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和语境密不可分。语言总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 ,对语言意义的理解不能脱离语境。鉴于语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阅读理解教学中去 ,利用语境解决阅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加快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这一关系的建立是要以语言和谐为桥梁和纽带。现今新疆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语言生态问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该文从生态观、语言观、文化观视角,阐明了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可行性;通过对宏观层面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观层面新疆语言文字工作以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剖析,阐明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具体内容,进而指出新时期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需要更为理性的引导,以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论语境在不同语言层面上对语义的解释和制约作用 ,揭示了在言语交际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以及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这一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务交往中的语言文化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国际商务交往过程中, 85% 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交流的。但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中的语言,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而造成国际商务交往中的误解或失败的情况非常普遍。本文通过对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言语语言差异, 包括词汇、句法、语域、文本差异和非言语语言差异, 包括手势语、体势语、时间语言、空间语言差异的分析, 揭示了因语言差异而造成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冲突和商务失败的严重性, 及其内在的原因。探讨了如何避免国际商务交往过程中因语言文化差异而产生冲突的有效途径。旨在改善国际商务交往过程, 提高国际商务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语言教学本身应该对教学用言有着相当高的追求,这种追求应不只是停留在形式或技术性的层面,而更应该在语言本身承载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上有所体现。从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表现来看,语言教学应当在提高语言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文化和思想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境对交际话语意思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语境的含义及其分类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从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两方面阐述语境对话语意思的制约作用,揭示语境在理解语义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展望了语境研究作为一门学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语言活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境况,"零"语境是不存在的。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语境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所在。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不仅要求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也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再现原作者所要体现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试图探讨语境分析对于翻译的深入理解和准确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翻译应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据,从而确定具体词汇、篇章在其语境下的语用含义,并从构成语境的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方面入手,浅析语境对翻译的解释力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语言认同”是包含名词性的“身份”与动词性的“认同”的一个概念,其实质是一种人为的文化选择。社团语境中的语言认同包括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其语言身份的认同度与语言社团的规模成反比;个人交际语境下语言身份的认同随交际话题交集的不断增大而加强,与语言基调的丰富程度呈正态分布;这些现象是语言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身份认同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同时也是文化心理形成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9.
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不仅包括一段文字所处的情景 ,而且还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共识 ,即可视性非语言语境和不可视性非语言语境。心理活动发生在人的大脑里 ,是不可视的。因此由心理活动所构成的话语背景就是不可视性非语言语境了。  相似文献   

10.
语境是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随着语境研究的发展,其范畴不断扩大,从"上下文"扩展到"情景",扩展到"文化"这个博大的语境。但语境研究的内核始终是不同的语境对话语意义或文本意义的影响,因而语境分析对于主要是译意的翻译而言,其作用更是显而易见。尽管语境的分类纷繁复杂,内涵也各不相同,但是本文却侧重两个方面,即含有语言因素的语境与非语言因素的语境,分析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境是语言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境况,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对翻译具有重要意义,语境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是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语言交流的逻辑旨在处理日常的自然语言现象 ,进而提供日常表达和理解的逻辑理论 ,它是现代的逻辑、语法和修辞相结合的产物 ,是伴随着现代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语言交流逻辑的核心是要解决表达和理解的问题 ,它至少涉及形式和描述两个研究层面 ;语言交流的逻辑是一个意义重要而又广泛的研究课题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 ,语言交流逻辑在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过程中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3.
语境对影视文本的翻译有着重要影响,译者对语境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准确性.通过举例详细剖析了内在语境(语言因素本身)和外在语境(非语言因素)会对翻译影视文本造成的影响,并指出译者只有将这两种语境与剧本语言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对影视作品完全彻底的理解.译者必须时刻考虑到语境对影视文本翻译的影响,遵照相关规律,准确传达影视情境,使语言转换中的文化意境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4.
维索尔伦根据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提出了顺应论,根据这一语用综观论,对CCTV和BBC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在语言选择层面和语境选择层面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顺应观众心理世界和交际渠道上存在顺应程度的不同,从而引起观看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新闻的观看效果,对新闻制作人和新闻作家提出了在语言和语境选择层面的建议:顺应观众对安全感的需求、顺应观众信息处理机制的要求、顺应电视播报渠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语境的定义、语境的分类及其特征,并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境构建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以动态语境观出发阐述了建构合理的跨文化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以期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强烈的语境意识,成功的达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翻译即翻译意义,意义的确定与语境分析密切相关,没有语境就没有意义。因此文章从分析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入手,探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境解释作用解决“虚”词实译、情景意义、省略、背景信息和言外之意等翻译中的难点问题,旨在从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的显性意义中挖掘蕴含其中的隐性意义,并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使译文起到达意传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时代,语境是一种不自觉的、隐藏的思维方式。语境作为一种范式在近代哲学中逐渐发展出三条路径:语言哲学(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尤其是日常语言学派和欧陆存在本体论哲学),知识论语境主义和语境论哲学。语境无论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还是学科理论研究抑或终极追求,都充满着一种本体的、终极的追求,因此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哲学层面对语境进行分析,从而为语境哲学构建一个形而上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Verschueren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综合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的综观。文化顺应是顺应理论的其中一个特征。非语言符号禁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它必须要顺应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和文化心理,具有文化顺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文和译文的语言结构以及语境关系不断顺应的动态过程,但在企业网站翻译中,未对译文做出动态顺应的例子比比皆是,影响了网站的宣传推介作用。以平湖服装企业的网站英译为例,从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两个方面分析网站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针对目前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文在论述语境决定词义,正确理解词义和依靠语境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提出运用语境理论进行词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语境有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教师要运用具体语境帮助学生领会词的内涵意义和语用意义,消除理解中的歧义,培养猜词能力。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利用语境理论尽量将词呈现在语境中教授,促使词汇的直接教授和词汇的自然习得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