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编问卷对2571名中小学生进行施测,并对所得的250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由8个维度组成,它们分别是失败感、不信任感、自我放纵性、无助感、猜疑感、压抑与忽视感、自我放弃感、依赖性;(2)提取的8个因素与构想结构模型拟合较好;(3)信效度分析显示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这些表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支持各因素对不同组织变革应激存在影响。利用自编组织变革压力问卷和工作社会支持问卷对新生代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社会支持与特定组织变革压力存在显著相关;路线模型探索显示社会支持各因素对特定组织变革压力具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采用自编的小学生学校适应相关行为问卷,对816名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家庭因素和小学生的学校适应行为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家庭因素尤其是亲子关系对小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有着明显的影响,两者之间显著相关;父母关系及其文化程度与小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自编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问卷,选取4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在校本科生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探讨同伴、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及不同性别、专业、年级、来源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对宁夏红寺堡区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文化适应的多维模型理论,从婚姻、饮食、宗教信仰及传统节日四个方面分析了回族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策略,并从文化差异、歧视与偏见、社会支持、居住时间、自愿与非自愿、交往意愿与交往能力、人口统计学因素七个方面总结了回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消除民族歧视偏见、合理配置民族构成比例、建立健全宗教设施、完善优惠政策、扩大劳务输出、普及学校及社会教育等六项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回族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把握流动人口中的中小学生的基本状况与未来预期,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流动人口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北京市流动人口生存状况与未来预期”课题组对北京市10所打工子弟学校的1296名学生进行了随机和集中走访,通过问卷分析认为:流动青少年学生在校学习与适应情况良好,“升学压力太大”和“学习成绩不理想”是流动青少年学生在目前所在学校学习中遭遇的最主要的困扰.“课题组”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STAI、SSRS、LES和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对250名大学毕业流动人员进行调查,试图了解大学毕业流动人员的焦虑状况及焦虑与自我概念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影响大学毕业流动人员焦虑的变量中,社会环境变量在直接影响焦虑的同时,还通过自我概念的间接作用来影响焦虑;此外,自我概念直接影响特质焦虑,间接影响状态焦虑。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创新创业成为当下创业者热衷的一种创业模式,是社会创业热潮中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为研究"互联网+"情景下驱动主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广西财经学院在校生进行了创新创业驱动力因素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都与创业意愿有相关性,其中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以及政策因素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每位大学新生都面临着一个适应大学生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许多大学新生存在典型的心理冲突表现,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生涯,因此,正确认识和应对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冲突是摆在学校和新生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新生适应状况问卷》,对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冲突的表现进行了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分析,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视角下流动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民工举家迁移到城市务工,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值得关注。农民工子女良好的社会适应与其所处的环境中社会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是农民工子女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关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就必须要关注社会化主体对其发挥的作用,探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对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影响。应该倡导社会化主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依靠社区教育,为流动农民工子女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学生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而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工作满意度在学生工作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个人背景资料及工作情况资料都与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工作满意度相关因子的满意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成就、认可、与同事关系、责任、监管—技术性、个人生活、工作条件、工作保障、学校政策与管理、地位、工作本身、晋升、薪酬;影响总体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政策与管理、地位、责任和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已经进入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他们就读的学校可以分为以流动儿童为主、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三类。从学习适应、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合三个方面探讨了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并使用南京、杭州、苏州和绍兴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与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相比,在城镇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就读会给流动儿童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但可以显著提高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同时会显著增加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但也显著增加了他们的朋友数量。总体来看,在城镇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就读显著提高了流动儿童的本地人身份认同,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3.
慢性病所致丧失和痛苦给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带来了重大转变,患者必须做出相应的适应以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该领域研究主要涉及到慢性病心理适应的概念及特征,还探讨了慢性病心理适应的压力应对模型、自我调节模型以及认知适应模型等相关模型,同时从疾病相关系统、环境系统以及个体系统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慢性病心理适应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等.慢性病心理适应研究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疾病特异理论、环境因素、影响机制以及临床干预等可能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基于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585名流动儿童的调查,探讨了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对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和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和城市适应都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在工作场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践着大量的非正式学习形式。利用自编"关于教师学习的问卷调查表"并辅以访谈法,在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选取了七所中小学的15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影响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因素包括教师文化、学习环境、学校制度文化和教师个人因素。同事间缺少合作,外部学习环境不完善,教师自身因素都影响了教师非正式学习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1所高校57-7名教育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工作回报、工作关系、组织气氛、个人发展、工作时间、工作成就、工作条件、工作压力8类;(2)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回报、工作关系和个人发展是其主要来源;(3)8个因子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度在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年薪、学历、职称、人员编制、学校类型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编的激励满意度调查问卷为评价工具,结合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对大学生对各种激励因素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在高等教育工作中明确培养目标、寻求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末对南京市民的问卷资料.从社会距离的角度分析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相比.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分化相对较大: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会再生产或复制到流动儿童群体.不仅产生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和排斥.而且还会映射到流动儿童的认知上,使流动儿童产生自我和社会认知的游离,导致这一群体的边缘性再生产,使其感受着作为"外来人"的身份尴尬和充当边缘人的迷茫心态.  相似文献   

19.
修订适合评价我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发展的问卷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选取四川省成都市2所职业高中和2所普通高中共1 400名学生进行问卷施测,采用适应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作为效度指标。四个月后从两所职业学校中各选取两个班(共129人)进行重测。结果表明:(1)问卷的项目质量良好,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个性宜人、人际和谐、学习自主、观点接纳、集体融入、生活独立、环境满意7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七因子模型拟合良好;(2)问卷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3)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重测信度为0.752,7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23~0.854之间,重测信度在0.454~0.591之间,组合信度在0.725~0.855之间。修订后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0.
家庭对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中儿童欺负、受欺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依恋理论、社会学习论以及家庭系统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家庭影响儿童欺负的机制。欺负者、受欺负者以及欺负受欺负者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男孩受欺负者的家庭过分亲密,而女孩受欺负者的家庭成员联系少,母亲对孩子故意、拒绝;欺负者的家庭通常具有高权利需求、低亲和性的特点,父母通常采用专制型的教养风格;欺负受欺负者的家庭除了具有高暴力、低温暖的特征之外,父母管教方式通常不一致。兄弟姐妹关系也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技能和同伴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