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金学 《东西南北》2014,(23):42-43
“刚启动的时候,有的老人天还没亮就来排队了。”中国首个公益遗嘱库中华遗嘱库主任陈凯说。去年3月21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的中华遗嘱库正式启动,自此这个一向安静的小院立即热闹起来。而他们,不过是打算来登记遗嘱的老人中的一小部分。陈凯说,截至目前,有3.8万余名老人进行了遗嘱预约,排队排到了明年年底。  相似文献   

2.
由于共同侵权行为涉及多数侵权主体,所以与单独侵权相比,其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同之处,如加害主体的复数性、损害结果的同一性等.基于共同侵权行为的复杂性与对受害人保护的考虑,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共同侵权以类型化的方式加以规定.而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我国广义上的共同侵权行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主观的共同侵权、客观的共同侵权、准共同侵权以及拟制的共同侵权.明确各种类型的共同侵权的特点、构成要件以及责任承担方式,能够使本来比较复杂的数人侵权问题变得更加明晰,这有利于司法实践中正确地认定并解决数人侵权问题.而立法的原则性特点又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有关共同侵权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共场所火灾、工厂矿山爆炸、建筑物垮塌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人主要是管理者的共同过失造成的,这说明了职务共同过失犯罪是一种客观存在,在理论方面和立法方面对其予以关照具有必要性。这类犯罪除具有一般犯罪和职务犯罪的特征外,还具有共同犯罪和过失犯罪的特征。从而使职务共同过失犯罪具有了主体的复数性与身份性、过失心理的关联性、注意义务的共同性、行为的合成性等特征。职务共同过失犯罪是一种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类型,因此,应当从行为的角度划分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同时还必须依据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职责范围。在职责范围内根据各职务共同过失犯罪人的职责考察其行为,进而确认其刑事责任。这种刑事责任主要是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4.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授予被继承人通过遗嘱作出适合的财产处置,弥补法定继承制度的缺陷;减少遗产继承过种发生的纠纷;遗嘱的自由也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积累财富;同时促使子女孝顺,家庭和睦,特别对于正以加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更是如此;遗嘱自由处分也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共同危险行为的要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危险行为具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法律特征,分析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应从行为的危险性、实际加害人的不确定性、因果关系的推定性和共同过错的推定性四个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6.
孙毅 《求是学刊》2012,39(4):75-83
为了确保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近世各国立法均保留了发端于罗马法的遗嘱方式强制的传统.但严格的遗嘱方式强制却与遗嘱自由原则存在矛盾冲突.我国修改《继承法》,应当摒弃严格的遗嘱方式强制立场,而采取缓和主义.理念上应从注重遗嘱形式完整性转向注重意思表示真实性.缓和主义的进路是增加遗嘱类型的规定;废除公证遗嘱效力最高的不合理规则.对遗嘱形式要式主义的缓和方法是区分遗嘱形式中的本体要素和证据要素,降低形式瑕疵对遗嘱效力的影响.修改后的《继承法》应当对遗嘱形式欠缺的相对无效事项作出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7.
共同基金(Mutual Funds)19世纪起源于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传入美国,近二十年来在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也十分流行,现已成为当今国际证券市场常用的一种投资方式。我国理论界也提出过有关建立共同基金的设想,但因证券市场不健全,可交易品种少而无法付诸实施。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拓展,证券市场在市场规模、交易手段、市场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进步,此时再议共同基金就有了一定的条件与基础。本文主要就共同基金的特性、种类以及建立基金的条件与可能做些初步探讨。一、共同基金的优点共同基金是一种信托投资的具体方式,一般是通过发行受益凭证,吸收众多分散、零星的资金,  相似文献   

8.
论列宁“遗嘱”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原著解读基础上 ,深入探究列宁以“遗嘱”为代表的有关俄罗斯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建设关系思想。文章认为 ,列宁晚年侧重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习惯层面剖析十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的文化困扰、文化“脱节”现象 ,其结果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进程前资本主义性质的严重文化制约 ;列宁文化批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起全党的重视 ,能否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与俄国社会实际发展进程自觉进行有效的文化建设 ,关系着共产党及其事业的兴衰成败 ;2 0世纪实践证明 ,“遗嘱”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社会主义执政党必须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9.
必留分是指遗嘱人用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时,必须为“双缺乏”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它是我国继承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遗嘱自由的必要限制,是确认遗嘱是否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 一、必留分制度的意义 必留分在国外被称之为特留分、保留分、遗留分或应继分。它起源于罗马法,当初罗马人怀着良好愿望把遗嘱当做保护亲权的一种手段,认为遗嘱是家长把财产遗留给近亲属的一种最好的形式。只是后来,由于家长们滥用遗嘱权利的事情不断发生,在罗马法上才规定了特留分制度。自罗马法确定这项制度以来,为后世所仿效,大多数实行遗嘱制度的国家也同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关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共同社会行动问题,基于辽宁省S村实地调研,探讨农民共同社会行动的缺乏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分享、抵御风险以及村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由此尝试以类型划分为解释视角,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多数共同社会行动的内向型和新生型特点是农村共同社会行动缺乏的原因。本文最终建议,新农村建设应该尝试走"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培育合作型新农民——建设新农村"这样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1.
共同侵权制度之体系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铁薇 《学习与探索》2007,3(1):122-125
共同侵权制度作为侵权法的一项具体制度,其自身的概念运用发展、体系结构必须与侵权法体系框架内的其他制度和理论协调对接,具体说来则牵涉到共同侵权制度与侵权法的因果关系理论、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及行政侵权制度之间的协调、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对话及侵权行为普通法与侵权行为特别法之间的沟通等问题。同时,侵权法体系外的制度资源亦应纳入共同侵权制度研究的视野,思考其他损害填补制度与共同侵权制度之间的紧张与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国家作为特殊民事主体决定其所有权实现的特殊性现代社会,国家同时作为主权者和财产所有者,其法律身份既分离又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具有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程序自行规定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和范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主权者通常事有财产豁免权。以上是任何现代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共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西方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财产所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事行为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行为是公民和社会组织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它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即有效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一旦实施了民事行为,就能够产生肯定的或否定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首次正式使用民事行为概念,对于完善和健全民事法律意义上行为的层次结构,建立科学的民法概念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是关系型契约之一,其功能在于触发和记载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记载的劳动合意往往不是主体意思表示的全部内容,劳动合意受劳动基准、集体协议的干预.考量对劳动者基本利益的维持,劳动合同法律规制的重点在于决定劳动合意的用工事实本身.由于欠缺契约精神、劳动合同主体意思表示受到国家干预具有合理性、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具有特殊的制度价值和替代功能等原因,引入劳动合同撤销制度不具有合理性.我们应当着重完善劳动合同无效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合同解除的制度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发展情势变更原则,又称情势变迁学说,指的是合同有效成立之后至履行完毕以前,因出现了当事人虽无过错,但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无法防止的客观情况,致使合同成立时的基础或环境变更,如果仍按原合同的规定履行,必然显失公平,因而允许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变更或撤销合同并免除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责任的一项法律原则。情势变更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一项重要原则。英国法从衡平观点出发,1903年在“KreeV.Henry”一案中,正式确立了情势变更原则。美国法虽然没有完全采纳英国法…  相似文献   

16.
王歌雅 《求是学刊》2020,47(1):88-103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既有立法理念更新、制度规范完善的优势,也有立法思路积习、立法欠缺依然的遗憾。为完善《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应注重制度补益与规范精进。前者在于弥补立法盲点——增加遗嘱执行人及遗产清单制度,强化配套措施——规定遗产的临时保管、遗产管理人的辞任与解任、共同遗产管理人及禁止遗产分割的保全请求权;后者在于秉持立法传统——完善遗产范围及法定继承顺序,澄清立法歧义——规定口头遗嘱的形式要件及继承扶养协议。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权益保障与秩序稳定的实现、继承观念与继承文化的引领,应成为《民法典·继承编》编纂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继承法》修正:体系建构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歌雅 《求是学刊》2013,40(2):77-85
我国现行《继承法》修正,既是民众继承观念变化的要求,也是继承法制科学发展的要求。《继承法》修正,以相关民事制度的完善为基础,以继承机制的和谐统一为归宿,以民众继承愿望的满足为宗旨。继承制度的体系建构,应采总则、遗嘱、法定继承、遗产的处理、附则五章编制;继承制度的立法选择,应关注遗嘱制度、法定继承制度、遗产处理制度的修正与完善,进而实现继承领域的意思自治、权利保障与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18.
共同基金在我国的发展与规范张海峰一、共同基金的概念和特点共同基金(MutualFund)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也是一种大众化投资的组织形式。它通过组建基金的方式,向社会发行受益凭证,汇集众多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交由专门投资机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国家求偿制度具有派生性、时间续后性和对象特定性。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在当代已进入行政主体和公务员并列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国式规则和由行政主体承担赔偿义务之后向有过错的公务员求偿的德国式规则阶段。我国采用的是德国式的求偿制度 ,同时采用了国际上公认的主观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张微  郑超峰 《探求》2018,(6):54-57,64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问责制度是该法中的重要内容。但现有规定还比较粗糙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包括与党内问责的关系还比较模糊、问责的主体和对象范围不清以及问责的程序和方式规定缺失等问题,亟需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予以规范。建议未来立法首先明确监察问责中的"责任"属性以及与党内问责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明确监察问责的主体和对象、问责事项、问责的程序和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