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红 《金色年华》2011,(5):32-35
2010年6月,深圳、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上,循环播放着这样一部由几十张照片组成的公益短片:一位衣着破旧的母亲,骑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地拾破烂。夕阳下,母亲用力踩三轮车的背影感动了无数看客。照片的作者名叫冯英龙,短片的主人公是他的母亲于化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自从丈夫得了重病后,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于化玲便开始了她九年的拾荒生涯。冯英龙一度曾以母亲的工作为耻,直到他亲自走进母亲的拾荒生活,才感受到母亲的不易。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勤工俭学,将积攒的每一分钱用来为弟弟支付学费。一家人抱团取暖,共同完成了各自的梦想。2010年3月20日,冯英龙将“母亲的一天”拍成照片,上传到腾讯网上,他要晒一晒他拾荒的母亲,和他从未说出口的感恩之情。这组照片被放在了腾讯网最显眼的位置,被人们称为2010年最感人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深圳、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上,一段名为"母爱无价"的公益短片感动了无数旅客:夕阳下,一位衣着简朴的母亲,用力地骑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拾破烂——为了供两个儿子读书,这位母亲背井离乡,坚持了9年的拾荒生涯。令人想不到的是,制作这辑照片、将这位"卑微"而伟大的母亲推向公众视线的,竟是这位母亲的儿子冯英龙。是什么驱动他以这种方式回报母亲的呢?  相似文献   

3.
正母亲和一家人幸福的生活,还要延续很久很久……2015年11月20日,在《夏洛特烦恼》《我的少女时代》等热门电影云集的时候,一部名为《妈妈我爱你》的亲情电影却意外地感动了亿万观众,网友称赞其是"从别的母亲身上,看到了自己妈妈的影子。"故事很简单,一位拾荒的母亲,辛苦把儿子拉扯大,在他事业受挫时,帮助他重新站起来,直至成为闻名全国的"营销狂人"。故事的男主角张辉,"亚龙微营销"创办人,身家过亿,而女主角则是他的妈妈潘立芳。  相似文献   

4.
湖南娄底一位残疾养父,为了救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养女,多年来到煤矿背煤、做小工、拾荒挣钱,却仍无力救治女儿。在女儿命悬一线,必须马上做手术的生死关头,他做出了惊人举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12,(11):40-40
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有一个“红旗街道五老拾荒助学团”,223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通过拾荒资助贫困孩子45人,捐献资金数千元。  相似文献   

6.
辛静 《老年人》2012,(11):32-34
6年前,张猛因见义勇为被歹徒杀害。他的母亲将对儿子的思念倾注笔端,一封接一封给天堂里的儿子写信,诉说对他的爱和对凶手的仇恨,至今已经写了2000多封。4年前,面对主犯王磊拾荒奶奶的苦苦哀求,这位母亲用无比宽大的胸怀,  相似文献   

7.
白晶 《当代老年》2010,(3):29-30
在天津和平区小白楼街,有位古稀老人,他最大的乐趣是“玩沙子”。不仅如此,他无论是外出遛弯儿,还是在家人做饭时,他的眼睛盯着的却是那些被丢弃的生活垃圾。当人们善意地用“拾荒大王”取笑他时,他却用绿色环保人士的理念解释自己的行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被错放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当风华正茂的室友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湖北中医药大学622宿舍的3个女生击掌盟誓:我们都不谈恋爱,全力挽救姐妹的生命!为了给家境贫寒的姐妹筹钱治病,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她们甘当"破烂王"一年多,并通过打零工和省吃俭用,尽可能把每一分钱都留给身患重病的姐妹。三姐妹的义举感动了社会,网友们称她们为"拾荒天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城,他是尽人皆知的有钱人————豪宅"都市佳苑"是他开发的,繁华的商贸街也是他开发的。我不认识他,但他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所以对他多了几分关注。她家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高考落榜后她在电视台找了份临时工,偶尔当一次替补播音。那时,他还是个街头小混混,进过一次拘留所。但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她,他  相似文献   

10.
论语     
正"知识面前没有贵贱。"——76岁的流浪汉章楷靠退休金和拾荒为生,每周都会去两三次图书馆。尽管浑身污渍,但每次看书前都会洗手,"不要把书弄花了",这是衣衫褴褛的流浪者对知识的敬畏。生活窘迫,却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这些"拿起书安静阅读"的精神贵族让人肃然起敬。而那成全了他们  相似文献   

11.
正因工作关系,刘洋先后在全国十几个城市生活,搬过30多次家。在举目无亲的异乡生病、受挫、痛苦时无人问津,一个人的世界孤独而无助。奋斗成年薪百万的职场金领后,他忽然辞职,卖掉在上海的房子,异想天开地要为漂泊者打造一个亲如一家、路不拾遗的"都市版桃花源"……如今,他在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闯出一片天地,被网友誉为"中国最有情怀的房东"。  相似文献   

12.
都市典型"孔雀女"任清清跟"凤凰男"老公嘉伟是亲朋好友眼中数一数二的"模范夫妻",无论婚前婚后,清清从未嫌弃过丈夫的农村身份,也未曾为城乡背景差异而烦恼。当被问及她与"凤凰男"的爱情保鲜秘诀,清清一脸淡定:"我不是公主,他也不是王子,我们大家都是平民。一个城市平民,一个农村平民,又怎么会成为两个世界的人呢?"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14,(1)
正他放下企业高管不做,却当起了"都市菜农"。他说,他要打造"屋顶上的中国",让每个人都吃上放心菜,都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梦想能实现吗?母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什么?地里长出的黄瓜也会有毒?"冯燕全不知该如何向母亲解释。冯燕全最初萌生在阳台上种菜的想法,源于他母亲的"折腾"。40岁出头的冯燕全,老家在广东电白县农村,家里共有兄弟姐妹8人,在他不到6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意外事故离世,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一个个拉扯成人。在冯燕全的记忆里,母亲脸上总是写满疲惫,脚步总是那么匆忙……  相似文献   

14.
她是都市白领,他是乡镇办事员,她出钱帮他供弟妹读书,为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远嫁乡村,并一步步支持他走上领导岗位。然而,他飞黄腾达之后却有了外遇——  相似文献   

15.
李文增 《城市》2013,(8):29-33
2013年6月6日,第三届于家堡论坛年会在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年会以"国际化都市与人的城市化"为主题,深入探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国际化都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届论坛年会受到了天津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天津市委  相似文献   

16.
贺子珍的乳名叫"桂圆","贺自珍"这个名字是上学以后贺子珍给自己取的学名,取"善自珍重"的意思。她同毛泽东结婚以后,曾经请他为自己另取个名字。毛泽东说:"不必了,自珍这个名字就很好。"后来,在中央苏区,贺子珍同古柏的爱人曾碧漪一起为前委保管文件,曾碧漪把"自珍"写成"子珍",于是"子珍"这个名字被沿用下来。但贺子珍自己在签  相似文献   

17.
老都市如巴黎、纽约、伦敦之所以吸引观光客,其实蕴涵着该部市人类文化集中表现的卖点。因此。在商品塑造的第一步,都市应该先强调它的"文化"及"历史"而向,这就是在部市观光上实务应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18.
薛博  胡刚 《交通与港航》2011,25(2):1-3,55
该文明确"公交城市"的定义与内涵并介绍国内外先进城市将土地使用政策与交通发展政策相结合的经验;对公交都市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结合深圳公交都市建设实践,提出公交都市建设的策略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一位热心医生的不经意发现,最近毛主席的警卫战士奉孝同走进了人们的视线。1958年复员回到新化后,奉老隐居深山半个世纪,甘守清贫,保守秘密,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曾伸手向组织要过待遇。奉孝同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被选调到中央警卫团工作,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身边人"。他不居功,不自傲,组织上让他复员回家当农民,他二话不说,背起背包就回家当了农民。如今,他的子孙后代或在家务农或在外打工,是地地道道的"农二代",没有一人因为他的原因而成为"官二代"、"富二代"。大公于他,大德于他,世间能有几人?奉孝同的行为告诉我们,做一个对党忠诚的人,对人民忠诚的人,且是如此安平乐道是多么的不容易。唯其如此,他才被人们无限敬重!  相似文献   

20.
赵杰昌 《职业》2016,(1):56-57
85后大学生李文强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但他说:"我的未来在农村!"李文强大学学的专业,与农业毫不相干.但大学毕业后,他却认准了农业这个产业,放弃当时在银行工作和出国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投资农场搞农业,到乡下流转土地种起了有机蔬菜,在蔬菜地里逐渐实现着一个都市男孩的农业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