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资源、环境和人口三方面问题,分析了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和国际背景,论述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相对性与绝对性是任何文明都具有的双重属性,生态文明也不例外,生态文明也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生态文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方面要求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同社会转型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生态文明的评价必须结合生态文明的"抽象标准"与"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本文在探索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并从生态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生态产业和制度安排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我国自身发展有长远影响,也是我国面对世界性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做出的正面回应。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对于城市,中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更令人担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诸多因素同时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整体性事业,它不仅要求提高生态系统活力、环境质量水平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还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多。基于全国各省面板数据的最新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省的协调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生态系统活力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而环境质量仍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各省应准确掌握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并制定恰当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林世选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本身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从哲学高度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社会发展问题的关系及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发展范畴,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发展的统一,促进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进行长期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作为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和自然关系上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不断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着力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必须认识到,由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建构进程,同时,也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极为艰巨。本文从具体分析云南九大淡水湖泊的污染与治理进程入手,揭示了我国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探索化解矛盾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环境立法的完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从生态文明的内涵着手,根据我国环境立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国环境立法的运行现状,指出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文明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现的继承和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人口压力过大,我国的生态问题相当严峻,探析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学者们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现实必要性和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重点涉及绿色发展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责任追究和监管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等研究领域。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尚需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全局性和区域特殊性以及制度约束力和执法独立性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时代的发展是在对以往发展模式不断扬弃的基础上进行的,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大体四个大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新的时代背景下后工业文明时代所需要确立的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念,而生态文明观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伦理基础。本文认为,只有建立生态文明观,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夯实社会和谐的自然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呼唤着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重视生态文明,确立生态和谐的理念,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人与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工程,需要扎实稳步推进,传播绿色观念、倡导绿色消费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从探讨一般概念入手,分析背离生态文明的行为以及原因,提出解决对策,试图对阻抑生态文明落实的问题有所揭示和促进认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理论特色是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整体性、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性、尊重自然的唯物主义和变革社会的辩证性。这一生态文明观对我们的启迪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系统把握世界的普遍联系;以能动的实践为动力;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要抓住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建设,通过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文化意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使生态文化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以发挥其基础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能通过涨落的调节达到新的有序。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功能的系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改变发展模式,转变消费观念,建设环境法制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才能增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建设好中国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工业文明框架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不能使中国"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革命性的转变。只有实现从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到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和深层次解决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问题。选择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基于生态文明发展方式范式的要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又一次升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看,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又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正在指导着我们的具体实践,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要想在与工业文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还必须加强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尤其要加强对相关法律保护机制的建设,只有这样,生态文明的理念、价值才能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地、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