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礼”的属性、结构形态与价值意蕴如上所述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儒家的“礼”或礼教伦理维系的社会 ,而不是如西方社会那样主要是依靠“法律”(law)治理的社会。与西方意义上的法律作比较 ,我们将会发现 ,夏商周三代的“礼”(法 )似乎是法律 ,但又不仅仅是法律。说“礼”是法律 ,因为它确实具有某些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且在古代社会承担着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秩序之和谐的法律功能 ;但礼又决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行政法 ,不是习惯法 ,也不是民法 ;说“礼”不仅仅是法律 ,因为“礼”是社会秩序的最佳安排 ,是古代君主专制统治者建构的一…  相似文献   

2.
从写《残雾》起,老舍就把他在小说领域里所擅长的幽默艺术运用于话剧领域,而且随着剧作技巧的完善和剧作风格的形成,幽默也臻于成熟。老舍作为“幽默剧作家”,比之他作为“幽默小说家”,其幽默艺术具有更加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也具有更鲜明的肯定性与抒情性。 在探讨老舍幽默的总体特征时,我们必须注意老舍幽默所体现的幽默的共性与个性、联系与区别,以及老舍本人对幽默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独具风采的老舍幽默。  相似文献   

3.
荒诞的黑色与灰色的有趣——海勒与王小波的幽默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海勒和王小波都是中外文学批评界公认的具有幽默风格的作家,但其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语言表层结构和作品深层意义上,而更为根本的是两人的哲学思想不同。海勒的幽默更具“荒诞的黑色”特点,而王小波的幽默更带“灰色的有趣”色彩。  相似文献   

4.
蒋承勇  杨奇 《浙江社会科学》2023,(5):129-135+145+161
在亨利·詹姆斯看来,维多利亚时期的许多小说都缺少艺术性,所以他主张小说必须要“艺术化”。他渴望像提香之于绘画那样,也将小说“戏剧化”“经济化”,乃至变为“比自然更逼真的艺术”。当然,不论詹姆斯的艺术观是多么的纯粹,他仍旧坚守小说对于社会生活、“道德智慧”的干预事业,因而他极其抵触唯美主义者或形式主义者的过激论说。“叙事幽默”作为协调内容与形式、道德与艺术的主要写作方法,被詹姆斯广泛地运用到小说批评和创作实践中。然则,这里的“幽默”不再是常识意义下的“非叙事性”修辞手法,而是着眼于小说谋篇布局、优化叙事机制、行求宏大结构和“幽默性逆转”的“二级叙事意向”。他的目的是要通过“叙事”与“幽默”的复合达成实在的通约性,以求得共谋“意识中心”的爆炸性效应,并且凭借“幽默式同情”,介入到小说的“图式化观相层”,来确保“施为性”的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与丁西林:机智喜剧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喜剧从来就是一种笑的艺术。而这种笑的艺术又可分为几类。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是有极强的社会批判功能的讽刺喜剧。而在他之后承继喜剧衣钵的新喜剧代表人物米南德,却以描写恋爱故事和家庭生活为中心,开创了世态喜剧的先河。米南德不仅培育了罗马喜剧,而且影响到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在世态喜剧中,虽然也有讽刺的因素,但更富有机智和幽默,喜剧精神极为丰富。其实,机智与幽默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幽默中可以有机智的成份,但机智并不等于幽默。陈瘦竹先生曾论述到机智与幽默的不同:“机…  相似文献   

6.
幽默理论研究是孙绍振运用“错位”范畴研究文学中的情感逻辑的必然拓展,由“错位”出发,他对幽默中的二重逻辑错位、各类幽默文本如喜剧、幽默散文等的形式规范均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幽默散文的写作而自成一家。本文在赞赏其幽默研究的经验深度与理论高度的同时,也对其所提出的“审智”范畴提出了质疑,以求在对孙氏理论的研究对象的质疑、检测、批判中展开真正的学术批评。  相似文献   

7.
邵洵美是民国时期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出版家.他的出版活动十分频繁,办过金屋书店、新月书店、时代图书公司、时代印刷厂,编辑出版过十余种杂志.他从事出版,主要出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痴迷,而不以赚钱营利为目的,这使他的出版活动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宣扬唯美主义、充满批判精神和幽默色彩、重视编者和读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论李二曲建立价值主体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二曲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他以“坚苦力学”的精神,“拔地倚天”的气概,博览百家,得其会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二曲学说的宗旨,不在于对客体的认知,也不在于对本体的探究,而是着力于主体的建立。李二曲所建立的主体,不是认识主体,也不仅仅是道德主体,而是价值主体。所谓价值主体,就是崇高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承担者、体现者和创造者。李二曲不主张作为主体的人,成为一个“欲物物而究之”的“博物”家,也主不张其成为一个“总为一己之进修”的道德家,更不希望其成为一个“所志推在于名利”或“志在一身一家”…  相似文献   

9.
伊林的法律意识学说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将法作为人的内在精神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客体制度来加以认识、体验。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他所谓的“规范法律意识”:第一,法是人的精神生活方式;第二,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法的意识是规范性法律意识,是“源于追求精神的意志的追求法的意志”;第三,规范法律意识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0.
结构是文学作品表现内容的重要艺术手段,也是体现作家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 鲁迅的杂文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但有深刻的思想性,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他的杂文不仅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而且结构严谨缜密,灵活多样,准确而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思想,使他的杂文具有“投枪”、“匕首”的战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哲学的重要特点是揭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精神”及“精神世界”的概念在俄罗斯哲学中有特定含义,“精神”与自然心理、“精神”生活与内心生活有本质区别:“精神”不同于“心理”,它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灵性,然而精神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秘的主观体验,它具有独立的实在性。而“精神世界”则内含着无限的自由及其矛盾和悲剧。文章剖析了精神的客观实在性在现实中容易被否定的原因,并指出了俄罗斯精神哲学对现代生活的启发,使人们认识到精神和精神世界不仅是幻想或反映,而且也是人的生命经验内部的一种客观实在,提醒人们不要让物欲淹没了内在生命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猛烈反叛旧传统的人们,又深沉地继承着民族传统精神,茅盾也不例外,他那谦恭精细、沉稳持重的性格,同样表现出古代文人的传统人格精神;他的小说是那么富于现代性、时代感,其中又蕴含较浓的古典意味和传统色彩。当然,在茅盾的小说世界中,传统不是固态的化石,不是天空中飘着的云彩或托出水面的浮萍,它主要是经过“反刍”、创化的、胶着于“现代”的某种暗流,某种潜隐的内结构,某种精神烙印。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漫画 漫画,根据<辞海>的解释,它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是"一种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这一解释是中性的,如果考查漫画在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漫画,其实还兼具了其他的功能.一般来说,古老和传统的中国,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中国人,似乎是与"幽默、诙谐"很少有亲和性的,尽管"幽默、诙谐"也往往是中国人"精神胜利法"的生活法则之下的一种生活态度,但它毕竟不是西方绅士式或淑女式的愉悦惬意的表现和宣泄,也似乎不是一种智性的对大千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哲人的观感.  相似文献   

14.
司马长风说 :“在现代散文作家中 ,论幽默的才能 ,首推梁实秋 ,其次是钱钟书 ,两人的散文风格也近似”① 。司马氏的话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试以《写在人生边上》和《雅舍小品》幽默风格作比较 ,以探寻其共性和各自的审美特性。钱钟书和梁实秋的小品 ,都“有深刻而丰富的精神基础” ,“在创作过程中纵情幽默 ,……放出精神的火花”② 。他们的创作往往通过逸出常规的思维方式巧妙地挖掘出非理性的东西。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是 ,在“同”中 ,却存在着“异”。钱钟书在议论和批评中善于从矛盾中发现为人们所忽视或所误会或所掩盖的问题。如何找…  相似文献   

15.
黄科安 《东岳论丛》2004,25(2):84-88
所谓的“驳正” ,就是反抗正统权威 ;而“俗说”则是以诙谐的态度出之 ,即周作人注意用诙谐幽默笔法创作出蕴含社会深意的随笔作品。这虽是“拨草寻蛇”的看家本领 ,但他也只到要被“火”烤了为止 ,未必有“殉道”的决心。其深层原因是周作人的“中庸”观念在作祟 ,使他在“驳正”与“俗说”之间取得一种艺术的节制和均衡。因而他的随笔作品呈现出“中和”之美 ,是“微词托讽”与“文气庄重”、“游戏而有节制”与“庄重而极自在”这些对立统一关系构成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莫言是狂放不羁的小说家,但是,其散文世界却相对规范。莫言的散文是五四以来的那种乡土抒情散文,以故乡、童年的乡土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带有一定的自传性。和小说相比,莫言散文固然也书写童年的苦难,然而,更主要的却是对故乡的眷恋,对亲情的归依,对童年欢乐的回味:本色、质朴、真挚。莫言的幽默小品是狂放性幽默,犀利而风趣,这是他的小说精神的外射。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走出“史料学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与傅斯年关系密切,且都十分重视史料,以考实为治史方法前提。学术界一般将陈寅恪视作“史料学派”,与傅斯年归为同类。其实,史学有其“史心”,陈寅恪与傅斯年方法相类,而治史精神大相径庭。傅斯年紧随胡适,将胡的“实证”史学精神臻于极致。胡适不赞同“民族主义”史学的提法,某种意义上也影响傅,而陈寅恪昌言民族本位,其终身史学行走,乃胡适、傅斯年史料学派之别途。他走出了史料学派。陈寅恪既是一个热望人格尊严独立的自由者,又是一个强求历史更新再造的传统人,以勇猛的精神一身而兼双任。他不是旧模样的“中体西用”者,而是别具现代性的“新体西用”者。  相似文献   

18.
幽默——人类思维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奇观 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中,恐怕很难找到一种研究对象能象幽默那样复杂、奇异而又自相矛盾。 幽默本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位常客。从驰骋艺苑的艺术家到初通文理的小学生,几乎人人都在创造幽默和欣赏幽默,天天都在以幽默娱人和自娱。然而,为了科学地规定幽默的含义,却难坏了若干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家。他们对这同一个对象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鉴定。例如,弗洛伊德和格罗特杰汉认为,幽默是一种解放的、崇高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力量,而柏拉图却断言,幽默表现了丑恶和诋毁,反映了堕落的艺术、宗教和伦理道德,因此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决然将其摒弃。时至今日,还没有人能够为幽默找到一种适应一切情况的格式,以至人们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幽默“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理论家确定其含义的努力,“是一桩了无止境的操劳”,或者不过是“盲人摸象”而已。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阐述了其对哲学的基本认识,并且通过对哲学的表述把他的哲学观与康德、谢林等人的哲学观区别开来。黑格尔的“哲学”既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想象的产物,也不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客观精神自身运动和发展的一个过程;是本体论、辩证法和方法论三者的统一;是孕育了黑格尔庞大哲学体系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20.
华东师大出版社即将发行的“中国精神系列”丛书 ,系从徐复观先生大量杂著中选编而成 ,计有《中国人的生命精神》、《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中国的抗议精神》、《中国的世界精神》、《中国学术精神》五种。本文是笔者为所编《中国学术精神》一书写的前言。徐复观的写作 ,涉及的范围至广 ,所论的问题至多 ,但是 ,万殊一本 ,他的文章 ,无一篇不是在发露和表现着一贯的精神 ,无一篇不是性情率真而元气充沛。本文主要谈了两点 :一是对历史上儒家传统本着仁学精神 ,为转化政治、缓和专制所作的努力 ,徐先生进行了深入发掘 ;二是对考据之学与义理之学的关系 ,以及扩而大之 ,对思想史的治学方法 ,徐先生的集中论述和他自身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