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传春  许文兴 《西北人口》2007,28(1):17-19,23
文章以1978-2003年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在1978~2003年这26年间福建省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01%和19.92%。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教育投入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就必须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以促进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力资本包括量与质两方面 ,后者即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本文从人力资本“质”的角度出发 ,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型、技能型、创新型三种人力资本类型。实证分析表明 ,一般型、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减弱的趋势 ,而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贡献不断增大。据此 ,我们认为 ,政府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应坚持人力资本投资市场化与公共教育投资重点化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琳 《人口学刊》2014,(2):74-81
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际间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与我国总体及四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教育经费支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说明在该地区高等人才存在一定的外流趋势;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普通高校数量的增加确实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固定资本投资依然是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我国今后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适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仅对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需要在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际间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与我国总体及四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教育经费支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说明在该地区高等人才存在一定的外流趋势;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普通高校数量的增加确实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固定资本投资依然是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我国今后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适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仅对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需要在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6.
新疆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新疆1980—2010年数据,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新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对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进行了方差分解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新疆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短期内大力培养一般人才对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利用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因素分解法分析了1990-2000年间西北五省区人力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同时分析了物资资本、劳动力投入及技术进步因素的贡献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是主要的经济增长贡献因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也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劳动力迁移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红宇 《南方人口》2004,19(4):39-44
劳动力的迁移行为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 ,同样牵涉到成本和收益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劳动力迁移模型 ,并针对模型列出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模型中应考虑的个体特征 ,同时还综合了到其他学者的研究观点。文章结论是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研究仍旧从劳动供给方出发 ,所以它仍属于供给类劳动力迁移模型 ,最终在研究个体劳动力迁移模型中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可以构成一个有用的组织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成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在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 ,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不是物质资本的缺乏阻碍了贫国赶上富国的进程。只有建立在人力资本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才是有保证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台湾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本文以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地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台湾人力资本外部性增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和要素分析,从而揭示台湾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Lucas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人口变动和经济增长模型,并分别利用1997~2004年全国30个省区市以及东部12个省、中部9个省、西部9个省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理论模型的预期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而人口增长率、FD 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具有不确定性。这些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回归结果并不支持在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尝试放松生育控制政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梯度升级是指人力资本由低至高逐步跃迁的高级化过程,其可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梯度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最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时间和地区异质性:随时间的推进,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东部和高经济发展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要高于西部和低经济发展地区。基于以上结论,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进一步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90~2008年我国29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分位数计量回归模型重点考察省际区域自然资源的能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分布的异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协整检验能源开发与异质性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经济增长低分位点处的地区(如山西、黑龙江、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等)发展才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依赖,其他地区并未受到资源开发显著地影响;尽管人力资本总量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教育对经济增长各分位点处的影响各异;资源开发短期内对较高教育层次(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力资本有挤出效应,但长期来看最终将会促进人力资本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制约西部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收入的某些重要增长是由于增加了教育投资这种人力资本而造成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储量的增长。在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以数据分析了西部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问题,最后给出了加速西部人力资本积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北地区人力资本研究过程中仅由受教育程度度量人力资本带来的问题,引入企业家人力资本,构建人力资本结构模型,并将其代入到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中,同时选取以往研究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引入人力资本结构模型后,西北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小,在人力资本结构内部,技能型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总量的影响远大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抑制了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何琼峰  王良健 《西北人口》2008,29(4):12-15,19
本研究将国际智力外流模型拓展为两区域模型.综合考虑人力资本迁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且进一步引入迁移成本,构建适用于中国人力资本区域迁移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基本启示是:中国人力资本区域迁移在理论上完全能够实现人力资本迁入地区和人力资本迁出地区双赢.同时迁移成本的降低将大大促进人力资本迁移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暗含的政策建议是降低中国区域间人力资本迁移成本,加速区域间人力资本合理迁移以促进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