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创新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规格向复合型、创新型和综合型转变;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调整;人工智能等新的教育技术将加快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各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加强了就业创业教育,但我国多数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却无法获得理想效果,不能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对此,高校应积极发挥思政化教学的作用,通过思政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获得良好发展.基于此,该文针对高校思政化教学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弓丽娜 《社科纵横》2011,26(5):51-53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本文从分析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入手,从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前景〔美]C.豪斯等本文主要论及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毋庸置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业问题(包括妇女就业问题)的解决将是北...  相似文献   

19.
民生看点     
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创纪录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加之受到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志荣  邓云晓 《社科纵横》2008,23(9):166-168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存在者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这些就业歧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必须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正视其导致的危害,积极探索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